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丁香医生(ID:DingXiangYiSheng),作者:丁香医生,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减肥嘛,无非“管住嘴,迈开腿”。


对有的人来说,迈开腿的成效显著;但有些人就没那么幸运了:天天泡健身房,一天跑上五公里,体重就是纹丝不动,简直要怀疑人生。

流行的“能量缺口”计算公式(仅为帮助理解)
流行的“能量缺口”计算公式(仅为帮助理解)


一般建议减肥人士每天的能量缺口控制在 500 到 600 千卡,很多人也会根据这个公式定制自己的减肥计划。


然而以上都只是“理想情况”,实际上,我们的身体并不是一台由算法控制的机器,它有着各种复杂的生理反应和动态平衡,这样简单的计算方式实际存在很大误差。


科学家们发现,其中一个主要误差,叫做:“能量补偿”。


啥意思?就是当监测到你开始运动消耗卡路里的时候,身体会主动降低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千方百计把你用掉的卡路里省出来,弥补这个亏空。



实际的“能力缺口”可能更接近这样(仅为帮助理解)


简单来说就是,当发现你消耗量过大时,身体会自动降低功率,进入“节能减排”模式。


身体为什么要这么做啊!?


因为它是真的很怕你瘦。


在食物稀缺的远古时代,这种补偿对我们的祖先来说是适应性的,因为它可以防止能量过快消耗,减少身体对食物能量需求,这可是关乎人类存续的事。


图片来源:自己做的<br label=图片备注 class=text-img-note>
图片来源:自己做的


但这个机制搁到现在,就要给减肥的同志们添倒忙了。


能量补偿越高,意味着“节能减排”越厉害,运动减肥的效果就越不理想。


那到底是怎样的 倒霉蛋儿 幸运儿,拥有超强的节能减排功效呢?


研究者也找到了令人扎心的答案……


二、越胖的人,越难通过运动瘦下来


研究团队收集 1754 名成年人的数据,他们的 BMI 分布在 12.5~61.7 之间。


经过各种数据模型和多维度分析等噼里啪啦一顿操作,结果发现, BMI 越高的人,能量补偿越多:


  • 在 BMI 正常的普通个体中,活动消耗的卡路里约有 28% 被能量补偿“抵消”掉了。


  • 而在 BMI 极高(35 左右)的肥胖个体中,这个数字达到了 49%!也就是说,运动消耗的热量有一半被“抵消”掉了。


* BMI 35 的概念大概是,一个身高 165 cm 的人体重达到了 190 斤,不要轻易把自己代入哦。


世卫组织规定的 BMI 分类。亚洲人体型偏瘦,标准也有所不同。在我国成人 BMI 分类中,24.0 ≤ BMI < 28.0 为超重,BMI ≥ 28 为肥胖。


这就就好比,一个肥胖人士立志减肥,好不容易运动了 100 千卡,然而身体却偷偷开启了节能减排模式,把基础代谢降低了 49 千卡……一顿挥汗如雨,实际上只消耗了 51 千卡。


更气人的是,隔壁那个不需要减肥的人,同样运动了 100 千卡,但基础代谢却只减少了 28 千卡,消耗高达 72 千卡。


心态要崩了啊!


还有更夸张的,少数个体的能量补偿非常强,强到能几乎完全抵消掉活动燃烧的卡路里,四舍五入等于运动了个寂寞……


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现象有两种可能的因果解释:


1. 有些人身体的能量补偿机制天生更强大,也就更容易长胖;


2. 长得越胖,身体的能量补偿就越多,形成“越胖越难瘦”的恶性循环。


这也进一步说明,很多人胖并非是不自律、运动少,而是身体不允许啊!他们要对抗的来自身体的阻力,很可能要远强于常人。


总之,对于运动减肥的效果,我们或许要降低一些期待。


看到这里的你先别哭!这绝对不意味着要放弃运动!


三、运动,不只是为了减肥


虽然运动带来的能量消耗要打个折,但只要坚持依然有减肥方面的价值。对于真正需要控重的人,要调整的可能是能量缺口的计算方式。


就算运动消耗的 100 千卡中只有 50 千卡有效……每天 50 千卡,十天不就也有 500 千卡了吗?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次运动也减不成瘦子嘛,减肥原本就是要调整状态慢慢来。


再说了,运动能让身体更有型,也可以让你有更好的精神状态,感受到舒服和快乐。


更重要的是,运动锻炼不止是为了体重减轻,对健康心血管系统、增加肌肉力量、缓解压力等也是加分项。即使 BMI 高一点,只要身体各个指标都是正常的就问题不大。


在健康方面,运动从来不会让人失望。


“迈开腿”不一定能帮助你瘦下来,但至少可以相信,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坚持运动的自己。


参考文献:

Vincent Careau et al., (2021) Energy compensation and adiposity in humans. Current Biology. Doi: https://doi.org/10.1016/j.cub.2021.08.016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丁香医生(ID:DingXiangYiSheng),作者:丁香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