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的是一个新西兰民生话题——医疗费用。Jing是一名在新西兰逾期居留的中国籍女子。

2019年,Jing持3个月有效的旅游签证从中国东北来到新西兰。

入境之后,她就在奥克兰找临时工作,后来做了清洁工。



她原计划在2020年初回国,但疫情开始在全世界各地蔓延,Jing也更改了自己的计划。她继续在奥克兰待了下去。

2020年10月,一天晚饭之后,她突感不适。

“我坐在那里拍我的肩膀,然后突然我就跪在地上了——我的腿很软,根本无法站立。”

“然后,我就对着垃圾桶里吐了出来。”

救护车将她送到奥克兰Middlemore医院。

医生告诉她,她有出血性中风,并导致了左半身瘫痪。



对于任何一个孤身在国外的人来说,这都是一场灾难——举目无亲,也无钱治疗。

然而,58岁的Jing发现,她在Middlemore医院得到了很好的照顾。

“洗完头后,他们帮我梳头、刷牙......

“我对他们感激不尽。我用手机翻译,告诉他们,能遇到他们真的很幸运......”

而且,医护人员特别告诉她,不要操心医疗费用的事情。

“他们让我不要担心账单,而要专注于康复。”

但很快,住院和医疗费用超过了5万纽币,并且与日俱增。

Jing非常坦率地对新西兰的医院说,自己无法支付这笔医疗费。



她在中国有个独女,女儿也开始担心在新西兰的医疗费用。

医院仍会有始有终地照顾

于是她女儿试图向亲友举债。

她女儿Tian说,曾向亲友举债,但疫情的现实意味着其他人也没有钱借给她。

“我想尽可能多地筹集资金,寄给医院,以减少我妈妈给他们带来的负担,但我弄不到钱。”

她说,她什么也做不了,几个月时间,只能每天通过微信了解她母亲的情况。

在明知无法落实医疗费用的情况下,Middlemore医院对病人的照顾却毫无松懈。

Tian说,医院告诉她,目前的计划是继续治疗她的母亲,直到她能够使用轮椅,达到能自行上飞机的程度,达到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把自己推到紧急出口的程度——医院的工作到那时才算结束。

“我希望我妈妈能尽快满足航空公司的要求,尽快回来。虽然我们在中国没有多少钱,但会好好照顾她。”

“外国人对我妈妈照顾有加。我真的很感激......我们欠医院很多”,Tian说。

中国籍女子

欠7.5万医疗费用后离境

接下来是另外一个故事,在新西兰媒体今天的报道中,事情是这样的。

南岛Blenheim的Wairau Hospital在2014年11月到2015年8月期间,收治了一名中国女子。



这家医院隶属于Nelson Marlborough地区医管局。

医管局就是归公立系统的意思。

根据新西兰公立医疗系统的规定,不论病患是否有钱治疗,是否符合公立医疗条件,都是以救人治病为第一优先。

因此,这个女子在新西兰产生了7万多纽币的医疗费用。

这个数量的医疗费用在新西兰算是高的。

在新西兰,一般情况下,通常有两种可能会产生高额医疗费用:手术,或者是进口的癌症药物,或兼而有之。



出院后,这名女子先是偿还了少部分的医疗费用,然后就断款了。

如果她一直在新西兰,那比较好办,只要交给催债公司就可以。

医管局(DHB)一般的操作规定是:先由医管局负责催款,90天逾期未付的,交催债公司。

新西兰催债公司一般也比较文明。但过了一些时间,催债公司发现这名女子已经出境,慢慢地就无法再联系上让她还钱了。

没有保险,个人也不付。于是,剩下的$75,159成了死债。

医管局申请注销

还要申报理由

7万多的医疗欠费,Nelson Marlborough医管局不算大,大约6年以来只遇到过一次。

所以,对地方医管局也是大数目。

如果是小的数额,比如国际游客在南岛受伤了,住院包扎一下,后来费用没有偿还,地方医管局自己可以销账。

但涉及大的金额要销账,就必须向卫生部门申报。

于是今天新闻就登出来了,医管局的报告中说,“因为这名女性已经无法再追踪到,建议这笔债务注销。”



但同时又说,“如果在未来发现她的踪迹,这笔债务仍可去追回。”

所有欠费

都不会追究医管局责任

在新西兰,医疗系统秉承“ compassionate”(慈悲为怀)的收治原则,在治疗期间,不会考虑患者是否符合公费医疗的标准。

卫生部DHB规划、资金和问责经理Jess Smaling说,任何需要治疗的人都会得到治疗——如果他们没有资格公费,会被要求事后支付。

“如果一个患者身体太差,无法自行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那么临床医生确定有必要进行治疗,以防止生命损失或严重残疾,那就应该提供治疗。”

当然,这样的结果,就是给新西兰留下一堆坏账。

以奥克兰Counties Manukau医管局为例,2014-2020年6年期间,总计销账3100万纽币。

全国统计,2019年到2020年期间,不合公费标准的病患在新西兰20个医管局累计坏账接近1800万。

平均而言,33.5%的非新西兰居民的医疗账单会成为坏账。

过去5年新西兰医疗坏账表

外来访客多的地区,医管局的坏账比例也高。

新西兰政府完全知道这些坏账的成因和存在,卫生部每隔3年重新评估一次坏账模式,并调整资助水平,对坏账多的医管局进行补贴。

也就是说,外国人欠多少,国家就补贴多少,医管局不承担责任。

并非所有纳税人

都能理解这种做法

并非所有纳税人都能理解这种做法。

今天有新西兰网友就对此事发表了各种评论。

“应该把账单发给中国大使馆,让他们帮助催债,这些钱够好几个新西兰人做髋关节手术呢。”



“所有游客都应该入境时购买旅游保险!这是不可接受的。”



“怎么让她走了?肯定应该扣住护照,把债务付清了再让走。这就是医管局的漏洞……”



但国家层面贴钱做的好处,也是保护新西兰人的医疗资源。

“如果所有费用都要Counties Manukau DHB从自己预算中划出的话,意味着他们医管局范围内的人,得到的医疗资源就少了,而那些访客不多的医管局,就相对有更多资源。”奥塔哥大学初级卫生保健和全科医学系的高级讲师Ben Gray说。

去年随着封锁边境,坏账比率会有所下降。

在过去5年,非新西兰居民在新西兰总计留下超过2亿纽币的坏账。

非居民欠费最多的三个医管局,全部都在奥克兰。



请善待

有同情心的国家

最近听到几个华人老年移民在聊天。

他们的结论是:在新西兰“生大病划算”,因为公立医疗系统国家兜底;而在中国“生小病划算”,因为医保的特点,以及新西兰这里需要支付的家庭医生费用还是挺贵的。

老实说,听到同胞总结出这样的“经验”,感到的却是不是滋味。

新西兰卫生部长Andrew Little最近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这是 "作为一个有同情心的国家的代价"。

Andrew Little   “我们看过很多故事,新西兰人在其他国家生病,遭遇困境。我愿意相信,我们做的比他们更好。”



他同时承诺,外国人留下坏账不会影响本国人就医。

Andrew Little “新西兰人不用担心坏账会影响医疗服务,因为有一个程序,卫生部会补偿DHBs不得不注销的费用。

“尽管如此,我的期望是,在对不符合条件的病人进行治疗后,DHB应寻求一切合理的机会来收回欠款。”



新西兰人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医管局也在尝试一些能够减少坏账的新做法。

同时,要求入境外国人都购买医疗保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新西兰人仍然自豪,

能为居民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

因此,

新西兰国内居民公共医疗欠费金额:

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