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作者:水姐(秦朔朋友圈创始主编),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趁着长假。我们一起聊一聊——家。


研究了一下中西方的家哲学,觉得那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家到底是什么呢?因为觉得孤独,所以,想着有个家多好。实际上,西方哲学家,比如海德格尔,就认为,人们在觉得孤独无依,甚至活着有“阴森怪异的感觉”的时候,会想要寻求类和群,会想要有一个家。


这当然是一种个人主义的视角,一个人因为“恐惧”,而想要一个家。


海德格尔说,“只有通过这种被存在本身逼迫的困境,人类存在着本身的本性才会向我们开启”。


因为恐惧,所以,希望跟别人在精神上有所连接。这是第一个层面。


后来,海德格尔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叫“缘在”。这是德语翻译过来的词,大概意思就是与他人共同存在。“家是真态的牵心,是一种真实性、无外在制约的牵挂,是先于自身的先验存在。”


实际上,西方哲学教育里,家从来不是中心课题。荷马神话里充满了“问题家庭”,乱伦、通奸、父母子女相互残杀……基督教还把亚当夏娃的结合视为人类原罪,亚伯拉罕还杀子祭神等等……柏拉图甚至认为,家庭是妨碍公共精神的,应该从政治上加以取缔,他是“家庭消亡理论”的鼻祖和开山。


“无家性”成了西方难以祛除的、由来已久的精神印记,西方哲学家中终生独身的人有很多,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柏拉图、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洛克、休谟、贝克莱、卢梭、康德等等。


好在还有海德格尔,从诗意的角度给了家一个确定的位置。“诗人的天职是返乡,唯独通过返乡,家乡才作为达乎本源的切近国度而得到准备。”这句话很拗口,但它解释了西方思维里的家、乡和国的意识到达路径。有时候,诗意本身就是一种生命视角和方法。


海德格尔进而在《荷尔德林诗的阐释》里谈到:


家宅是指这样一个空间,它赋予一个人住处,人唯在其中才能有“在家”的感觉,因而才能在其命运的本己要素中存在。


这一空间乃由完好无损的大地所赠与。大地为民众构建出了他们的历史空间,大地朗照着“家宅”。如此这般朗照的大地乃是第一个“家宅天使”。


空间是“家宅天使”,时间是“年岁天使”,两者使“明朗者(heitere)”闪耀。


能保留下来的东西本质上是家园的,即在时间和空间双向维度中构建起来的场所,且在其中有燃烧着火焰的“炉灶”。


这种感觉,放在现在看,其品味和气质是符合21世纪20年代的人的现存思想的。包括我们国人,得有自己的房子,得有自己的历史记忆,得有自己的时空和生命关照,得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感情寄托和思想内核。


我们现在确实不是写诗的年代了,但我们这个时代,是诗意在建筑、外在实体、各种“包装”中,表面覆盖率最高的时代。商场和餐厅里总有大大的诗句,各种简单粗暴的金句也横行……吾心安处即是家,能够让人共鸣的、情感高度浓缩了的诗句,也是漂泊者暂居的家园吧。



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组成,就是家文化和生命文化。儒释道,其实都是如此。我们这么重视家文化的国度,现在如何了呢?


像我们这种18岁之后就在别的城市学习工作生活,从来没有接触过土地和耕种,基本没有任何乡愁的人,其实很难真正理解家的意义。老家,就是长假回去的地方,就是发生了生老病死大事件得赶回去的地方。仅此而已了。


有一次,还听淮海TX的司徒文聪先生分享一个概念叫TCK(third culture kids),怎么理解呢?就是一群中学以前在国内出生、长大、受教育,然后去国外上学、工作、生活,可能随时切换国内外的生活和工作模式的年轻人。他们的中西文化背景可能更复杂。那他们对于家的理解,可能更不一样了。


我们先观察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比如儒家,其实就是家的宗教。我们认为,祖先在天之灵可以保佑我们。我们都不是在为自己而活,而是为了家庭家族而活。我们要有房子,孩子,学校,传承各种硬件和软件保障我们的家族系统愉快而顺遂地运行……


关于家,儒家有个概念叫“亲亲”。所谓“亲亲”,大概就是它使得居住在同一空间下的存在者,产生一种特殊的异于“与他人共同存在”的关系,使得存在者基于此凝聚起来,成为“家庭成员”。


这种关系是基于血缘的,孝和爱是基本感情要素。另外它还可以不断延伸和扩展,从孝到孝忠,从爱到仁,从个人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最后,“亲亲”可以超越血缘和个人体验,变成“泛化天地”“亲亲而仁, 仁民而爱物”。也如张载所言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境地。


亲亲的演进序列大概是:孝悌——教化——齐家——仁民爱物——治国——平天下。


家,那么真实的、务实的、活生生的自我约束、自组织、自发展的一个“单元”,发展成一个庞大的伦理、政治、艺术、历史、生态体系。这张网织了几千年,曾经密到窒息。


儒家还认为,这套体系中,若是要坚定地践行仁义,必须要减少个人主义、个人私欲,为家族利益适当牺牲,让渡自己的部分利益。这个部分,对于现在的小家庭结构、独生子女或者少子女家庭而言而已,已经失去了存在价值。


但在社会意义上,如今却在不断强调、加强,在商业和社会领域,“义利并举”等等,又重新形成了某种氛围,虽然目前还不成气候。但它本身就是一味解决现代诸多问题的药方。


“义”(适宜)还有一种解释,笔者觉得更具有实践可能性,它是指特定境遇中要做“恰当”“适宜”的事。人们的内心是有指引的,是有良知的。


要让年轻人理解这些传统文化,其实挺困难的。但是从诗意的角度先切入,是合适的途径。


有个这样的不等式:家>诗意的栖居>一般建筑。


儒家的诗意体现在什么呢?力求所筑之地达到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的天人合一之境,表现在它的朝向、位置、形状都是诗意的象征。


现代到处都是很好的酒店和旅游目的地,各种高级的设计,这个年代在房地产高潮褪去之后,某种意义上涌现了很多“诗意的栖居”的浪潮,让房子之外的各种其他建筑承载人们更多的想象力。


但要重新找到家,还非常难。


最近的一个社会热点提到,当年琼瑶剧红极一时的明星刘雪华晚年生活辛酸,独居24小时开着电视,无儿无女成最大遗憾。让人想到的是就算你见了很多很多人,经历了很多很多事,有很多朋友和思想,晚年还是会孤独。人始终不能过于精神独立。


人的生命历程何其复杂。找到吾心安处是一生的难题。到切切实实的每一天的具体琐碎事物中去,可能是更大的难题,得用一生去解。



在我们国家,家是一种很沉重的东西。爱重恨重情重仇重,恩恩怨怨,利益纠结,都很重。


因为外公的离去,我开始像闭关一样,思考生死和家的意义。我第一次送别亲人。身心都很沉重。


苏东坡《临江仙》里写的:“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我也有那种“人生如寄”的感觉,觉得哪里都不是家,哪里又可以都是家。四海为家也挺好。


所以能理解苏东坡说的“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不是有多高尚,而是自然而然会这么认为。因为哪里都可以当家,哪里都能找到自己的乐观源泉。


苏东坡还写过一首诗,叫《别海南黎民表》:“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


他本来以为,他不会再离开海南了。他总是那么随遇而安,被贬时候的绝望、痛苦、贫穷、饥饿、孤独,最后都会慢慢消化,在哪里都会苦中作乐。最后反而把海南当成了家,把眉州故乡当成了“寄”。这是真的活在当下。


其实,真正的君子,是没有执念的,没有什么是放不下的。他在海南呆了四年(1097~1101),终于北归。但正是因为路途颠簸,水土不服,伤了肠胃,最后病逝在常州紫藤园。也许,还不如就留在海南,还能活得长一点。


我发现苏东坡对故乡和家,没有那么浓重的儒家观。他是思念那些非常确切的人,某个人,而不是一整个家族。如果太重视家,就得非常安定,非常理性,非常单一。而他体会人生的角度,更辽阔些,也更苍凉些。他可以把他乡当故乡,所以更具现代性,也更贴近我们。我就是没有乡愁的人。


人生是如此广阔,天南地北,世事亲历,悲欢离合,更深露重,又天机清澈,胸次玲珑,总在会心处,百感交集。


我前些天回到老家,守灵,跑步,陪外婆。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我很多想法。守灵之后,我感觉身体上有那种巨大的沉重感,到现在还没有消失。我从来没有在故乡跑过步,现在一跑就是十公里,想的都是小时候的事,我以为忘记的事情,其实都还在。


陪外婆的时候,听她讲了很多过去的事。原来的乡镇企业,如果是外地嫁过来进厂工作的人,都不能叫学徒工,叫考验生。啊,考验生,居然有这样的代称。人生啊,都是一场考验,路过人间而已,我们都是外来客。


所以苏东坡说“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他认为生、死和梦,这三者对于人的一生,都没有好与不好的分别。说明他已将一切完全参透。世事大梦一场,人与居所,竞相逝去,无异于牵牛之露。


但我们还是需要真正的爱,切切实实的相互关心。这才是真正的生机。珍惜每一个在这一世有过缘份的人,生命和命运本身就是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作者:水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