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各省高考已出分完毕,1071万高考考生迎来人生最重大的一次“豪赌”——志愿填报。

之所以说是豪赌,在于时间差。现在就要下注,并且是梭哈。却要等到4年、5年后,才揭盅见分晓。

等到毕业那年,当初期待的就业和待遇,会不会如约而至?

每每这个时候,网上总有学哥学姐奉献各种“天坑专业”“劝退专业”,劝阻学弟学妹们积极避让。

诸如“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劝人学法,千刀万剐”……细究发现,13大学科,61个大学专业,506种本科专业几乎都有人在劝退。





填报专业,难道没有捷径可走吗?

这时候大佬们总忍不住指点一二。

经常给年轻人忠告的俞敏洪,他奉劝考生,“读大学一定要去大城市”。所谓“树挪死,人挪活”,大城市可以让人长见识,开眼界。



丁磊的报考逻辑跟俞敏洪正好相反,他认为专业>学校>城市,城市最不重要。近期在一节目里,他给考生支招:先弄清兴趣,再寻找相关专业,再把专业十年二十年内的可能性看透。

丁磊采访视频底下,有人留言:“你能看透网易十年到二十年的发展吗?”

就是高考状元,也有可能在志愿填报时栽跟头。当年作为宿迁“高考状元”,刘强东放弃了北大和清华,报考了人大的社会学。因为,刘强东的梦想是当县长,班主任特别希望他能学文科,将来当个好官。

在老师的感召下,刘强东报考了人大最不好就业的专业。如果不是他后来选择创业,估计也没人认识这个路人……

高考填报志愿之难,在于少有人能准确预测到未来十年,二十年是什么样子。一位人大代表曾说:“未来20年有60%的职业消失”,赫拉利在《今日简史》中也提出,未来每隔5年就换一个行业。我们正处于一个职业快速变革的时代。



如果让他们再选一次,也未必会是今天的俞敏洪、丁磊。

在广大考生和父母焦虑之下,甚至催生一个高考志愿填报行业。普通的“算命”式服务,几百上千不等。最贵一对一高考志愿填报服务费达到98000元。

这个市场规模,已经突破了300亿。



客观来说,没有任何一个人或者任何一个组织,有能力帮全部学子选择最合适的专业。

不过,基于历史经验的,我们还是能看出趋势。看懂趋势之后,我们即使押不中最好的那个,却能大概率避开最坏的那个。

毕竟,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度,很多事,都存在很大的可控性以及必然趋势。

01

 

很多学生以及家长,最大的困惑之一,就是看不懂教育部的棋着:

看不懂为什么突然新增一些专业,也看不懂为什么突然撤销一些专业。

从公开报道看得出,本科专业年年都有新变化,教育部每年都会对一大批专业“下手”。

最近5年,每年新增的数量基本保持2000个左右。而撤销的本科专业,在逐年递增。2016年到2020年,教育部撤销的本科专业数量分别为149个、241个、416个、367个、518个。

去年,新增专业最多的专业是人工智能,位居2020年新增专业榜首,全国130所高校蜂拥开设了相关专业。

专业撤销榜单上位居榜首的是公共事业管理,有21所高校撤销此专业,其次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与技术。



拉长时间轴,从2014年到2020年撤销专业总榜上,累积撤销专业最多的是服装与服饰设计。

而这个专业,在八九十年代是个大热门。连没有纺织、美术背景的学校都能开。

这几年,服装与服饰设计相关专业90%以上学生转行。有的做新媒体,有的去卖房,有的当起了健身教练,这个专业自然也就要被裁撤了。

有些专业,甚至只是昙花一现。

比如投资学。教育部网站显示,四川工商学院,在2017年正式增设投资学专业,时隔两年,2019年该专业就被撤销。



研究生阶段的专业也存在“短命专业”,北京师范大学还曾在2015年招收“彩票专业”硕士,次年该专业便停止招生。

而那些看似稳妥长久的热门专业,也可能中途遭遇各种不测。

金融学,够火了吧。10年前,有些年份全国四分之一的状元都到清华学金融。而状元的选择往往被看作是专业前景风向标。

根据公开报告,我国金融科技人才缺口是150万。

金融学抢不过清华大学,那就开设细分专业来抢人,于是两大热门学科结合的“金融科技”应运而生。2013年前后,全国大概有180所高校开设了这个专业。

甚至为“金融科技”专业配备了专门的实验室。

关于金融行业的话题,往往也很诱人:应届生薪资最高的产品岗,每月薪资可以拿到1万9,最低的客服岗,平均每月薪资还有9000多。

到了2017年,金融圈频繁暴雷,“现金贷”被纳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高光之下的金融科技专业陷入旋涡。行业凋敝,招聘需求锐减。很多毕业生没能从事产品岗,却干起催收工作。

短短四年风云变幻,一个热门专业从神坛跌入谷底。

近期,经济学家管清友也站出来表态,“本科阶段没必要学金融”,为避免引火烧身,他特地补充,“观点仅供参考,望各位大学金融学院长别骂我。”



热门专业有风险,冷门专业呢?

为了应对冷门专业的招生危机,高校的手段也是花样翻新。比如,北京大学将多年“独苗”、“单传”的古生物专业,纳入理科实验班,将历史、哲学等专业,纳入人文科学实验班,与其他热门专业打包招生。

还有的高校对专业名称进行形象包装,将图书馆学和档案学组成新的专业,叫信息资源管理,让考生眼花缭乱,难以判断。

既然是冷门专业,一个合适的坑位,就只有一个人。前面那个人不退休,后面的人就上不来。

不能因为某冷门专业上了热搜,就盲目选择。

那么,教育部这些琢磨不定的增删,背后到底处于什么考量?

02

当下的答案,往往就藏在过去的历史中。

1977年,是高考正式恢复的第一年。

对于一个经历过十年文革,人才断层国家来说,高考,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也是改变国家命运。



那个年代,受过高等教育,含金量极高。当然,当时的知识分子肩负重任,在选报专业时,他们往往考虑的是——

中国往哪里去?

于是,哲学专业,便成了考生竞相报考的大热门。

在小平同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鼓舞之下,学数学、物理、化工、机械等成为为科学献身、报效祖国的途径,几乎所有理科都是当时的热门。

在田间锄地时收到的北大录取通知书,后来做了总理的李克强;日后成为外交部部长的王毅;后官至银保监会主席的郭树清……他们都是在那个时候按照自己内心的救国之路,选择了专业。

对于那个年代,有这样一个评价:1977年,没有冬天。

因为,几乎是所有学子,对这个国家都怀着一腔热血。

当然,他们的热爱并非盲目的。他们之中,很多有才华的人,选择不平则鸣。

因此,80年代初期,曾有过一波文学热。更准确说,是诗歌热。

上至庙堂,下至草野。诗可以干预现实政治,影响民主选举,能平反冤屈,还能解决个人问题。

那时全国诗社2000多家,诗歌流派88个。海子、西川、骆一禾被称为“北大三剑客”,每次出场,北京大学3000多个座位的礼堂水泄不通。





所有人的脸,因为缺氧,红得像个猴屁股。诗人边朗诵,边把诗稿往台下撒。万众瞩目的校花,为抢一页诗歌险些裙底走光。

有句古话说,不患寡而患不均。

当这个国家家底渐渐变厚,结束了普遍赤贫现象之后。有人先富,有人后富。

而后富们,普遍想变得富裕的时候。学子们对专业的选择,就变得有些短期主义了。

简而言之一句话,什么来钱最快,什么专业就最热门。

198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加快,大家开始有钱了。

当时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万元户”,都会把钱存进银行,银行柜员被看成是“金饭碗”,是相亲市场的“香饽饽”,与公务员和教师一样都被看成是神圣的职业。

银行、审计、会计等专业,就变成了大热门。



进入90年代,贸易、金融走俏,凡是跟“国际”沾边专业都火——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

那时候的出国潮让年轻人做起了“出国梦”,年轻人都在拼命学英语考托福,“为学英语,真的满大街‘搜索’外国人。” 就像当年马云,为练习英语每天早上5点起床,跑到西湖边找外国人聊天。

疯狂英语、文曲星、复读机、新东方,都是那个时代鲜明印记。



2000年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不久,经济学、工商管理学、计算机成为热门。

十几年后,中国校友网对过去900多位高考状元选择做出分析,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就两大赚钱的热门专业,合计有38.45%的状元报考这两个专业。

随后,互联网浪潮席卷中国,搜狐、百度、阿里、腾讯等第一批互联网巨头陆续崛起,马云、马化腾等互联网大佬轮流做首富,越来越多的学子也扎堆到互联网大潮中,计算机相关专业受到广泛的追捧。

到2016年,新一轮的技术热潮——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国内大量高校开设相关专业。高峰时期,信息技术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数量,占到全国所有理工科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



从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移动互联网、本地生活服务到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层出不穷,新明星公司不断冒出来,计算机专业的人才需求暴增同时,薪资待遇也是水涨船高。

10年前的应届生,工资高的月薪可能拿到1万,普通工作在4000-5000元,差别不大。自从互联网大厂从校园开始“抢人大战”,应届生的月薪甚至高达十几万,高出应届生平均工资数倍。

2019年华为推出“天才少年”计划,面向全球招募“天才少年”,校招的应届生最高档年薪更是开出201万。



当下,又导致导致计算机相关专业报考越来越集中。

那么,通过这些历史,我们好像看出这样一个规律:

什么专业火,报考什么专业的人就多。不火的专业,没人报了,就被裁撤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十年、二十年之后,到底什么专业最有前途和“钱途”?

03

即使我们按照“钱途”来思考专业,有个问题也至关重要:

为什么每一次财富红利来的时候,总会有人吃到第一波红利。

这些人从哪里来的?他们是从什么学校、什么专业毕业的?

我们可以先看一份不太全面的表格:





看完之后,就会发现,各领域的大佬,都是学霸。

他们身上,有个最大的公约数:985、211名校。

文章写到这里,并不是要让大家都去报考985、211学校,不是让大家加剧内卷。

毕竟,名校虽然能给简历额外加分,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活下来,依靠的是员工的本事。

那么,这些能够穿越产业周期、能够抓住一波波时代红利的本事,究竟是什么?

或者说,国家开设985、211到底想要培养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需要什么本事,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那,我们就要看一下985、211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

故事可以从1986年讲起。

这年的3月,王大珩、王淦昌、杨家墀和陈芳允四位中科院院士、著名科学家,联名向中共中央提出了“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



改革开放之后,地大物博的国家,缺的就是在世界级高科技领域“能打”的人才。

对于这一提议,邓小平做出特别指示:“比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

因为提议和批示都是在这年3月提出,所以被命名为“863计划”。

次年,国家组织了200多名专家,选定了生物、信息、自动化、新材料、新能源、航天、激光等8个领域,作为中国高科技发展重点计划。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科学家倡议、政治家决策,对中国科技发展历史产生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再过了3年,就是1990年,国家在全国挑选了100所高等院校,致力于打造出一批在21世纪具有竞争力的重点学科。

这个穿透世纪的计划,被称之为“211计划”。

当年提出的“863计划”,10年间,已经取得1000多项研究成果。其中超过540项达到国际标准;560多项获国家或部委级奖励;对36项关键技术的评估分析,60%已进入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到了1998年,我们的目标升级了,除了要通过“211”把自己的肌肉练扎实了。教育部出台了另外一项计划:《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按照这一计划,我们要重点支持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言外之意,我们还要从全球吸纳人才。

这项计划被称为“985工程”。

正是有了这些宏观决策,我们才有了两弹一星、战斗机、核潜艇、洲际弹道、航天飞船、太空站……

正是这些人才计划,对外,让14亿人,有了足够的底气面对国际挑战。

对内,催生了生物医药、基因工程、计算机、软件、通讯、智能硬件、无人机……等各种繁荣发展的产业,提供了无数岗位。

甚至可以说,这一系列人才计划,才是中国能够稳健发展的最大的“发动机”。

国家宏观之手,所指出的方向,才是最大、最长久的热门专业。

去年“十四五”规划的出台,作为第一个百年的总结和第二个百年的开端,《纲要》已经明确写出了:

掀起攻克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的大浪潮。

其中重点攻关的科研领域包括以下七大项:

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基因与生物技术、临床医学与健康、深空深地深海和极地探测。

分析之后,我们可以看出,这其实是当年863计划、211计划、985工程的升级版。

并且,政府也制定了清晰的目标:未来5年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要超过17%。

这才是最好的报考志愿指南。

而按照新兴产业在GDP中的占比,这个体量所对应的学生的需求量,绝对不是211、985学校所能提供的。

与此有关的所有学科、院校,都将成为接下来10、20年真正的热门。

尾声

2014年3月,施一公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了晶体学领域的最高奖项——爱明诺夫奖,这是他08年回国后所赢得的第一个国际最高奖项。



当晚瑞典皇家科学院年会晚宴时,施一公和一位瑞典的知名教授聊天,谈到中国的科技发展,对方不屑,施一公感到委屈、愤懑,当时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不管怎么说,我们国家登月已经实现了,你们在哪儿?

对方回敬了一句,让他说不出话:

“施教授,如果我们有你们中国的经济体量,我们能把五百个人送到月球上并安全回来。”

同样是在2014年,施一公曾在一次公开演讲时提到一种现象:清华70%-80%的高考状元都去了经管学院,连他最好的、最想培养的学生,都说想去金融公司。

任正非也曾多次疾呼:要做出芯片来,砸钱不够,要砸数学家、物理学家。



如今我们的GDP已经全球第二,但看技术革新和基础研究的创新能力,却排在20名开外。

我们的科技崛起之路,依旧漫长而艰巨。

回溯历史,就能发现,那些短期内流行的行业,的确能在短期内获得巨大的财富。但是,潮流过去,他们都会被裁撤。

那些国家需要人才的专业,枝叶长青。并且,长远的历史来看,投身其中的建设者,都会获得莫大的荣耀。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机遇和使命。希望这代学子,能做出难但是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