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奴隶社会(ID:nulishehui),作者:梁欣,原文标题:《老油条的算法》,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畅想一下。
如果有一份工作,让你朝九晚五不加班,偶尔家里有事打个招呼就可以请假,中午能躺平了午休,食堂三顿饭不仅免费量还足,你会不会觉得很惬意?
假如这份工作让你还可以有一个固定工位,风吹不到雨打不到,上班基本内容就是刷视频看爽剧,每年写个年度小结还有年轻人给你代笔,你会不会觉得超出期待了?
假如你临近退休,这样的日子已经过了几十年,你会不会觉得工作到这份上,从某个角度说,也是老天爷赏饭吃?
我身边有位老同志,即使不是这样,差距……也没有很大。
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己知趣、不惹事,为人正直,也不谄媚。他喜欢朴实低调的年轻人,遇到能说会道的,他面上对人反应慢半拍,转过头骂,这个小人精。
我一直以为他是一根自洽的老油条,直到某一年的部门聚餐。
那天氛围不错,几杯酒下肚,他开始发牢骚。从当年婉拒更好的职业机会说开始,说到曾经的上级对自己如何重视,再拍着胸脯说自己和某某人物称兄道弟,最后一边踉跄着掏钱包好像要买单,但没两下就被其他同事劝住,并叫好出租车送他回家。
如果说,之前他给我的印象是一根金刚老油条的话,那么那晚,我看到了老油条的落寞与不甘。
职场老油条,是一种特别的生物。论聪明才智,甚至可能并不逊于同龄的领导。甚至在综合素质、人情世故、社会阅历方面,比起一些专业岗位的领导,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们也不是没有成就动机。但凡真正随遇而安的,一般会混成两种人。一种是老黄牛,埋头繁杂的工作,鲜有怨言,这样的人,常常是单位里真正的基石,稳定而实在地托起日常工作的运转;另一种是马大哈,尽管可能做事不卖力,但是做人常常不计较,是办公室的开心果、良好的氛围担当。
老油条们的状态,更像是这样的:对身处的岗位来说,工作思路或有冗余,产出效果却极其有限。
是因为怀才不遇吗?除去一些空降兵,绝大多数的管理者,都是自下而上从一线做起,资源本身具有稀缺属性,这决定绝大多数人在起点和概率上还是属于同一个能量层级的。
是因为懒惰吗?或许可以这么解释,但是笼统地归结于懒惰,似乎有点懒惰了。人类的发明创造正是由于懒惰驱动的,如果我们的祖先能够安于刀耕火种的辛劳和低效,人类也不会集体迎来数次产业革命以及享受产业革命带来的果实。
并且有趣的是,老油条们的本事,恰恰反映在他们懂得如何正确地偷懒。比如上述这位老同志,工作的时候就特别懂得抓重点、踢皮球,把一些棘手的活儿巧妙地混过去。
而在很多时候,特别遇到部门之间一些扯皮的事情时,他们这套捍卫边界的逻辑,其实还蛮值得借鉴的。
要说形成老油条的核心原因,可能在于“理性过当”。
相比管理岗位,更多的权力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加上严格的纪律规定,要想安全地履职,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就不用说了。
其实在不少体制内的单位,越是重要领导,越是没日没夜一心扑在工作上。尽管获得了被关注被重视的满足,但是背后的呕心沥血也是真的。
基层岗位就更不用说了。上班八小时忙得连轴转,各项任务指标一个都不能少,遇到复杂一点的问题还得请示汇报,拍板的人又常常出没于各会议室,找个人都难。
可如果我们以时薪来计算工作的性价比,那么老油条们的优势就相当显著了。尽管在收入、地位、荣誉、成就等等这些显性的职业回报方面,他们并不突出,但是如果换算成小时收入,那么一根国企老油条,完全不逊于一般意义上的所谓金领。
这么算好了,以平均每月工作 20 天,每天实际工作 1 小时的话,那每月工作时长 40 小时,假如税前收入平均 1.5w,那么平均下来的时薪就是 15000 元 ÷ 40 小时 = 375 元/小时。
而同样的时薪,如果乘上 996 的工作时长,每月的税前收入算下来大约是 375×12×6×4=108000 元。
这就相当可观了。
只不过,这个诱人的性价比,产生的原因不是因为做大分子,而是因为把分母缩减到了极致。
我们不妨在这里停留一下,做一个代入性的反思 — 这样的工作,真的有意义吗?
从绝对理性的角度来说,最优性价比,一定是最符合利己主义和节能原则的。不过这种算法其实忽略了一个根本的真相。那就是自我价值感的满足。
上述的那位老同志,虽然用看似强大的内心构筑了一道坚实的边界。但很显然,在内心深处,他是不满足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这部分就像欲望的集合,比如我们想要绝对的自由、无限制的满足、不计后果的泄愤等等。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这部分就好像一个调节器,根据现实条件评估来自本我的欲望能不能被满足、或者需要做出什么样的妥协,诸如此类。
超我则是人格的道德层面,代表的是理想、完美和良知。
所谓酒后吐真言,其实就是在酒精的麻痹作用下,将平常被压抑的本我突破限制、加以释放。从他的抱怨来看,不难感受到他错失机会的遗憾、得不到重视的愤懑,或许还有无力买单的失落感。
而这些感受,其实统统指向和他人的互动。换句话说,价值感这个东西,本质上就是他洽的。
我们人类是群居动物,智人祖先当年走出东非大草原,战胜其他直立人表亲,是因为我们有强大的社群协作能力。因此我们会共情、同理和利他,因为只有感同身受别人的痛苦,乐于分享和互助,整个社群才能产生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效果,才能活成一个超级生命体。
因此,尽管我们可以在理智上说服自己,不在乎他人评价,但是对被看见、被尊重的渴望,早就天然地编进了我们的基因密码。
这就是为什么老油条们尽管在理性上算法最优,实际上却意难平的原因。
真正智慧的最优解该怎么做呢?
首先,不要计较分母
信任是最高效的沟通。《自私的基因》里论证了两种博弈策略,一种是简单博弈,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一锤子买卖”,简单博弈里只有两种策略,合作或是背叛。在这种博弈模式里,“背叛”是唯一理性的。也就是好人没好报,骗子乐逍遥。
而在长期的重复博弈模式下,合作而非欺骗的策略更容易获得成功。这种策略翻译成人话就是,我先假定你是好人,先交出我的信任,假如你和我合作良好,那么我们继续下一轮合作。假如你背叛我,那我立即收回信任,并予以反击。
老话说“吃亏是福”,至少在前期的试探和磨合阶段,是有道理的。
而老油条们的策略往往是“一精到底”、不肯让利,这就容易让人感到过于自私、难以信任,无形中错失了很多潜在的机会。
其次,尽可能做大分子
诺贝尔经济学得主米尔顿·弗尔得曼说过:
“不读《国富论》,不知道怎样叫做‘利己’,读了《道德情操论》,才知道‘利他’才是问心无愧的‘利己’。”
而人为什么会追求财富呢?亚当·斯密列举了两个原因。其中的一个原因是人天生具有创造欲望和创新能力,这种天性不断唤起并保持人类的勤劳动机。
勤劳的动机能够抵抗天然的惰性,而一个人时间花在哪里,结果往往是公平的。
我认识一位曾在体制内工作的阿姨,90 年代刚刚普及电脑技术的时候,她年纪已经不小了,一些同事偷懒不学,专拣闲职岗位混日子。
这位阿姨从打字开始学,一开始用两根手指打字,动作笨拙,但是渐渐地,随着蜗牛般的坚持,她对各种软件慢慢不怵了,甚至学会简单地组装电脑。
等到她退休的时候,不少地方给她抛出了续聘的橄榄枝。而当年混日子的那些同事,尽管也想找同样的工作机会,不出意料地被用工单位婉拒了。
市场就像一面平光镜,你用来自我增值的努力,从来不会被辜负。
第三,挖掘真正的成就动机
对于人为什么追求财富,亚当·斯密列举的另一个原因是,出于实现和维持其社会地位的需要,因为人都希望“引人注目、被人关心、得到同情、自满自得和博得赞许”。
不过,如果是这些,那就陷入了他人的评价体系,那又是另一个陷阱。
我个人倒是更赞同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里奥在《原则》里说的:
“你要追求成功,而不是成功的装饰。”
说到底,热爱,才是最优的“本质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奴隶社会(ID:nulishehui),作者:梁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