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通报,松江区中心医院报告1名工作人员例行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市、区疾控中心复核,其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结合临床、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核酸检测结果,经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轻型)病例,已转运至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隔离治疗。
市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机制立即启动,市、区相关部门及时开展工作,组成联合流调专家队伍,全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相关人员排查追踪、采样检测和隔离管控,落实相关场所及环境终末消毒等防疫措施。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病例为松江区中心医院工作人员,女性,25岁。在沪居住地为上海市松江区永丰街道仓丰路855号有庐公寓。该病例已全程接种新冠疫苗,此前自8月2日以来,医院组织的每3天一次的例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病例14天内未离沪,除工作场所与居住地外,到访过公寓楼下尚品优鲜超市、公寓楼下阿兵水果店、外婆家(新理想广场店)等场所。目前上述场所已进行封闭管理、终末消毒。另据调查,其曾因眼疾到过上海市五官科医院就诊。
据新民晚报,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在发布会上介绍,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患者近两周未离开本市,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暂未发现该病例与国内其他地方的疫情存在关联。疾控部门正在抓紧开展基因测序。
截至8月18日18时——
已排查到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10人,均在本市,已全部落实集中隔离措施,首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已排查到密接的密接66人,全部落实集中隔离措施,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已排查到7347名筛查对象,并完成核酸采样,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目前已对病例相关场所的物品、环境等进行采样,已检测272份样本,结果均为阴性。
松江区中心医院于8月18日起暂停门急诊,实行闭环管理。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要求,经市防控办研究决定,将松江区永丰街道仓丰路855号(有庐公寓)列为中风险地区,上海市其他区域均为低风险。
上海市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紧盯“入城口、落脚点、流动中、就业岗、学校门、监测哨”等关键点、关节点,加强疫情防控全链条闭环管理。
一是加强来沪返沪人员管理。高风险地区来沪返沪人员,一律实施14天集中隔离健康观察,实行2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中风险地区来沪返沪人员,一律实施14天严格的社区健康管理,实行2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二是加强重点场所人员查验。机场、车站、码头等交通客运场(站),以及居村委、单位、学校、宾馆等场所加强对来沪返沪人员的体温测量和健康码查验。
四是加强院感防控。强化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院感防控措施落实,加强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每日健康监测和例行核酸筛查,严格医务人员自我防护,规范工作流程,做好医疗机构重点场所、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
五是加强个人防护。
近期,国内多地发生本地病例,建议市民非必要不离沪,近期暂不前往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还是要坚持“三件套”“五还要”,坚持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牢记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请市民继续做好自身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请佩戴医用口罩及时前往发热门诊就诊。
多家航司19日南京机场航班取消
8月18日晚,据澎湃新闻查询多个航司官网发现,原定8月19日南京禄口机场的进出港航班已全部取消。
东航原计划19日南京往返青岛、厦门航班已全部取消
8月18日,东航、厦航、南航、吉祥航空等航空公司开售8月19日起南京禄口机场至青岛胶东机场、南京禄口机场至厦门高崎机场的往返机票。18日下午起,厦航取消8月19日南京禄口机场至厦门高崎机场的往返航班,开售8月20日该往返航班。而截至目前,8月19日南京禄口机场至青岛胶东机场、厦门高崎机场往返航班已全面取消。
目前东航从南京禄口机场至厦门高崎机场的往返航班,在8月25日起可以购买。而从南京禄口机场至青岛胶东机场的往返航班,8月20日的还有一个航班可以购买。而8月20日起,包括东航在内的多个航司都已部分取消计划进出南京禄口机场的航班,但仍有部分日期的票可以购买。
东航20日南京至青岛航班部分取消
厦航21日起南京至厦门航班目前可购买
南航21日起南京至厦门航班目前可购买
吉祥航空25日起南京至厦门航班目前可购买
新疆3例无症状基因测序为德尔塔毒株
据天山网,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对新疆博州阿拉山口市3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基因组二代测序数据分析,此次新疆博州阿拉山口市3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属于VOC/Delta变异株(B.1.617.2进化分支),与近期我国各地本土病例和输入病例病毒基因组同源性低,高度提示病毒来自于境外输入。
国家卫健委:力争8月底前把当前疫情控制住
随着德尔塔变异株流行,全球疫情大幅反弹,我国外防输入压力持续上升;截至8月14日,全国现有本土确诊病例涉及16个省份,现有150个中高风险地区;国家卫生健康委派出20个工作组在地方督查指导工作……
近期,全国出现多点散发疫情,我国疫情防控正面临2021年以来最为严峻复杂的防控形势。如何看待当前全国疫情防控的形势?采取哪些切实有效的措施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如何加快构筑最大疫苗免疫屏障?
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围绕近期多点散发的疫情防控新形势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头等大事:深刻认识疫情防控就是“国之大者”
新华社记者:近期我国多地相继出现聚集性疫情,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该怎样看待当前全国疫情防控的形势?
马晓伟:当前,全球疫情起伏反复,病毒频繁变异,德尔塔变异株加速传播,我国外防输入压力持续上升,稍有松懈麻痹,就会导致“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7月份以来,南京、扬州、郑州、荆门等地相继引发聚集性疫情,截至8月14日,全国现有本土确诊病例涉及16个省份,现有150个中高风险地区。短时间内多源、多点发生的疫情,使我国面临2021年以来最为严峻复杂的防控形势。
本轮疫情均由德尔塔变异株引起。德尔塔变异株具有传播速度快、体内复制快、转阴时间长等特点,增加了疫情防控的难度。疫情初期传播扩散快,人群聚集场所,如景区、棋牌室、工地等对疫情起到“放大”作用。
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充分认识疫情防控是经济建设的强有力保障,深入理解防控做到位就营造了最好的投资环境,深刻领会疫情防控就是“国之大者”,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坚实屏障,坚决遏制当前疫情扩散蔓延,坚决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9月份将面临“开学季”,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如期开学,一些省份要组织一系列重大活动,要力争在8月底前把当前疫情控制住,尽快让社会生活恢复到正常状态。
守土有责:采取坚决果断措施处理当前疫情
新华社记者:德尔塔等变异株的出现给抗疫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近期的聚集性疫情暴露了哪些问题?我们的防控增加了哪些有针对性的举措?
马晓伟: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始终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责任担当,带领全系统争分夺秒,全力以赴阻击疫情。工信、公安、海关、民航、铁路等部门迅速行动、各司其职。各地方政府落实“四方责任”,强化各项防控措施。
根据前方疫情发展变化,我们提出区域协查的风险人群必须做到当日排查到位,各地要“逢阳必报,逢阳即报”,迅速提升报告效率等。
本着外防输入第一道“篱笆”要切实扎紧的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作用,在非常短的时间内,组织海关、民航、交通等多个部门,派出20个指导组,分赴各地口岸城市督促指导、排查风险、堵塞漏洞,扎牢扎紧疫情防控防线。
针对发生疫情的地方的实际情况,各前方工作组指导地方从严从紧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落实高风险人员封闭管理、高风险环境和物品消杀等措施,加强风险人群区域协查、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坚决做好重点人员的集中隔离,千方百计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摸清底数,进一步强化定点医院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将规范设置和管理定点医院、全面加强对定点医院感控工作的监管,作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此外,我们还会同有关部门对戴口罩指引和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防护指南进行了修订。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和人群流行特征,对码头、口岸、棋牌室、游船、剧场等重点区域提出了具体的防护要求。
目前,全国疫情扩散风险总体可控。在发生疫情的48个城市中,截至8月14日已有36个城市超过6天没有新增的感染者报告,除扬州等地外,其余地区仅报告零星散发病例。考虑到多地已持续加强各项防控措施,对人员流动采取了较为严格的管控措施,全国面上发生大规模疫情扩散的风险较小。
生命至上:构筑最大疫苗免疫屏障
新华社记者:新冠肺炎疫情延宕已逾一年,病毒频繁变异,疫情起伏反复。中国正在推进最大规模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目前进展如何?距离构筑免疫屏障还有多远?
马晓伟:目前,德尔塔变异株已经成为世界主要流行株。我国近期输入疫情基本以该变异株为主,其传播力、致病力、感染后病程变化、疫苗免疫效果等还需要持续跟踪研究,为下一步防控策略调整提供依据。
截至8月14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18.5亿剂次,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超7.7亿。12岁到17岁人群接种工作按计划稳妥有序推进。总体异常反应的发生率与前期相比基本持平,接种工作总体顺利。
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很多地方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双线作战,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我们提出,一是精细化做好疫苗接种。要精准调度疫苗,通过预约接种等方式,减少群众接种排队时间,避免人员聚集;二是坚守接种安全底线。针对“一老一小”的人群特点开展工作,合理安排接种单位布局,严格落实接种前问询体检等要求;三是狠抓接种操作和信息登记的规范化管理。
中国政府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在一些发达经济体大量囤积疫苗时,中国已向超过1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8亿剂疫苗,居全球首位。
预防为主:决不让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前功尽弃
新华社记者:消除“免疫鸿沟”,全力推进人民生活回归“常态化”,我们下一阶段有哪些工作重点?在这场抗疫持久战中,我们如何更好携手前行?
马晓伟:实践证明,我们制定的各项防控措施是有效的,要在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基础上,以常态化疫情防控和聚集性疫情处置的第一道防线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防控弱项再强化,防控重点再加固。
一要强化疫情监测和信息报告。近期发生的多起疫情提醒我们,监测的防线还要再前移一步。发现疫情要继续严格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严格依法依规填报大疫情网,各地要落实2小时内报告的要求。
二要强化外防输入。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最主要风险。面对全球疫情持续流行、西方多国放松管控、境外输入病例日渐上升的严峻形势,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了紧急通知,各级卫生健康部门一定要当好地方政府的参谋助手,坚持每月排查,督促有关部门不断完善疫情防控各个环节工作。
三要强化聚集性疫情应急处置准备。要加强应急指挥体系运行机制,加强大规模核酸检测队伍和能力配备,加强流调力量,备好备足隔离房间,规范管理好隔离点。同时,还要加强应急实战演练。
四要强化院感防控。定点医院设置方面,原则上不在市中心设置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各地一定要按照规范和标准设置定点医院。同时,医院的一把手一定要高度重视院感,要亲自抓,把各项措施落实落细。
五要加快疫苗接种。病毒在人群中流行越广,复制越多,变异可能性就越大。防控是当务之急,疫苗是战胜疫情的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