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河南下游的另一个地方,也因可能面临的泄洪备受关注。
直到今天下午,大家似乎才意识到位于河南下游的安徽,也受灾了。
实际上,在河南普降暴雨的同时,安徽也正在被暴雨突袭。
7月17日,没什么存在感的安徽淮南当了一次全国第一——降雨量全国第一。
从16日晚上开始,暴雨倾盆而至。
不到一天时间,淮南绝大部分站点降水量超过100毫米,5个站点超过200毫米,最大的舜耕站点降水量达285.2毫米。
对于年降水量大约800毫米左右的淮南来说,这相当于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就下完了一个季度的雨,让整座城市的排水网络不堪重负。
在一些地方,积水涌入超市,几乎淹没了超市的整个大门。
在地下停车场,滚滚洪流瞬间冲了进来,宛如湍急的河流。
仿佛转瞬之间,道路上的积水就到了半人深,受困群众不得不连夜转移。
但对于安徽来说,暴雨只是一首序曲,更可怕的事情可能还在后面。
泄洪、分洪、蓄洪。
由于安徽和河南都同属淮河流域,安徽又在河南的下游,如今河南多地遭受暴雨打击,等到河南的降水随着淮河汹涌奔入安徽境内后,就很可能变成滔天洪水。
届时,为了保护下游安全,安徽只能选择将蓄满的水坝开闸放水,让洪水奔涌而下,有时候大水冲破堤坝,淹没庄稼、农田,甚至古镇。
在这一次的河南暴雨后,安徽阜阳境内的沙颍河、淮河水位就开始了不断上涨。
为了加大排水速度,颍河闸十二道闸门全开,缓解上游来水的压力。
上千立方米的大水滚滚而来,瞬间吞没了大堤外的滩地,河面的高度几乎与农田持平。
而这,还仅仅是开闸调节洪峰,并非最可怕的分洪。
2020年包括安徽在内的长江流域暴雨,安徽16市105县中,仅10县未受灾,受灾人数840万,损失近330亿,农作物受灾面积达986千公顷。
在这种情况下,安徽仍然选择了泄洪,最终导致三千年古镇被淹,王家坝成为蓄洪区……
对于不少家乡在安徽的大学生来说,暑假回家时最害怕的画面就是火车两侧全部变成了一片泽国,庄稼被淹。
窗外的水中零星冒出头的黑点,那是农村的房顶。
安徽之所以总需要泄洪,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分不开。
因为淮河和长江,安徽被分成了三节。
比较靠北的淮河,在河南境内有着众多支流,每逢暴雨,支流内巨大水量就会争先恐后地冲进淮河。
而淮河到了安徽之后,原本湍急的水流因为来到了平原突然变得平缓,最容易变成溢出河岸的洪水。
简单点说,就是如果河南下大雨,安徽一滴雨不下都可能面对洪水。
比较靠南的长江也是一样,一年70-75%的降水量,都集中在汛期一两个月,上游下完暴雨过不了多久,安徽的长江干流水位就会暴涨,最终灌满附近大大小小的湖泊。
这时候,只要再多一点点水,洪水就会冲破河堤和沿湖圩口,导致皖南内涝数月。
洪水给安徽人带来的噩梦不止于此。
除了接收上游的洪水外,安徽还要保护下游不被洪水伤害,因为,那里是江苏和上海。
为了保证江苏和上海的安全,即使洪水水量足以淹没整个省,安徽也要憋着。
毕竟,如果江苏和上海也被滚滚洪水淹没,所造成的损失将会更加巨大。
上游是无数个已经遭受了暴雨的地区,下游是江苏和上海,安徽只能让滔天洪水在自己家倾泻而出……
相信每一个在安徽淮河流域生活过的人都曾听过「王家坝精神」。
什么是「王家坝精神」?
是「舍小家为大家」,是为了下游更多的民众,为了国家,甘愿放弃自己的小家,让自己的小家被洪水淹没。
自1953年建闸以来的12个洪水年份里,王家坝共开闸蓄洪16次,蓄洪区内近16万人口1.18万亩耕地反复化为一片汪洋。
即使洪水退去,日日夜夜面朝黄土背朝天种的庄稼也会化为乌有,辛辛苦苦养殖的家畜要么不知所踪,要么只剩下尸体,家中的所有东西更是早已被洪水冲走。
举目四望,只剩下一片淤泥。
江苏和上海的人们开开心心过着夏天,丝毫不用害怕被洪水吞没家园时,在背后保护他们的,是安徽。
可安徽人,却因此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和生计。
几年前,一提起安徽,总会有不少邻省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叫花子
“有人来浙江沿街要饭,一般家长会告诉小孩,这些要饭的都来自安徽。”
有人心安理得地住在长江下游,看着大雨摆摆手说:
“靠长江排水快,万一水位真的高,安徽是我们的泄洪区。”
咒骂安徽只配给江浙沪泄洪,如果连泄洪区的功能都没有,安徽更没屁用。
???
是好日子过惯了,脑子锈住了?
如果安徽拒绝泄洪,留给江苏和上海的只会是更可怕的洪水,受灾的也会是更多的人,要讨饭的也会是别人。
这样的牺牲难道不值得我们说一声“谢谢”吗?
难道,除了为整个长江下游流域担负着泄洪任务之外,安徽就一无是处了吗?就是键盘侠口中「最没有存在感的省份」?
错!
安徽,自古以来就有自己的精彩!
首先是徽商。
从安徽走向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徽商,靠着一辈又一辈的努力打下来木材、当铺、茶叶、食盐四门生意。除此之外,徽商还在全国搞典当生意,规模全国第一。
可以说,整个中国明末清初之后的商业基础,其中就有徽商们打拼下来的一份。
其次,安徽有徽派建筑。
当闯荡天下的徽商们回到家乡,就有了冠绝中国的徽派建筑。
青瓦白墙,雕梁画栋,几乎成了中国人的审美启蒙。
古徽州,有着中国最美的春天。
这里的徽派建筑依山傍水,田野间是金灿灿的油菜花,每一眼,都是一幅绝美的写意山水画。
安徽还有口味一绝的徽菜。
臭鳜鱼、徽州毛豆腐、符离集烧鸡、无为熏鸭、八公山豆腐……
哪一样端上来,不是让人垂涎欲滴?
以及,安徽有无数的安徽人。
在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历史上,出身安徽的名人数不胜数。
有朱元璋、曹操、鲁肃、李鸿章等帝王将相,有查士标、方苞、姚鼐等才子文人,更有陈独秀、陈延年、陈乔年、马毛姐等革命英雄……
安徽,这些年被人们误解了太多太多。
但是不管误解有多深,都不能埋没这片土地的贡献。一直保护着大家的安徽,从来都不是“小透明”!
安徽,值得我们所有人真心说一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