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种多年后,会引发副作用吗?法国卫生部长韦朗周五表示,Delta变种预计将在本周末成为法国主导病毒。与此同时,欧洲各国又㕛叒迎来了两个颇有威胁性的新变种毒株:Lambda和Epsilon。虽然疫情形势不太乐观,但还是有很多人不愿意打疫苗,这是为什么呢?

《费加罗报》指出,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人们不信任疫苗,担心打完疫苗之后的几个月甚至几年后出现长期副作用,尤其是信使疫苗这种全新技术。



▲ 由于疫情反弹,尼斯市长Christian Estrosi9日表示,尼斯很快将恢复在部分街区强制佩戴口罩的规定。

副作用一般在接种后两个月内出现

面对这种质疑,一些医生在社交网络上作出回应。波尔多大学附属医院药理部负责人Mathieu Molimard在推特上表示:“没有任何一款疫苗会在接种两个月后诱发长期副作用。”

美国疫苗专家、费城医院疫苗教育中心负责人Paul Offit博士也强调:“在疫苗史上,副作用总是在接种疫苗后的两个月内出现。”

那么,事实究竟如何?

《费加罗报》指出,绝大部分情况下,疫苗引发的副作用均为短暂性和良性的:发热、疲乏、注射针眼处不舒服、肌肉酸痛等。此外,一些疫苗也会引发“罕见”严重副作用,比如因抗原或疫苗防腐剂引发的严重过敏等,大约50万剂会出现1例,基本会在接种几分钟至一小时内发生。

探测到罕见副作用需要时间

不过也有例外。比如2009年H1N1流感疫苗Pandemrix,人们后来发现,该疫苗与“发作性睡病”有关,尤其是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睡眠障碍,无法治愈,特征是在白天过度睡眠或在正常清醒时反复失控睡眠发作,通常伴有肌肉无力突然发作(猝倒)。其他症状包括睡眠瘫痪症、生动梦境和入睡或醒来时的幻觉。在欧洲1940万Pandemrix疫苗接种者中,约有600~800人出现发作性睡病这一副作用,发病率为0.0036%。

但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的一项法国研究显示,在这些接种疫苗后出现发作性睡病患者中,有四分之三是在接种后三周内就出现了症状,然而确诊平均用时却长达10个月。也就是说,副作用会在接种疫苗后短期内出现,但要确诊这种“罕见”副作用则需要较长时间。

不过,《费加罗报》指出,由于新冠疫苗接种规模极大极广,全球监管机构也都高度警惕,因此发现、确诊副作用的用时非常短。



▲ 阿斯利康疫苗有引发血栓的“罕见”风险(每100万人出现4~6例),仅用了一个半月就被发现。(新华社图)

现有疫苗副作用侦测情况如何?

对于目前常见的季节性流感疫苗,其“罕见”长期副作用,目前仅有北美两项研究称流感疫苗会在接种两个月内引发格林-巴利综合征(GBS),但之后的多项研究均未能证实二者之间的确凿关联。

此外,需要强调的是,流感病毒本身就会引发格林-巴利综合征。事实上,流感疫苗引发格林-巴利综合征的风险约为每100万接种者出现1.7例,而在不接种疫苗的情况下,每10万流感患者就会发生4~7例格林-巴利综合征。 同样的,麻疹、腮腺炎和风疹(MMR)疫苗也被疑会引发短暂、良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率约为每3万接种者出现1例。一般也是在接种疫苗后的两个月内发生。 至于“乙肝疫苗会引发多发性硬化症”、“麻疹、腮腺炎和风疹(MMR)疫苗会引发幼儿孤独症”、“疫苗中的铝佐剂会引起巨噬细胞肌筋膜炎”等在社交网络上引发热议的疫苗长期副作用,医学界早已有扎实研究证明其与疫苗无关。 信使疫苗技术太新 能放心吗?

最后,虽然专家们一致承认,辉瑞和莫德纳两款信使疫苗由于技术太新,尚无足够多的长期副作用相关数据,但可以放心的是,信使疫苗不含铝佐剂和病毒载体,其所含的遗传物质进入人体器官几小时就会被摧毁,因此,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这让疫苗几乎没有出现长期副作用的可能。



▲ 为防止Delta变种入侵,马耳他9日宣布,对未接种疫苗游客关闭边境。(网络配图)

应对变种病毒 各药厂为“第三针”做准备

法新社报道,辉瑞/BioNTech周四(8日)表示,计划在未来几周内向美国和欧洲监管机构申请新冠疫苗第三针的使用授权。第三针疫苗旨在加强已接种过两针疫苗人员的免疫保护。

辉瑞/BioNTech在联合声明中称,新冠疫苗第三针加强针的初步研究数据令人鼓舞,计划将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申请第三针的使用授权。初步数据显示,若在接种第二针疫苗六个月后注射第三针加强针,所产生的对普通新冠和Beta变种(最早在南非发现)的保护性抗体水平比接种两针后产生的抗体水平高5-10倍,且人体耐受性良好。



▲ 辉瑞认为,有必要在接种疫苗后的6~12个月内补种第三针加强针。(新华社图)

周五(9日),阿斯利康公司法国负责人也表示,阿斯利康也打算研发对新冠变种毒株更有效的改良疫苗,并考虑将改良疫苗作为第三针加强针使用。

与辉瑞一样,阿斯利康方面也表示,初步实验结果显示,若在接种第二剂疫苗的六个月后注射第三针,将可提供“补充保护力”。

纳塔夫强调,推广第三针疫苗绝不是“商业行为”:“我们没从这款疫苗上赚取利润,卖出价就是生产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