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鸡娃」这件事,最费妈了有没有!

光陪个作业就能闹到全家鸡飞狗跳,影响亲子关系不说,更重要的是没用!孩子如果那么容易能听家长的话,大家都可以开补习班当老师了!



其实这种时候,听听我们的实习生小布同学的故事,保管大家能冷静下来,重新审视鸡娃这件事。

小布目前在多伦多大学读大三,学业优秀。她开玩笑地说:“我是个‘鸟娃’,越鸡越叛逆,最后不鸡了,却长出翅膀自己飞了!”



小布

99后,目前是多伦多大学大三学生

高中就读于深圳罗湖某公立学校

高二下学期去加拿大入读一所天主教女校

小时候,小布妈妈也想过“鸡”她,小升初带她考遍了深圳的学校,硬塞进学某思尖子班后陪着她坐在教室后排听课,还买钢琴、听音乐会熏陶她的艺术气质……

然而这些努力都无法让野蛮生长的小布挤进学霸队列,到了高中,她甚至兴致勃勃在麦当劳打起工,一副要“躺平”的姿态。

面对不适应体制内学习的女儿,妈妈着了急,于是决定试试别的道路,把小布丢到了加拿大的一所高中。没想到,到了“没人管”的国外,语言不好、上课听不懂,小布却“触底反弹”,走出了自己的人生,并申上了世界排名TOP20的多伦多大学。

这是不是证明,“鸡娃”没有用,只能靠孩子自己撞大运“醒悟”呢?倒也不是。

读完她的故事,你会感慨于她妈妈的智慧:既然“鸡娃”没有用,那么想办法把孩子变成“自鸡娃”才是正确的选择。

所以,小布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为方便阅读,下文以第一人称自述



一直到我16岁之前,我都没想过自己会踏上留学的道路。

从小,我也赶着时代的浪潮,活跃在一波又一波补习班之中。物理家教、生物辅导、化学尖子班……然而这些课程并没有使我成为“优秀的人”,我和补习班的战争也在中考成绩出来后告一段落。

进入深圳一所普高上学后,我那时每天脑子里只想着今天吃什么,晚自习要按部就班完成哪一科作业,除了会写“人生规划”这四个大字,我对未来是什么,丝毫没有概念。尤其是分文理科时,因为除了语数英其他科目不突出,又没有一技之长,那时候应该是我成长路上第一次真切地感到迷茫。



记得刚满十六岁的时候,随着同龄人的兼职热潮,我也兴奋地跑去麦当劳递上了自己的第一份简历。被录用的时候我是蛮开心的,那是第一次拥有“体验社会”的经历。周一到周五上学,周末就去麦当劳上班,还能吃到员工价的汉堡。有朋友,有自己赚到的零花钱,那个时候就觉得,哇,人生真美好。然而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充实感,却被妈妈要送我出国的决定突然打破。

按她的原话来说:“我看到你凌晨两点在麦当劳打工的样子,仿佛看到了你的人生尽头。这样不行,所以得试试别的道路。”

那个时候不懂,还觉得妈妈是不尊重这份职业和岗位。青春期的我大言不惭地说:“在麦当劳,也可以一路做到高管职位啊!”殊不知她是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看到了不适合体制内教育的我如果再这样耗费时间,最终就会成为一个 ,连自己生活都无法过好的人。


△和朋友一起去Sony Center做演出志愿者

我当时非常抗拒出国这个决定。好不容易逃离成日的辅导补习,见到了自由的天日,又要被放进新的牢笼里。出国这件事,对于已经有心智的我来说,就相当于是把我扔进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高二下学期的临时转轨,语言、朋友、学业、生活、所有的事情都是未知。

我妈就不一样了,不顾全家人反对,做了出国决定后她先是咨询了一圈中介,就像小升初一样,跑遍了深圳只为找一个适合我的学校。然而大部分中介给到的信息,都很浮于表面,关于学校的师生质量、校园环境等也只是纸上谈兵,于是我妈又做了一个决定:“自己去加拿大帮我找高中。”


△在加拿大,上学路上三颗颜色不一样的树

从决定出国到真正落地加拿大,总共耗时不超过3个月。她凭一己之力把那时候对于留学很抗拒的我扔了出去。依稀记得2015年10月国庆节我去加拿大呆了七天后,2016年的1月,我就进入了加拿大的一所天主教女校高中。还来不及和旧朋友道别,就开始了意料之外的旅程。



出国前,家里人和朋友都会常常说,我是一个独立的孩子。那个时候其实对独立这个词并没有太深刻的了解,只觉得能解决自己一日三餐,不用家里人照顾便是独立。到了加拿大后,我才真的知道独立是什么:从生活、学业到情绪,一切都得靠自己。我也是从那个时候才认识到,留学并不是一帆风顺,也并不如看起来般潇洒。

刚出国的时候我也面临着各种意料之外的状况,比如在G11数学课上,因为英文太差,第一学期的内容是半点没听懂。考试都是仅凭着自己在国内的数学底子做题。文科类型课就更不用说了,比如当时上的一门宗教课,吭哧吭哧一学期也不知道自己学了些什么。


△在朋友家楼下自习室学习的时候开小差

校园歧视居然也被我遇上了。在音乐课上,因为口语、可能还有肤色原因,被同班同学“歧视”。他们也不直接攻击你,就是交头接耳地指着你笑。后来和从初中就在加拿大上学的朋友聊起这件事,她也感同身受 ,说以前在他们学校,有的中国小孩为了融入白人圈子,造谣说她不洗澡,通过嘲笑同胞来换取友情。现在回想起那些,真的感觉又无奈,又有点好笑。

其实,在哪里都会遇到这类的问题,但是身处异国他乡,问题就会被放大,然后产生焦虑。自喻坚强的我,在逃离体制内的第一个月后,就满脑子想着回国。然而当时妈妈的一句话,让我知道自己没有选择的余地:“国内没有你的学籍了,你只能坚持读下去。”

真好,“狠心”地把我送出去,又让我“野蛮”地自生自灭。

但就是这种野蛮生长,产生了反作用力,让我从一个被体制内“被鸡”的小孩,变成了一个“自鸡”娃。



△市中心图书馆

无退路可选择,那就只有卯着劲努力了。虽然我身上没有特别多的勤奋因子,但关键时刻,却有着小小爆发力和一点点的幸运加持。记得到了申请季时,GPA、雅思标化、学校面试和文书扑面而来,身边很多朋友都找到了中介,报了语言班,我也希望能够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

△和高中同学一起排练英语课莎士比亚剧本片段

然而,收到的却是妈妈“无情”的拒绝:“自己上大学还不自己申请吗?” 

沟通无果,又没有经济独立,于是我便开始了长达三个月的漫漫申请路。与在国内不同的是,加拿大的高中需要自己选课,自己规划,不是凭借一次成绩定生死,浸泡在“一切为自己而学”的环境下,我也开始给自己“心理暗示”,扭转了在国内应付功课的心态,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探索的小孩。

为了雅思口语能够快速提分,两个月内我几乎是天天拉着朋友窝在校门口的奶茶店练习。从2分钟的part two只能憋出五句话,到后面流利地阐述并总结出了自己的提分方法;磨文书的经历也历历在目,我基本上每周放学都会找ESL老师过语法、过思路。



记得收到目标专业录取的时候,我激动地一夜没睡着。

就是那种,点点滴滴的努力被看到了,没有辜负自己的感觉。

那段时间也真的很充实、后来陆续收到了UT、UBC和Waterloo的offer,我从忐忑地期待着被录取,到拥有了自己决定first choice的权利。每次回顾自己申请季的经历都会由衷地感叹到:努力还是能改变一些事情的!



进了QS排名靠前的大学,在别人眼里,我好像成功“逆袭”了。然而,上了大学才明白,成长,就是不断触底,再挣扎地反弹。

在有限的人生阅历中,我经历了两次印象深刻的“成绩打击”事件。第一次,是高二上学期出国前的期中数学考试,因为贪玩,硬生生考出了50/150的成绩。那一次被打击到了,然后就默默努力了半学期,从50考到102分。

本以为努力进入大学后,未来一片灿烂。不曾料到,在大学的第一个report作业上,就再一次经历了“人生低谷”。



大学的一节商业课,教授安排我们做案例分析。我按着rubric老老实实地写,查资料,然而55/100的成绩真的打了我个措手不及。我记得拿到成绩后的那节calculus课上,我整节课都在走神,然后和我的同学说:“姐妹,我怎么会写的这么差啊,这成绩搞得我我浑身发冷还感觉心脏轻飘飘的。”

这是大学的第一次触底,失落的情绪当然不少,但该死的胜负欲也让我暗暗下定决心,下一次写,一定得比这次好吧。于是我变成了学校English center的常客,时常带着我的report去串门。幸运加持,我再一次触底反弹,在第二个report上拿到了86/100的成绩。



Peer pressure是我在大学遇到的第二个低谷期。优秀的人遍地开花,大家早早在大一就参加商赛,参加投资社、做社团领袖、做一切看起来高大上的事情。当同学们都收到面试通知时,看着自己投出的五六十份简历都石沉大海,那种同辈压力真的时刻抨击着我的心理防线。

有的时候,你以为已经触底了,但其实还远远不够。为了找到更好的实习,我在实习的时候,周末还在加拿大的银行兼职,连着四个月无休地转,是为了更多经验,也是为了有拿得出手的简历。我以为自己很努力就会有好结果了,但在第二轮投简历时,又看着朋友们早早地手握offer,进入名企,八点下班后坐在TTC上,看着朋友圈晒出的工作offer,会突然感觉自己的弹簧断了,很无力很无力。

△在TD Bank 兼职,爬的最高的那个是我

总之,我以为大学是自由的天堂,没想到这里才是真正的竞技场。而且,那时候就有点“卷”的状态了。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从加入竞技到选择了“侧躺”,哈哈。

△和朋友们滑雪

如果把这些低谷经历比作过山车的转折,那么我在一趟趟的过山车上,最大的收获便是:从握紧座椅把手,到学会松手去享受一次次心跳的过程。

和母上大人谈起自己无数个从黑暗到黎明的时刻,她也会耐心地疏导我,把我从低谷中拉出来。如果心态紧张,那从出国到现在经历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能成为压死我这只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是放松应对时,其实就会发现,经历过低谷,也一定有机会见到彩虹。



△大学同学们的party时刻

当然,留学不只有触底反弹,还有无数个凌晨和朋友们一起肝复习的回忆、有大考后一觉睡到下午六点的舒服、有和在异国他乡认识的他们一起滑雪做饭的经历,这些生活的片刻,筑起了我的留学生活。



以上,是一个平凡普娃真实的留学故事,而这些故事的背后,是妈妈早就设下的“教育圈套”。从体制内的卡点规划,到体制外的悄然放手与陪伴,她找到了适合我的教育轨道,而我,也从最初一个懵懂迷茫的小孩,长成了一个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大人。

这样的野蛮生长,好像也不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