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ID:janelee1231),作者:江湖边,原文标题:《“渴望爱,却充满回避和焦虑”:恐惧型依恋者的6个迹象》,头图来自:《春潮》剧照


你身边是否存在这样一种人:


ta渴望亲密,希望能接近潜在的依恋对象(朋友/伴侣)。


但当那些人靠得太近,ta们会变得非常不舒服,并渴望退出这段关系。然而,觉察到对方离开,ta又变得焦虑,肝肠寸断。


因此,ta传达给别人的信息其实是:“我喜欢你,但你离我远点”。 


be like:



而ta周围的人 :



1991年,心理学家Bartholomew等人提出,成年人的依恋关系,大致存在4种类型:


安全型(secure)、恐惧型(fearful)、疏离型(dismissing),痴迷型(preoccupied)



这4种模式的划分基于2个维度:“焦虑(被抛弃)”维度: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是积极/消极的;“回避(亲密)”维度:一个人对他人的看法是积极/消极的。


  • 焦虑和回避度都很低,意味着ta们是“安全型依恋者”。ta们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基本积极的看法,与伴侣亲密相处时感到放松;


剩余3种则都不太安全。


  • 痴迷型依恋者渴望被爱。ta们想要亲密,并很少回避。但由于对自己持消极态度,认为自己不值得好的感情,导致时刻担心被抛弃;


  • 疏离型回避者回避亲密,在交往中习惯保持距离。ta们遇到困难习惯独立解决,认为别人不值得依靠,但积极地看待自己;


  • 恐惧型依恋则最为棘手,ta们的独特之处在于:同时具有“高度焦虑”和“高度回避”特质,对自己和他人都持消极态度。一方面渴望被爱,但由于自我价值低下而认为自己不值得。另一方面又恐惧亲密,在关系中释放“回避”信号。


今天这篇文章,就来聊聊最后一种:恐惧-回避依恋者(也就是开头的例子)


虽然这一类型在人群中的占比较小(约6%),但ta们往往具有最糟糕的情感体验和人际关系。


一些工作模型表明,恐惧型依恋更可能陷入虐待关系,与较高的边缘人格障碍、解离症状、孤独、抑郁风险相关(Dozier等,1999)


图/中科院&北同中心<br>
图/中科院&北同中心


对于这种矛盾处境,David J .Wallin在《心理治疗中的依恋》中打了一个精妙的比喻:


“地下室浓烟滚滚地在着火,而ta拒绝承认从下面传上来的烟味。ta总是处在被淹没的边缘,仿佛在永无休止地等待着另一只鞋掉下来,却不知道那只鞋早已经掉下来过了。”


“不愿意进入亲密关系,但又迫切需要被他人爱”


恐惧型依恋者常具有如下6个特征:


1. 情绪和行为不稳定且不可预测(Sprecher,1998)


当一个人处于“恐惧型”的状态下,ta既担心被抛弃,又对亲密感到不适。


换句话说,ta们没有“对亲密的应对方式”——ta想接近的潜在亲密对象,也是ta害怕接近的人(Khan等,2020年)。在关系中,这种行为常引起误会,让人迷惑不解。



2. 对重要他人的“理想化”和“愤怒”


研究表明,恐惧依恋的成年人会防御性地组织行为,对重要他人出现“理想化(要求一个完美的伴侣)”和“愤怒”的交替情绪,以尽量减少被拒绝的痛苦(Griffin等,1994)


比如为了不被拒绝,宁愿孤独地过日子。努力减少与他人的情感接触,同时又要延续关系。


3. 拥有极度情绪化的关系


在情绪调节方面,恐惧依恋者往往比其他不安全类型的人更麻烦(Feeney,1999)


比如,很难从愤怒中平静下来,或容易感到强烈的“被排斥感”……无法应对情绪上的“压倒性来袭”时,可能会做出一些破坏人际关系的行为。


4. ta可能有很多的性伴侣


一项跟踪600人近40年的研究发现,“恐惧依恋”可以预测个人一生中更多的性伴侣数量,以及更大的性依从性(sexual compliance,即遵从伴侣的性欲望)。对男女来说都是如此(Favez等,2019)


因为ta们渴望爱,却害怕亲密,而偶然的性关系可以让ta们置于这种处境:


性活动既增加了亲密度,逃离可能导致抑郁的想法,也让ta们在感情上保持距离。



《心理学进展》上的一篇文章曾分析了电影《春潮》中祖孙三代形象,认为女儿郭建波是典型的“恐惧依恋风格”。


她对母亲纪明岚有深深的依恋,但在家中长期遭遇谩骂。面对压力,她选择“去激活策略”——郭建波来到情人的住处,短暂的露水情缘让她疲惫的身躯放松下来。在这里,郭建波以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逃避对母亲的依恋。


5. ta们更易出现攻击和控制行为


相对其他不安全的依恋类型,恐惧依恋的男性更容易对女性产生敌意、配偶虐待和儿童性虐待(Dutton,1994)


6. 缺乏自尊,有强烈的拒绝恐惧


从性别维度看,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产生恐惧依恋(Levy等,1998)。在女性样本中,恐惧依恋者具有“低自尊、沮丧和强烈的注意力需要”。


她们的共同点是,对他人有深深的不信任,不愿意寻求专业帮助。这可能与她们负面的自我看法和强烈的拒绝恐惧有关(Yaben,2010)


是什么造就了一个恐惧型依恋者?


在Ainsworth等人(1978年)对婴儿所做的著名“陌生情境(Strange Situation)实验”中:


当一名安全型婴儿的母亲离开房间时,孩子会变得非常不安。她一回来,孩子就立刻跑到她身边寻求安慰和关爱。得到宽慰后,孩子会恢复玩耍。


一些婴儿属于回避型。ta们与父母分离时不会哭,不与父母寻求亲近,只是专注地玩玩具;一些婴儿属于矛盾型。ta们对分离非常敏感,即使与父母重聚也无法平静,拒绝接受安慰。



二十年后,Main(1991)等人重新研究这些录像,并分离出了一种“混乱型婴儿(disorganized)”。


这些婴儿的行为则相对奇怪。


比如,ta们可能想呆在父母身边,但避免目光接触;当母亲离开,ta们可能会无休止地尖叫,似乎想吸引大人注意;


ta们有时会表现出相互冲突的行为。比如当母亲回来,“一个孩子张开双臂好像在迎接,但突然又转身僵住、退缩,在房间里漫无目的地游荡”。



后来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发现,婴儿期的混乱依恋,几乎就是成年人“恐惧依恋”的儿童版,预测准确率在68%~75%之间(Fonagy等,2002)


对于这些混乱的孩子的研究发现:


1. ta的父母常表现出前后矛盾的行为,这让孩子不能信任ta是“可靠的”


这些婴儿往往经历了不太敏感的照顾(Main&Hesse,1990)。ta寻求与父母的亲近,却遭遇不安全的对待。有时依恋者甚至会表现得咄咄逼人,让孩子觉得“吓人”。


比如,父母因为孩子的某个行为微笑,奖励孩子,但有时会因完全相同的行为惩罚ta,剥夺ta基本的需求。


心理学博士Hal Shorey认为,恐惧依恋的成人,一般在童年时期有过至少一名养育者出现过“可怕的养育行为”。


这会在孩子体内产生一种对自身安全的恐惧——孩子下意识地觉察到,照顾者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



2. 做出“让人恐惧行为”的家长,常常也有情绪问题


混乱型孩子的父母通常都有自己童年时期未解决的创伤。这些父母可能有抑郁、忽视、虐待或酗酒的倾向。与酗酒父母一起长大的小孩,产生恐惧依恋的可能性是不酗酒父母的四倍(Brennan等,1991年)


然而,父母并不一定具备主观敌意。有精神疾病的家长也同样会让孩子感到害怕——因为孩子知道父母没有能力保护自己。


从神经生物学观点看,一些具有恐惧依恋对象的儿童,甚至可能无法全面发展出整合性的神经结构,导致成年后的情绪失调问题。


换句话说,孩子生来依恋父母,却不能将依恋者视为“安全基地”。在以后的生活中,ta们会创造出一个想要亲密的人,但同时也会创造出一个害怕亲密的人。



如何重建依恋关系中的安全感?


虽然恐惧型依恋听起来很不健康,但这种防御模式被发展起来,一定是因为它曾经保护过自己不受伤害。是面对压力所做出的正常反应。


以及,依恋类型并不一定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你经历了重大丧失(例如父母去世),或者受到了其他精神创伤(如冷暴力、长期处于情感虐待关系),安全的依恋风格可能转变为“不安全(包括恐惧型)”。


依恋理论的提出者Bowlby认为,虽然早期的依恋模式影响深远,但在新的关系、安全的关系,或者一个更能自我觉察的个体中,依恋模式都有被“更新”的潜能。


给恐惧型依恋者的几个tips:


  • 克服对安全感的恐惧,寻求一段安全的关系。


比如谈恋爱,大约50%的成年人拥有安全型依恋模式,几率其实还不错。在新的关系中,你可以挑战自己的防御能力,并努力在这种关系中发展自己。


或者去见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会成为关系中的“安全基地”,与来访者重新建立一种新的、可靠的、具有接纳性的依恋关系,整合创伤,促进个人资源的整合。



  • 从情绪上而言,觉察性冥想有可能为恐惧型依恋者提供暴风雨中的避风港(Linehan,1993)


即:对想法、感受和身体感觉进行观察和做出标识的觉察性练习(而不是回避)。恐惧依恋者常常非常无法应对自己的情绪,这些技巧可能是非常有用的。


  • 为自己的经历写一个连贯的故事。


依恋研究表明,儿童依恋类型的最佳预测因素并不是“父母经历了何种创伤”,而是“父母如何理解、解决这些创伤”。


对于未解决的创伤,一个很关键的做法是为自己创建连贯叙述的过程。重新讲述自己的故事本身,就可以“增强”安全感和个人心理弹性。


最后,如果你身边存在一个恐惧型依恋者:


首先要意识到,自己没办法消除ta所有的痛苦。依恋模式中那些带来痛苦的部分,可能只是过往未解决的创伤所探出的脑袋。


如果你还想保持这段关系,可能还必须忍受一些“测试行为”——ta们可能会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来看你是否会拒绝或伤害自己,不要把这些行为看得过于“个人针对性”。毕竟,我们都是从“自己如何被对待”中学习亲密关系的。这是过去经历的东西所教给ta的道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ID:janelee1231),作者:江湖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