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时尚杂志离职的她,抓住了新媒体和电商的行业风口,开始自己创业,前几天写了一篇《年薪三百万的男人,买不起爱马仕》。
在这篇文章中,她称自己刷到一条小红书博主的吐槽,说博主老公年薪百万,却不让自己买一万块的包,博主月收入一万,抱怨男方对她太抠了。
而与此同时,于小戈年薪三百万的老公正因为北京限号,准备坐地铁去上班。
两人拿刚才那位小红书博主的事儿开了一阵玩笑之后,开始了哭穷:
“穷啊,要养孩子养家啊。”
身为CEO的于小戈,更是对年薪一百万,却敢买爱马仕包包的人理解不能:
“我是无法想象,俩人一共年薪一百多万,怎么买得下手爱马仕包啊表啊万把块的裙子的。”
毕竟,在她的概念中,别说年薪一百万多万,就是她自己家年薪五百万仿佛也只是勉强温饱的水平:
“就算是俩人年薪五百万,养孩子养老人养自己养家都紧巴巴的。”
主页君简直都想怀疑,是不是他们和我们用的根本不是用一种货币?
来看看人家于小戈多能挣钱,计数单位全部都是「百万」级别。
她创业的老公,收入比较之前受到了很大影响,年薪只剩下了200多万。为了养家,他又不得不在创业之余找了一份顾问的兼职,即使是这样,一年算下来一共税前能挣到300多,扣税到手“也就200多点”。
而兼职挣的100多万,在于小戈眼里,顶多也就是——勉强贴补日常家用。
要知道,即使是袁隆平教授那样的院士,一年的工资也不过10多万,买一件几十块、一百多块的衬衫就已经很满足了,但在于小戈眼里,200多万“也就勉强补贴家用”。
难道这就是世界的参差吗?
至于她自己,创业5年,公司完成4000万美元B+轮融资,月入千万,估值蹭蹭上涨,却仿佛自己一份钱没挣着,除了哭穷就是哭穷:
“想挣钱就别创业了,创业挣不到钱,只是一种为梦想而烧的生活方式,痛并快乐着。”
说来说去,都是在说年薪500万根本不够用,让人仿佛觉得这创业的两口子白天为了公司发光发热,挣的钱都送给了投资人,晚上回家吃糠咽菜,为爱发电。
但你猜猜人家是怎么过日子的?
是怎么把500万年薪过得紧巴巴的?
每天都是200块钱的便当、180块钱的车厘子和草莓、105块钱的沙拉酸奶和蛋糕,每天还得叫点心、夜宵和加餐……
怪不得,“只是维持日常生活,每天一千多就从手指头缝里溜走了。”
除此之外,家里请阿姨做的饭也必须用顶级食材。
房租三万多的三室两厅不够住,4w6的房子才将将够住。
做一次体检花3w。
生孩子,住几十万的月子中心,买三台吸奶器,三件哺乳内衣,一堆月子服……
各种保健品和吃饭一样吃,燕窝、海参、花胶、生发粉……别管是不是智商税,统统都得吃。
林林总总看下来,这叫紧巴巴?这tm完全就是大富大贵了吧!
但在于小戈看来,这种能花得起一千多万在北京买房付首付的生活就是「“拙荆”见肘一点不夸张」。
而且,这还是在孩子牙牙学语的年纪,如果再过几年,等孩子到了入学年龄需要上课外班了,家庭年收入五百万的于小戈,岂不是得穷得想上吊?
被世界的参差惊掉下巴的网友们,都纷纷表示对这种“紧紧巴巴”生活理解不能。
这种制造焦虑中又带着凡尔赛,看似在过日子却又透着虚浮的文风,也被网友封为“顾里文学”开创者。
并仿照于小戈的路子写起了“小作文”。
不得不说,这位苏芒的前得力干将,说出话来还真是跟“一天650元饭钱真的不够”的苏芒如出一辙。
看到有人在文章的评论区指出她这种生活有些奢侈,简直和苏芒一脉相承,于小戈就急不可耐地跑出来给前老板辩解:
“就算是十八线艺人,一顿饭的餐标也是1500。”
“你让一天吃饭不到20的人去试试过艺人的生活,一天都过不下来,生理心理根本扛不住。”
哦?那主页君倒想问问,需要顶着极大心理和生理压力工作的航天员,一顿饭的餐标抛去航天飞船发射的成本,能有1500吗?
艺人是比航天员还金贵吗?
至于苏芒的「迷惑发言」,也被于小戈定义为“故意制造噱头,好割韭菜”。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于小戈在时尚娱乐行业浸淫太久,早已自认为艺人和时尚工作者就是比普通人高人一等,且工作又苦又累罢了。
毕竟,她所打交道的都是那些「吃最贵的饭、住最好的房,也要开最好的车」的高贵明星。
一家子都吃得胖乎乎的李湘,早上起来就吃m10雪花牛排,家里冰箱里囤的都是顶级燕窝、海参、花胶、冬虫夏草、黑松露、三文鱼、车厘子……
普通人都是按克称,人家李湘像买白菜一样按斤买。
还有一边住在奢华如宫殿的豪宅里用着爱马仕餐盘,一边卖惨“当艺人实在是太难了”的吉克隽逸。
甚至在艺人们看来,他们不光难,更是做了一份“高危职业”。
前年,演员高以翔在录制浙江卫视综艺节目《追我吧》时猝死,一些演员立刻跳出来故意卖惨:
“演员(演员)是高危职业,同行们热爱的同时请保护自己。”
???
如果演员都算得上高危职业,那煤矿工人、战地记者、排雷工兵、缉毒警察……算什么?
这些年,无论是弃养小仙女,还是抠图大宝贝,都早已让公众清楚的认识到,不少高高在上的明星们,只需要在镜头前满脸飞五官,就能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赚钱,过上胡吃海塞的好日子。
然而,即使这些人早已挣到普通社畜一辈子都难挣到的钱,却还要一边住着几百平的大房子,吃穿用度都是“顶配”,每天买买买的不停手,一边不停哭穷卖惨,左一句“我好难啊”,右一句“日子过得紧巴巴”。
咋啥好事儿都想让自己赶上呢?
其实,年入百万的于小戈如果想让日子过得不那么“紧巴巴”,还是有很多解决办法的。
比如少吃点燕窝、点一些便宜点的外卖、不要吃那么贵的水果,几块钱一斤的红富士营养也差不到哪儿去……
再比如把家里那些一直闲置的宝妈用品挂上闲鱼,多少都能回回血……
这样,才是量入为出的健康消费观,也是绝大部分人会有的想法。
就像独自在海外读书的留学生,想着一年花着父母几十万的学费,不希望给家里带来更大负担,只能从生活费上能省则省。
主页君在留学时,每周的一大乐趣就是翻遍各家超市的flyer,从打折汽水到半价蔬菜,超市这周促销什么,我这七天的食谱就是什么,而且不仅只盯着打折商品,逛超市也得晚上再去逛,以便能赶上七点半之后的半价寿司和临期吐司……
Final week没空做饭的时候,就把冰箱里堆满速冻披萨和速冻饺子,一天一种馅,连吃一整周!有时候煮了饺子当天吃不完,第二天还能做个煎饺。
买到的东西更是绝不敢闲置浪费,大蒜买多了就找个小盒做水培蒜苗,小半个月后还能吃一顿蒜苗炒蛋。五刀能买小十斤的土豆买多了,就做成炒土豆、蒸土豆、烤土豆、炸土豆、土豆泥、土豆饼……
自己种的蒜苗炒鸡蛋
不止主页君,几乎所有留学生,都有自己的“省钱小秘方”。
有人自创了蔬菜面疙瘩汤,蛋白质来自59美分的热狗,热气腾腾的煮一锅大冬天还暖胃。
有人选择做咖喱鸡胸肉,再配上最便宜的土豆洋葱和胡萝卜,只要能吃得下去就可以一直吃。
也有人偷师俄罗斯同学,直接整出来一锅乱炖。
于小戈那种一顿外卖200块,一份水果100块的日子,虽然不至于想都不敢想,但起码剁手之前得狠狠咬咬牙。
当然,和留学生们是真的因为没有固定收入而省钱哭穷不一样,于小戈可怜兮兮地抱怨“年薪五百万,养家紧巴巴”只是为了吹鼓焦虑。
她宣称现在是“一个只看脸的时代”,女生就该为了美貌砸钱,25岁之前长得漂亮靠爸妈,25岁之后得漂亮靠自己。
于是,洋洋洒洒几千字炫耀哭诉自己家生活有多“紧巴巴”之后,人家火速带起了货——卖燕窝。
这位口口声声说综艺节目组“割韭菜”的妈妈,手中早已挥舞起了镰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