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格十三(ID:GSSW13),作者:格十三,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最近看到有媒体报道“万元以下月嫂难寻”,说南京有位准妈妈预定的一位月嫂被别人捷足先登抢走了。那位妈妈本想找个“有五六年工作经验”的,结果发现“连只有两三年工作经验的月嫂都预定到明年了”......
不但抢手,月嫂的收费也越来越高,划定收费等级也没个统一标准,有的家政公司把月嫂分为“至尊、特级、钻石、金、银”五个等级,还有的分成“基础、优享、钻石”三等......好家伙,这谁看得懂,搞得跟航空公司办里程卡似的。那些声称“至尊”和“特级”的,也只不过是嘴上介绍,多数人信任和选择她们,可能只不过是因为她们收费高而已,花钱买心理安慰。
于是江苏省将出台《2021 年度江苏省家政服务员薪酬分析报告》,对家政市场运行进行规范引导。
家政行业可能以前不算什么太大的事,但现在可不行啊,三孩都放开了,月嫂的步伐得跟上,行业规范得搞起来啊。
要不然,就会发生两种情况:
1. 月嫂太贵,好多人快请不起了(更不敢生娃了);
2. 月嫂薪资等级没有标准,好多人不放心(更不想生娃了)。
所以这家政市场尤其是月嫂、育儿师,都要标准化,否则不是耽误大家安心生孩子嘛!
看来继学区房、培训机构之后,保姆月嫂市场要开始整顿了。
专家说过,整顿学区房和培训班是为了“提高生育率”,那么为了这个目的,月嫂和保姆这一块必须不能拖后腿。为了让人类多生幼崽,国家真是操碎了心!
十三姐夫听罢,放下他的《百年孤独》,幽幽地说:“现在月嫂不够用,培训机构都在裁员,我觉得吧,不如让培训机构老师都去当月嫂吧,反正都是育人,就早一点开始而已”......
此言不虚,我打开微博,在搜索栏里输入了“裁员”二字,然后发现:
好家伙!校外培训机构惨不忍睹,十三姐夫的提议真是个好提议。
有朋友对月嫂或保姆有成见,我劝你认清形势,duck不必。以后的高端家政行业,文化程度达不到可能还真进不了。
两三年前,国家人社部就把月嫂划为“急需紧缺职业(工种)”了,而且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颁发人社部监制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持证的,啥概念?
李雷有律师证、韩梅梅有医师证、Lucy有心理咨询师证,我有月嫂证,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懂不?
哪怕你是985,211高材生,未来你也可能有充分欲望会选择当月嫂或育儿师或高级保姆。都还记得前不久的“清华保姆”吧?
还没看出来吗?“家政+教育”一体化,这就是未来中产家庭消费之路。
以后校外培训力量减弱,寒暑假不上课,一对一又太不实惠,怎么办?
一个集家政、管家、育儿、补习于一体的家政人员,无疑将成为天选之人。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近7成家长教育支出占家庭收入的40%以上。
所以你看看,赚“家庭投资于教育之上的钱”,是永不言败的生意。
如果广大中产的现金流不上交给补习机构,不上交给1v1,那就交给一个高端家政人员呗,一站式解决全家需求。
前不久,人力资源专家也说过:“三孩政策出台后,对保姆市场总体利好,尤其是养老护理,会逐渐爆发。”
短短一句话,又在释放重大的信号啊,同学们,拿出笔记本抄三遍。
1. 生娃越多,保姆需求越大,所以保姆包括月嫂数量要跟上。
2. 生娃越多,大家都去养自己娃了,没空照顾老人,所以养老护理也要跟上。
这样盘算一下,生娃只是多一笔用在娃身上的开销吗?不。
各位还要学会享受由月嫂、保姆、养老护理等等蝴蝶效应带来的支付自由的酸爽。但更酸爽的是,你都请不到合适的人来为你分担带娃和照顾老人的负担。
尤其是月嫂和育儿师这么紧缺的情况下,就算你还没娃,也不妨先预定一个月嫂,万一你意外怀孕了呢?以前我们当家长的都想认识几个医生、老师、搞教育的,以后我们可能更想认识育婴师、护理师、全方位管家......
如果国家陆续多出一些家政行业的规范和法令,那么这个行业就会备受重视,也就意味着这个行业必然会经历大浪淘沙。
既有国家给的职业认证,又有丰厚的收入,还有肉眼可见的前景,不出我所料,养老和保育以及家教就是以后的黄金产业,集三者于一身的高端人才就是黄金人才。
以前大家可能对“保姆”戴有色眼镜,未来可能你家小区某一个出门遛娃的阿姨都是高知,会三国语言,精通计算机,哄刚满月的婴儿睡觉时哼哼的是拉赫玛尼诺夫c小调第二协奏曲,给宝宝喂奶时聊的都是哥德巴赫猜想。
搞好高端家政,不但促进就业,还能提升全民职业尊重,多和谐!唯一副作用是,中产家庭被“减负”了之后,好像花的钱比原来更多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格十三(ID:GSSW13),作者:格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