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4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通知,宣布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将被正式列为淘汰类产业。
同时,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发文明确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境外虚拟货币交易所通过互联网向我国境内居民提供服务,同样被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 几个“非法”,意味着对于比特币的最严封杀已经来临。

与此同时,清退“挖矿”活动在同步进行。
上个月,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有关部门,在巴彦淖尔市经济开发区中小企业创业园,发现一处堆放虚拟货币“挖矿”设备的仓库,查获“矿机”10100台,现场查验用电量1104千瓦时。
截至目前,内蒙古已清理关停45个虚拟货币“挖矿”项目,理论上可年节电65.8亿千瓦时,折合约200万吨标准煤。

随着我国的退出,全球其他地区的矿工正在抓紧“承接”我国的份额。
自今年整治比特币以来,最多时有50%的算力退出挖矿网络。这意味着,行业整整少了一半的竞争者。 据《晚点LatePost》报告中称,现在的矿机,只要能开着,那就是 “真正的印钞机”。
一位服务商如此评价此刻的情形:“国家政策生生造出了一个蓝海。”
那么有人疑问:中国挖矿行业原本“称霸”全球,为什么要放弃掉?像挖矿这么暴利的行业,为什么不攥在自己手里?
这其中的缘由,一方面,是由于比特币对一个国家的金融安全存在着隐患。
另一方面,比特币挖矿也是个隐形的“用电大户”。
之前,比特币作为一种不用印刷的电子货币,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一种“清洁产业”。
但实际上,面对如今全球用电荒的尴尬境遇,这种“清洁产业”已经对现实资源造成的冲击,比我们想象中要严重得多。
01吞电兽 2021年5月21日,第18届亚洲国际象棋个人锦标赛前,发生了尴尬的一幕。 由于疫情原因,各国家的棋手在线上进行比赛,但到了赛点儿,其他国家的都已上线,唯独不见伊朗的棋手。 伊朗在国际象棋界负有盛名,选手不至于主动弃赛,正当主办方不知所措时,消息传来,原来是伊朗棋手碰到了不可抗力。
伊朗首都德黑兰停电了。

首都停电,看似是意外状况。 但对于伊朗人来说,已经见怪不怪了。 自年初以来,伊朗十多个省市均出现了电力不足、拉闸限电的状况,特别是首都德黑兰,几乎每天都会随机断电两小时,1000多万人每天陷入黑暗之中。 期间混乱频发,比如市内交通信号灯瘫痪、交通堵塞,还导致不少医疗器械无法正常使用、50℃高温药品热失效、等等...... 德黑兰工业城负责人帕尼扬曾透露,断电还给2500个工业单位和生产线造成了损害,甚至有传言称部分重要的石化厂和化工厂都因此而停产。


可见,比特币是名副其实的“电老虎”。 而把这只虎养得壮实威猛,伊朗在其中贡献了不小的力量。 自2020年10月以来,伊朗用于“挖矿”的用电量增加了4.5倍,每天消耗大约450兆瓦的电能,相当于30多万个家庭一天的用电量,比特币算力占全球的4.5% 之所以伊朗如此热衷于“挖矿”,首先因为当地低廉的电费——伊朗是能源大国,盛产油气,每度电的价格只要4美分,相比之下美国要13美分。 同时,政府也对挖矿行业管理宽松,甚至允许外国投资者前来开设比特币“矿场”。 为此,大批的矿老板们才带着矿机蜂拥而至,一举让伊朗成为世界上第六大加密货币矿场。 而蜂拥而至的矿老板们,大多来自一个地方。 那就是中国。



02窃电贼 在内蒙、四川和云南这些地区,人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大数据、云计算”企业。 推进门才发现,原来都在“挖矿”。 这些公司以“高科技”的名义,伪装成数据企业,成为一些偏远地区的招商引资项目,这样就能享有电费优惠,同时把矿机伪装成普通服务器。 一名币圈人士表示,“企业对外直接说是‘挖矿’,肯定不行。用电量太大,太招摇,一般对外自称是数据中心,包装一下蒙混过关。”



同样的事件也发生在湖南郴州。 2018年,湖南郴州某中学近几个月电费猛增,并且全校网络变得很慢。 经过调查,老师们在电教室内,发现了9台大功率电脑。 原来,是该校校长与副校长在教室内挖矿,专门弄了9台机器在学校机房进行以太币“挖矿”,其中8台属于校长,1台是副校长的,产生的一万多的电费都在学校报账。 9台大功率“矿机”夜以继日的运转,不仅挖崩了学校网络,更使得学校电路无法负荷,差点引发火灾。


2020年5月26日,黑龙江大庆警方根据油田提供的电力数据,怀疑某村附近有盗电窝点。 经过摸排,两个无主无碑的“坟头”吸引了警方注意。 因为在“坟头”不远处,有一堆柴火垛。按理说,柴火垛附近应该有村民居住,在坟头附近的树林中出现就很反常。 果然,在柴火垛下面,警方发现了一个地道入口,通向坟头下面的非法矿场。该窝点盗取油田的电力,运转着二十余台比特币矿机。 矿机的耗电量非常大,两三台大功率的比特币矿机,耗电量就相当于一口中小型油井的耗电量,给大庆油田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假如没有政策干预,我国比特币矿场的碳排放也将在2024年达到1.3050亿吨,这个数值将超过菲律宾、捷克等国家,让中国182个城市的碳排放中排到前10名,并名列全部工业行业的前十。 《自然气候变化》论文也显示,2020年因挖矿而产生的二氧化碳高达6900万吨,占比全球排放量的1%,这足以在20年内将全球气温提高2℃。


截至2020年12月,这家电厂为了挖矿,已经产生了243103吨的二氧化碳和等量的温室气体。 更重要的是,这里排放的热水还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伤害。
发电厂用来发电的燃气轮机是需要大量冷水进行冷却,这些冷水在被加热的同时,也会带走发电机的热量。 在加热之后,这些热水会被排放到发电厂附近的河流当中。 然而在成为矿场之后,这些排水量额度就有了新的作用——给矿机冷却。
发电厂每天源源不断地排出热水,然后倾倒在一条名叫库卡湖出口的溪流当中,而这条溪流最终会流入一个名叫塞内卡湖的冰川湖。

虹鳟鱼这种鱼对水温的波动非常敏感,只喜欢生活在含有更多氧气的冷水中。 只有水温在12-14度时,虹鳟鱼才能正常生长,随着温度升高,鱼会逐渐变得紧张起来。水温超过21度时,虹鳟鱼就会停止生长,个体开始死亡。 而发电站排放的热水温度最低都是30度……

甚至有人说:"你感觉就像在一个热水浴缸里。” 这样的水温明显已经不适宜虹鳟鱼的生存,更别提水温升高之后还会大量繁殖出有害细菌和藻类了。 而在四川大渡河流域,相似的场景也在发生.....

但这还不是唯一的环境影响。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截至今年5月,比特币挖矿每年产生多达3.07万吨电子垃圾,相当于荷兰每年电脑、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产生的电子垃圾总量。 根据Science Direct的这份报告,比特币每笔单独的交易产生“至少272克的电子垃圾”,相当于两个iPhone 12 mini的重量,每两笔比特币交易产生的电子垃圾量相当于扔掉一台iPad。 研究预估,在今年早些时候比特币价格达到顶峰时,每年的垃圾量可能会超过64.4公吨。 假如它们回收不当,大量的重金属和化学物质会渗入土壤,流入河流,最终进入人类体内。 更严峻的问题是,因为与大多数计算硬件不同,矿机除了在开采比特币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用途,几乎无法回收。 随着比特币继续上涨,它们只会越来越多。 在此之前,比特币作为一种不用印刷的电子货币,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一种“清洁产业”,但实际上,这个行业已经在悄无声息之中,对现实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尾声
7天前,萨尔瓦多总统 Nayib Bukele 在推特上宣布了“比特币合法化”的最新战绩:
三分之一的萨尔瓦多人(210万人)已是比特币钱包Chivo活跃用户。
在这个贫穷且动荡、仅有 650 万人口的中美洲小国,比特币现在是法定货币了。 在过去的两周里,萨尔瓦多因官方 App 的崩溃而手忙脚乱,一星差评疯狂涌入;民众感到困惑和不信任,反对人群走上街头抗议,甚至暴力打砸烧毁比特币 ATM 机。 有报道这样描述萨尔瓦多的比特币实验:“一场闹剧”。 用这句话来形容整个比特币的发展历程,也再适合不过了。
最初,国家给一些企业电价优惠,目的是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促进生产和就业,拉动经济。
从目前的结果看来,这些都化为了少数币圈人士的利益,变为了一场投机游戏。

与此同时,一场大范围的“电荒”正在全世界流行开来。
9月以来,不仅是中国,欧洲主要国家的电价都在翻倍增长。
有一句话叫做,“一个国家如果陷入了能源危机,那么它不仅会发展停滞,还会面临经济甚至社会危机。”
这场能源的考验,对于中国来说至关重要。
而撑过这次危机的第一步就是,比特币这场闹剧,必须止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