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作者:看理想编辑部,原文标题:《嘲讽“明星读书”,作为另一种鄙视链》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前段时间,明星、读书、人设、崩塌,再一次成为关键词在社交网络上热议。
无论是近期被讨论颇多的“张哲瀚读书事件”,还是此前明星因分享读后感而被嘲讽,这些围绕“明星读书”所引发的种种争议,往往会演变为:
粉丝们用尽方法证明自己的偶像是在真正地读书,而批评声音则会从360度挑出其中的问题,认为是“装、没文化”。最后双方罗列细节,沦为一场“粉黑大战”的口水战。
今天,我们不想过多谈论这些娱乐事件中的细节公案。明星,一直以来作为大众文化的某种媒介,除了这种特殊身份天然会引发的情绪之外,我们也希望换个角度,看待“阅读”在其中的体现。
这类事件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入口,折射出许多有趣的议题:读书为何会成为一种人设?对于读书和阅读的讨论,甚至某些“鄙视链”,是否又成为另一种迷思?我们又该用怎样的姿态去看待阅读?
“人设”总会趋向于被打破
因为明星职业的特殊性,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免不了会被大众检视,甚至一个微小细节都会被无限放大讨论,最终成为某种情绪的集中出口。
更何况,对于当下的娱乐圈,一直有一种批判的声音,明星被认为大都是“没文化、赚快钱”的。
而这种乱象也确实存在,前段时间,郝蕾在《十三邀》第五季中就谈到了这个问题,她观察到,许多人入行就是因为想赚快钱。而郝蕾与张颂文都曾遇见过,因为孩子成绩不好,就想走关系送进电影学院的人,但“读不懂书的人怎么能读懂剧本?不要说呈现了,你读都读不懂。”
如郝蕾所说,这个圈子是离名和利最近的地方。但另一方面,明星和艺人的工作,所最后产出的文艺产品,又需要体现出某种对于世界的思考和呈现。
譬如演员需要快速沉浸在某个世界里,展现出ta与其他人物、与所扮演角色间某种微妙的张力;好的歌手与歌曲创作,也需要含有真正引发共鸣的情绪,而不只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这些要求,恰恰与书本可以提供的很接近,因为阅读是一种最快速、最廉价也是最方便的方式,就像可以让我们沉浸在不同世界中的任意门。
当然,读书只是一种对世界的理解方式。好的演员艺人,也许未必满腹经纶,也未必只能通过读书来了解世界。
从演员明星最后展现的表演结果来看,如果丰富和复杂度足以支撑作品,也不会有太多人去苛责他们的阅读积累。因而,明星读书所引发人吐槽的点,往往在于“人设”。
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中,心理学家乔治·H. 米德提出,人都有“主我”(I,即真实的自我),和“客我”(me,即他人眼中的我)两种分裂状态。
而这种分裂,由于娱乐圈天然的曝光量与名利浮躁的程度,在明星身上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明星演员对他人呈现出了一个“表面”,并保留了自我的另一个重要部分不予示人。
这种人格的外在表面,往往还具有一定舞台表演的性质。由于明星作为一种结合了人与展示面的复杂存在,便免不了引发大众的窥探与猜测。
尤其是在ta的“内里”,被认为与在网络和媒体上所塑造的公众形象发生根本性冲突时,明星的公众面孔,便会被认为是故意制造的假象或道具,从而遭致严厉的谴责和批评。
因而,如果有明星构建出了一个热衷于阅读的外在,但内在的表现——尤其是通过演技与谈吐,却展示出ta对于世界、对于阅读的理解非常浅薄,也免不了遭遇“人设崩塌”。
阅读,作为另一种鄙视链
此次事件中,一种比较常见的声音是,“明星最不能立的人设就是读书,容易翻车”。
明星们贩卖的人设很多,高冷、逗比、吃货、痴情……但为什么是阅读,能够挑动无数敏感的神经?
在过往围绕“明星读书人设”引发的种种争议中,粉丝们会用尽方法证明自己的偶像是真正在读书、并有感而发的,而批评声音则会从360度中挑拣其中的刺,再打上“没文化”的帽子。
今天,我们不想过多讨论这些娱乐圈“粉黑大战”,围绕明星行为细节所产生的公案,除了前文所述的明星主我与真我之间的关系,这一身份特殊所引发的情绪之外,我们希望换个角度去看待“阅读”在其中的体现。
“但凡有点文学素养都不会读这种书”,或是“读书只会读畅销书”,“一看就没有自己的品味和修养”……在批评明星“人设”翻车时,这些言语却暴露出了另外一些关于阅读的迷思。
这种姿态并不少见,除了娱乐八卦的争吵,在日常关于阅读的讨论中,只要谈到一本书,往往会有人跳出来说,这本书不如xxx深度,或是作者的地位不如xxx高,某些议题一定要读xxxx。
作家杨照在看理想节目《你好,马克思先生:资本论及其创造的世界》中,有一期番外谈到了一种“学霸式读书”,也就是说,“随时都要炫耀自己如何博闻、如何强记、自己读过那么多的书。
……这样一种态度,不管读的是什么样的书,都有很多自己的意见,并且,往往带有非常高度的批判性。在那里指出这个作者在这里犯了一个错误,这是一个硬伤;或者是在这里你怎么没有提到哪一个人,或哪一件事情,或哪一本书;你怎么没有注意到某某在别的书里面已经注意到、已经提过的细节呢。”
这在谈论阅读时的姿态也是一样,关于一本书,讨论切入点并不是这本书到底写了怎样的内容,讨论了哪些议题。仅仅是因为它通过某种契机被大众所看到,就一定要轻蔑地拿来与“小众口碑书籍”对比一下,获得地位上的碾压,最后后丢下一句轻飘飘的“不过如此”。
很多人以为这样读书,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读书的心得,才叫做有深度,但这其实又陷入到了另一种鄙视链的怪圈中。
杨照认为这种“学霸式读书心态”是傲慢的,炫耀式的、学霸式的读书,其实还是“为人之学,根本不是在替自己读书,读书是为了表现给别人看。
这时候脑子里装的不是书,而是人,随时都是我要怎样赢过别人,我要怎样压倒别人,我要怎样说服别人,我要怎样批评别人,我要怎样攻击别人……满脑子里面都是别人,你都在为别人读书,你自己在哪里呢?”
因而杨照认为,一方面,这种人看起来最自信也最自傲,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种人又是最没有自我的,他的自我尊严(self-esteemed)是缺失的,他不敢、也不能只为自己读书。
还有一种声音认为,明星不配提“读书”。这背后又体现了另一种迷思,好像只有某些专业读书人,甚至专家学者才有资格跟我们讨论读书,如果一位公众人物谈论一些学术性内容,或是文化、艺术的书,我们就觉得ta“装”。
这实际上,是我们过于在意“读书”的姿态,好像只有某种正儿八经的评论,才能够讨论书,而明星太媚俗,不配讨论书。
梁文道在《八分》第295期《读书为什么会变成一场运动?》里评价说,批评名人和艺人读书都是“装”的这些人,很可能恰恰不读书,或者是没那么关心书。
因为这种讨论,把人和书的关系推得很遥远,背后实际代表了一种思想:书就是要被束之高阁的、放置在神坛上的东西。
阅读应该有的姿态:舒服
也是在这期《八分》里,梁文道回忆,过去香港也有一股“阅读风潮”,把书看得格外崇高而神圣,认为读书是一种很离世独行的行为,而为了能让它回到“人间”,必须卯足了劲儿,名人们纷纷上阵推荐好书,让小孩集体朗诵、甚至要打破世界纪录。
总之是费尽心思、苦口婆心地劝人读书,仿佛不这样,大家就不看书了。
“这其实是把读书当作了一种运动”,梁文道认为,它不仅推动不了阅读风气,还会“把书推下海淹死”。
因为越是宣扬读书的重要性,越是纠结于读书的姿态,越是把读书当作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读书就会与生活渐渐区隔开来,直至成为一个符号,一种枷锁。
不管是在阅读,还是谈论读书这件事的时候,我们越来越谨慎,摆正姿态准本好“应对”读书。在现实的阅读场景中,尤其是面对某些大部头的著作时,我们总想着需要专门开辟一段时间留给读书,似乎不下一个很重的决心,就无法看书了。
作家唐诺在《阅读的故事》剖析过这种心态,“太意识到自己要开启阅读的神圣性,太慎重,太悲愤,太风萧萧易水寒,觉得全世界都该在此历史一刻屏息等待你,这时候有必要浇一盆冷水,我们只是读本书看看,不是要去刺杀秦王嬴政……
我们太想这是茫茫人生亡羊歧路前的一次重大决定,阅读便容易附生一堆沉重的仪式性行为。
……我们总想先把手边那一堆暂时的、偶发的、可马上解决的琐事给处理干净,好找个清清爽爽的良辰吉日来专心做自己最想做的那件事,看着自己最魂萦梦系的那篇东西那本书,如此日复一日。”
这种决心,又往往会被生活中的各种突发情况、触手可及的各类娱乐消遣、甚至脑海中飘来的奇思妙想所打断;一边是各类轻松休闲的娱乐,一边是我们在心中给阅读加上了一道又一道枷锁的沉重的大山,我们便很容易打响退堂鼓,而后放弃了读书。
另一方面,过分苛求阅读书单的“高级”,讲求读书的质量,其实会让我们掉入到了算计的大坑之中。尤其在生活时间被高速切割的当下,我们便开始在心中不自知地谋划调度,急于怎么样才能最快、最大效益地读一本书,甚至如何选择最“有用”的书。
在这种心态之下,有了各种网络读书会、“几分钟读完一本书”的兴起,都把“读书”这件事情推得离生活越来越远。
到最后,读书演变为了一种怪现状,我们一边将读书捧高又一边束之高阁。如唐诺语,“阅读往往就这么耽搁下来,但偏偏念头一直还在,久而久之它逐渐演化成某种心理救赎、某种宗教性天国一类的美好但不实现的东西。”
热衷于不按常理出牌的小说家卡尔维诺,在小说《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一开头,并没有着急把故事和人物展开,而是狡黠地给我们提了一些小建议,关于如何来阅读这本书。
卡尔维诺给出的答案并不复杂,他先让我们找到个最舒服的读书姿势,安乐椅、沙发、摇椅、帆布椅、膝垫或吊床什么都成,随便你要坐着、平躺着、侧卧、俯卧甚至瑜伽式的倒立,总之是你感觉最舒服就好;再来就是调整灯光,把香烟和烟灰缸放伸手可及之处;或是你先去解个手,免得读了一半被打断……
这些建议看似无厘头,但读到后面,你会发现卡尔维诺其实是用轻松的话语,来破除种种关于阅读的迷思。
一切起初的快感都有个最佳时限,如果想使它变成一种持久的快乐,亦即阅读的快乐,就应掌握好这个时限。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第一章,卡尔维诺
如此,关于读书的姿态和规范,最后只剩下了这一要义:舒服。
就像唐诺在《阅读的故事》里所写的那样:如果阅读真如离乡远行,请记得长程旅行者的第一守则,背囊一定要轻,尤其别放进太多没必要的情感。
尾声
“我们小时候谁不装文青,但是装着装着,你有可能就会装成真的了”,在这期《八分》最后,对于所谓的“读书人设”,梁文道留下了如此的评论。
“这个理论是孔夫子教给我的,儒家传统喜欢讲礼,‘礼’我们通常觉得好像很虚伪。守礼是一种外在的规训,但是当你透过一个外在的行为规范,不断地内化,久而久之它便成为你内在的约束力量,也最终真的把你变成一个仁人君子。”
因而,关于如何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我们不需要什么端正的姿态,不需要什么巨大的决心,更不需要什么“正确”的规范。
不管什么途径还是什么目的,翻开手上的书,开始阅读。到最后,我们终究会通过不同的路径,到达同一个绚丽的世界。
参考资料 & 推荐阅读
1.《阅读的故事》,唐诺,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八分》295.读书为什么会变成一场运动?,梁文道,看理想App
3.《你好,马克思先生:资本论及其创造的世界》番外.《杨照:我为什么反对学霸式读书法》,杨照,看理想App
4.《理想青年》杨照 × dy:我还来得及成为一个博学的人吗?
5.《为什么明星们的“读书人设”纷纷崩塌?》风间,做書
6.《名流》,[英]克里斯·罗杰克,北京联合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