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搁浅的沙币只能离水生存几分钟,由于数量庞大,水族馆工作人员表示无法对它们开展有效救援。
沙币大规模登陆的场景颇为壮观,现在已排除海水温度不正常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它们上岸尚不明确。
由于样子扁平,壳上印有五瓣小花花,不少俄勒冈民众想把沙币捡回家玩。他们收到了警告:沙币很臭。
沙币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温暖水域,它们生活在潮间带或潮下带的沙滩表面,或埋在沙子里面,几千米的深海区也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由于和别的贝壳相比,样子清纯有特色,各地群众给了不同品种的沙币相似的名字,并产生了相似的联想。
沙币的英文名叫Sand dollar,可译作沙钱、海钱、沙币,被自古以来就使用圆形金属铸币的广大地区的民众,当做是海里神秘文明的钱飘到了岸上,比如美人鱼之类。
另外一些人,管它叫海饼干(sea biscuit)或者沙蛋糕(sand cake),有些地区的海饼干品种清奇,摊得太大了,改叫海煎饼。
所有人都看重沙币扁平化的设计,只有南非人盯上了它身上的花花。他们管沙币叫pansy shell,娘炮贝壳。
对比来说,生蚝崎岖晦暗、曲径通幽的外表,堪称真男人贝壳。
那么沙币到底是个啥呢?从亲缘上来说,它其实是被拍扁的海胆。沙币属于海胆纲楯(shǔn,吮)形目,除了海胆外,它的亲戚还有海星等棘皮动物。
不过就这长相也不像一家啊,海胆浑身都是刺,像个豪猪,而海星有五条腿,沙币则是个币。
它们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就拿八竿子打不着的形态来说,海星、海胆、沙币,它们都是“五辐射对称”,只不过各自走向了极端而已。
海胆有5个瓣,可以吃五口,海星有5条腿,沙币背上的花花也有5个瓣。
海星是头朝下,后背朝上,靠嘴旁边的舌头走路的,它的嘴在五角星的正中央。沙币也是一样,不过因为身上背着石灰质的壳子,行动起来没有海星那么身手敏捷。
不然搁浅在沙滩上,它为啥不拔起腿来就跑回海里?沙币的运动能力仅限于通过慢动作腾挪,以将自己埋在沙堆里,更多时候还要依靠海浪,携带自己行动。
但有时候为了吃饭,在24小时内,勤快饥饿的沙币甚至会移动将近1米。
一般被遗落在海滩的白色像钱一样的沙币都是挂掉的沙币,一面是小花花,另一面也是干净的五辐射,中间一个小孔。活着的沙币面朝沙子的那一面,是布满突触的,毛绒绒的不拉手,就像个拖地的抹布。
这种小毛触,更标准的说法是棘刺,别看不起眼,其实非常方便沙币挖土。此外棘刺的颜色有很多,有绿的紫的黄的等等,不像死去的沙币只有白色一种颜色。
活沙币具有活泼缤纷的色彩。死沙币只留下海滩上的森森白骨。
皇家贵族紫沙币
神奇的是,虽然沙币的构造,让人联想到它估计生活在一个二维的平面国,但这是错的。沙币虽然还没有神经之类的东西,但它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生活在长宽高兼具的世界。
要是不小心被海浪翻过来,口朝上,它怎么办?它会先挖一点土,然后逆着海浪把自己摆正,合理地翘一头屁股,等下一波浪潮到达,把自己掀回去。
把自己插在沙里,等风来(图中沙币是一般就把自己插在沙中生活的类型)
此外有些沙币身上会有一些穿孔,好像是事先凿好的绳孔似的。其实这些孔隙大有用处,海水从孔隙流过,可以减少受力,防止沙币的身体被掀翻(还是挺怕被掀翻的)。此外孔隙也能提高沙币滤食的效率。
至于沙币的生活,是躺平的典范。
在吃的方面,它吃一些浮游生物和小型甲壳类,还有在沙子里能刨到的一切有机物碎屑。吃的方式就是靠毛绒垫子上的毛,一点点地接力往嘴里送。
吞咽食物可达15分钟,消化食物则需要两天。之后再从体侧的肛门排出。
在繁衍后代的方面,由于行动能力并不强,沙币选择从小到大和亲戚朋友们待在一起,过群居的生活。因为一旦走远了,就可能找不到对象。
茫茫大海,到哪里找另一只沙币呢?
交配的时机到了,大家就合伙把精子卵子撒到大海里,也不管什么近不近亲,就让种子随缘生长。反正大家都是雌雄同体,没有那种世俗的念头。
说完了吃和交配,那么有谁吃沙币吗?
把海胆拍扁不是没有好处的,深谙扁平化理念的沙币靠又硬又滚肉少难吃,令海洋中的绝大多数生物望而却步。
首先,没有筷子夹不起来,光靠鱼嘴把沙币拱起来也太难了。然后沙币的防御叠的是恰到好处,就像个黏地上的铁王八。最后沙币没有肉,连人类都不吃,对每天在温饱线上奔波的海洋生物来说,费劲啃这么块肉实在是不经济。
于是,除了少数像沙币一样奇葩的海洋生物会考虑偶尔吃下沙币,沙币没有任何天敌。绝大多数沙币都能安静地躺平,颐养天年。
沙币,人生赢家。
资料参考:看看新闻、
https://www.treehugger.com/things-you-dont-know-about-sand-dollars-486433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and_dol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