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远川研究所(ID:caijingyanjiu)

作者丨张婕妤

题图丨视觉中国


基金经理这个岗位,在每个国家都是普通人艳羡的金领职业。


美国自然树立了全球“标杆”,最极端的案例发生在次贷危机之前:2006年,美国康涅狄格州的6位对冲基金经理净赚了21.5亿美元,直接将该州360万居民的平均收入生生拉高了600美元,实现了统计学意义上的先富带动后富。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基金经理们在纸醉金迷方面,也做足了模范带头作用,比如摩尔资本的路易斯 · 培根(Louis Bacon)身价21亿美金,曾在纽约长岛海湾买了私人岛屿,给岛上的每只乌龟都装上传感器,以方便观察它们交配。


与此相比,这两年国内基金大跃进催生出的80后甚至90后基金经理们,目前还处于操心学区房和“小升初”的初级阶段。


唯独在“学历密度”这方面,中国资管行业已经赶英超美。“陆家嘴懂半导体的比张江还多”也许是个段子,但学霸云集的确是国内基金一大特征。王兴曾说中国的本科率只有4%,其实基金经理的本科率也只有4%——剩下的96%是硕士和博士。


基金们不光看重学历高低,还青睐名校背景——985只能保证HR不把简历直接扔垃圾桶,清北复交的本科才是“硬通货”。前段时间比较热门的几位基金经理:易方达张坤、景顺长城刘彦春、中欧葛兰、广发刘格菘等都是出身清华。


学霸密集的背后,是基金行业的另一个残酷的事实:名校背景只是筛选聪明人的一个手段,而聪明仅是决定投资成功的诸多因素之一(而且显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能够把智商和学历上的优势反映到净值曲线上的,少之又少。


中国公募基金诞生以来的20多年,粗略估计有超过10000人担任过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真正帮客户跑赢通胀的并不多。而如果从中选出知名度和影响力能够“出圈”、甚至引发全民追捧的,那么候选人大概就只剩下了四位:


王亚伟、任泽松、陈光明、张坤。


尽管在2015年11月杭州湾跨海大桥上的那场惊天追捕之前,中国股民眼中的“神”一直在私募,而非公募。但相比于很多“有钱也买不到”的明星私募基金经理,出身人人皆可申购的公募的上述四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基金一哥”。


在这个天生自然卷的行业里,勤奋和聪明是底线要求,无法解释一个人的成功。一代版本一代神的背后,他们究竟是如何成长为"一哥"的?


01 王亚伟:功成重组股

王亚伟任职期间华夏大盘每年收益率及排名<br label=图片备注 class=text-img-note>
王亚伟任职期间华夏大盘每年收益率及排名


在王亚伟的鼎盛年代,他调研哪家公司,哪家公司就先涨为敬,甚至有时王亚伟本人还没有出发,消息就已经传导到公司股价上。无论是实打实的回报率,还是散户与媒体的如影随影,都是如今很难再出现的场景。


而更难以被复制的,是王亚伟身处的年代。


1989年,王亚伟以安徽省理科状元的身份考入了清华电子系。在他大二那一年,上交所、深交所正式设立,证券投资的兴起引发了他的兴趣,便开始选修经济学。毕业时他拿到了清华经管的双学位,辗转去了华夏证券东四营业部上班,租住在东四半地下室。


1998年,海外宏观对冲基金围剿亚洲金融市场,冲击之巨大,让国内金融监管部门意识到,设立中国基金业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随后,被业内称为"老十家"的基金公司陆续诞生。原华夏证券东四营业部的总经理范勇宏,带着旧部下王亚伟筹建的华夏基金,就是其中之一。


同年四月,白酒龙头五粮液上市,王亚伟在45元左右买入70万股,短短一周浮盈千万。他决定等股价涨到70元,就全部抛光,偏偏五粮液摸高69.8元后便一路阴跌。两个月后,王亚伟在47元附近全部卖出,原本近1800万的浮盈,因区区0.2元之差化为乌有。


2001年茅台上市,王亚伟又重仓买入,结果深套两年后,他在20元的历史最低点,割肉了这只日后的四百倍牛股。


一直到2005年,王亚伟都没有找到价值投资的感觉。作为当年提拔王亚伟的伯乐,范勇宏说服王亚伟暂且放下投资,去美国沃顿商学院“脱产学习”一段时间。这三个月的学习,让王亚伟打开了思路,发现了那个年代最值钱的资产——重组股。


2006年三季度,一家名为岳阳兴长的湖南化工企业出现在了王亚伟的持仓中,总市值不足20亿。为了满足基金合同规定,华夏大盘精选专门以通讯方式召开持有人大会,修改基金合同,把大盘股的定义修改为总市值不低于15亿元的股票。


12月末,岳阳兴长宣布因重组停牌,次年2月公告与湖南高桥公司达成重组意向。期间公司又与"胃病疫苗"保持着暧昧的研发关系,手法和让人关灯吃面的重庆啤酒别无二致。复牌后的岳阳长兴连续10个涨停板,早已埋伏其中的王亚伟一战成名。整个2007年,他以领先第二名35%的成绩,登顶公募股票冠军。


从此,王亚伟开启了无人能敌的业绩神话。在那个大量国有企业进行股改的年代,王亚伟站在风口上接连押中ST广厦、ST昌河、峨眉山A、云铝股份、乐凯胶片、广钢股份等等重组概念,基金收益率一路高歌猛进。


到2012年时,王亚伟已经以年化49%的业绩,成为基金史上第一个为持有人创造了10倍收益的基金经理。


伴随王亚伟成名的是A股一段极富特色的旅途:IPO审批制下,A股上市流程又长又慢,排队的企业在证监会门口望不到尽头,堰塞湖之下催生出了囤货居奇的“壳资源”。一些公司为了加速上市,便通过资产注入的方式,买下经营陷入危机的上市公司,即所谓“借壳”,A股也因此蕴藏着很多“乌鸡变凤凰”的机会。


买重组,成为了那个时代最赚钱的投资策略。


王亚伟对投资重组股毫不避讳,“我关注重组股,是因为这是我国证券市场特定发展阶段的产物,蕴藏着很多投资机会,对此视而不见是不负责任的[1]。”王亚伟这个话没什么问题,问题在于,如何从众多徘徊在退市边缘的公司中,找到会被人出手进行资产重组的票?


被封神的另一面,这种又准又狠又极其不透明的重组投资,让王亚伟的成功始终伴随着争议。后来,徐翔一度惺惺相惜:"如果王亚伟是靠内幕信息成名,市场每天各种传闻,其他人为什么没有用这个方法出名?如果王亚伟是靠抬轿子成名,那么多年,这么多管理资产超过千亿的基金公司,为什么他们都没有砸出一个王亚伟[2]?"


一边是甚嚣尘上的争议,一边是如影随形的舆论,最终成为促使王亚伟离开公募的重要原因。2012年5月7日,华夏基金以公告的方式,宣告了王亚伟的离职。


那一天,各路财经记者们早早赶到金融大街33号12层华夏基金总部,试图在人满为患的大会议室里找到一个绝佳的位置。王亚伟主动站到话筒前,召开了当天下午的媒体记者会,花了很长的篇幅传递自己与媒体之间的关系:


"外界关注太高,让我压力很大。我不希望媒体对我买的股票进行报道,不希望散户因为我买了一只股票就跟着投资,他们因此赔了钱会让我感到不安……只报道基金经理买了某只股票,对于不太懂投资的读者而言,是弊大于利的[3]。"


和王亚伟一起偃旗息鼓的,还有那个“重组造英雄”的时代。



2012年10月,离职近半年的王亚伟在深圳低调注册了私募基金千合资本。据当时的媒体报道,其首只产品“外贸信托-昀沣证券投资集合计划”认购门槛足足有2000万,最终募资15亿人民币,“千纸鹤1号”的认购门槛也高达1000万元[8]。


遗憾的是,初代公募一哥王亚伟的私募生涯虽起于高光,但当重组的年代渐行渐远时,他身上的光环也逐渐黯淡。


王亚伟在记者会上宣布离职,2012年<br label=图片备注 class=text-img-note>
王亚伟在记者会上宣布离职,2012年


此后几年,王亚伟的私募产品认购门槛一路下滑,昀沣4号为300万元,“中铁宝盈祥云1号”再次降到了100万元,与绝大多数私募产品齐平。2019年1月,王亚伟还因为以日薪100元招聘量化投资助理,引起了市场关注,一度被解读为投资风格转向[6]。


但一哥缺位的日子注定不会太久。正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哪里有牛市,哪里就有带头大哥。


02 任泽松:成败创业板

媒体报道马乐老鼠仓案<br label=图片备注 class=text-img-note>
媒体报道马乐老鼠仓案


收益的低迷偏逢惊天老鼠仓,信任危机之下的公募行业急需寻找下一个“明星”,来为专业机构的阿尔法代言。幸运的是,人们很快就找到了王亚伟的继任者:以绵阳高考状元身份进入清华学生物的80后学霸任泽松。


作为“四大天坑”专业之一的生物,反倒为公募行业输送了不少顶级人才,光是清华2008届生物系硕士,就先后诞生了任泽松和张坤两位顶级基金经理。相比张坤苦守茅台,任泽松入行之初就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历史进程:


随着国内经济增速下滑。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决策层接连出台宽松政策,大小盘股也因此呈现出了史无前例的分化。反映到二级市场,2013年,创业板指数从年初的700点一路飙涨,十个月的时间翻了一番,同期沪深两市综合指数还在亏钱。


这种急剧的风格变化下,年仅28岁的任泽松在2012年底挂名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基金经理,重点挖掘创业板中符合“战略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2013年,任泽松的基金全年净值增长80.38%,远超同类16.33%的平均涨幅。


当年7月,共同管理这只基金的厉建超因“公司经营管理需要”卸任,不到30岁的任泽松走马上任第一年就独享股基冠军,堪称梦幻开局。


公募基金的年度冠军一般有两种结局:一种是陷入“冠军魔咒”,一年走牛一年走熊,然后被市场遗忘;一种是打破冠军魔咒,只要保持业绩领先,加冕“公募一哥”宝座。


2014年春节后,创业板指又开了一次过山车,起起落落回到原点。背负着“冠军魔咒”和信任压力的任泽松,反倒凭借东方网力(现ST网力)、尔康制药、博腾股份、旋极信息等独门重仓股的暴涨,排名市场全年前4%,一战封神。


也许是为了避免让任泽松“公而优则私”,自己去开私募,总部在北京的中邮基金,直接在上海成立了一个“任泽松投资工作室”,颇有流量明星的感觉。人事管理、产品设计、风控合规的权力统统下放,相当于让基金经理直接在公司里开办自己的小团队。


2015年3月24日,任泽松投资工作室在轰轰烈烈的大牛市里正式挂牌成立。在面对《证券日报》记者的采访时,没有亲历过熊市的任泽松,对形势一片大好的创业板仍然信心满满:


"这次股市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居民资产第二次再分配,第一次是十年前的房地产。十年前到现在房子涨了10倍,可能涨到3、4倍的时候,很多人就开始唱空房地产,但最后涨了10倍,现在的创业板也是,从底部起来到现在涨4倍,很多人都说有泡沫。也许以后你回过头来看,发现现在还在山脚下[4]。"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不是我玩的大,是你们格局小。


2015年上半年,任泽松不仅是公募的排头兵,还是乐视网的头号拥趸。作为全市场持有乐视网最多的公募基金经理,任泽松的业绩随着乐视网的爆发,半年飙涨150%。2015年5月11日,任泽松在大牛市光辉灿烂的顶点,发行了新基金中邮信息产业,一日募集破百亿。


事实上,彼时创业板泡沫破裂的危机已经若隐若现,各大上市公司通过兼并、收购、高位定增等方式做大公司市值,也有很多创业公司继续通过借壳的方式登陆A股市场。当时,市场上已经有不少声音预警,兴全基金就在2015年一季度报告中这样描述[18]:


“活跃的资本市场对促进直接融资和经济转型的积极意义,但我们同样认为,近来高歌猛进的市场表现低估了改革的难度,忽视了转型的艰辛和可能经受的苦痛。”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收手吧,阿祖,外面全是警察。


之后便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故事——泡沫破裂的悲伤六月、熔断来袭的恐慌新年、下周始终没回国的贾会计,让任泽松的悲伤逆流成河。2017年,腾讯的联合创始人曾李青在乐视危机发酵之际发了一个朋友圈:


“对这么明显的庞氏骗局都不能看出来的,不配在投资圈混,也不适合创业……所有买过乐视股票的基金经理、参与乐视其他项目投资的投资机构的投资经理,你们在这个行业的生涯估计也险了。”


虽然没有点名任泽松,但他的职业生涯确实也摇摇欲坠。刚为乐视网的梦想心碎完,爱股尔康制药财务造假落得实锤,重押宣亚国际蛇吞象又中道崩殂……持仓股一个个成为市场避之不及的大雷,任泽松只能眼看着自己在2017年业绩垫底而无能为力。


双创时代的疯狂在于,很多人自以为走在了正确的方向上,便以为超速驾驶不是问题。创业板指至今没有回到4037的历史大顶,中邮战略新兴产业的历史最高净值至今仍停留在2015年6月3日;而牛市里买了任泽松新基的人们,等来的不是回本,而是任泽松的一纸离任公告。



2018年年中,任泽松在争议之中离开了中邮基金。在面对媒体时只说了一句话,"我太累了,想休息一段时间[5]。"


03 陈光明:白马造英雄

陈光明<br>
陈光明


这一年,陈光明的代表产品东方红4号重仓了一批A股大白马,净值上涨66.19%,超越沪深300指数涨幅40多个百分点。此外,2016年就发现港股处在价值洼地的陈光明,早早南下把吉利汽车买到了第一大重仓股的位置,而吉利也不负所望,单年度贡献了277.03%的涨幅。


除了陈光明,林鹏管理的公募产品东方红睿华沪港深、东方红中国优势、东方红睿元也包揽了2017年主动型基金前三甲。打开他们的重仓组合,伊利股份、吉利汽车、海康威视、隆基股份、美的集团、恒瑞医药等公司,无一不是细分行业龙头。


A股股民们第一次发现,原来这些耳熟能详的大公司,才是赚大钱的主角,不靠概念和重组,东方红靠“幸运的行业+能干的管理层+合理的价格”,利落拿下白马行情,也让市场看到了他们在价值投资上的言行合一。


严格意义上来说,陈光明主攻券商集合资管,而非东方红公募系列产品,“公募一哥”的称呼未必准确,但精准地形容了他的影响力。


十年前,一批头部基金公司几乎与东方红同时开始喊出“价值投资”、“基本面研究”的口号,但十年后,只有东方红用业绩和持仓,真正贴上了价值投资的标签。另一方面,与王亚伟、任泽松在争议中奔私不同,陈光明几乎是在2017年底最高光的时刻,选择激流勇退,辞去了东证资管董事长的职位。


2018年,他找来自己曾经的老师,后赴兴全任副总经理的傅鹏博,火速申请下一张极其宝贵的个人系公募牌照,此后新成立的睿远基金,但凡出手,便是爆款。



一演讲就10万+的陈光明,此后越来越少出现在公开场合。深谙与舆论相处之道的陈光明,没有挂帅公募基金,而是把自己的名字隐藏在了专户(类私募)中,一来更有益于做绝对收益,二来也不会因为持仓信息频繁上新闻,引来不必要的跟风。


高光过后的陈光明,隐身嘉里城,深藏功与名。即将迎来大浪潮的公募,需要寻找新的一哥。


04 张坤:流量之巅


2021年3月26日中午,张坤的名字出现在国际医学的调研纪要上,虽然只是视频会议的形式,但千亿规模后首次现身上市公司调研的新闻迅速引发连锁反应,怀抱着“建仓建在千亿张坤之前”的资金们,直接把午后的国际医学推向涨停。


在一个个人投资者占比仍然很高的结构里,“一哥”被抄作业是必然的事情。流量之巅,身不由己的压力,历来也是“公募一哥”这顶王冠的题中之义。聚光灯之下,王亚伟、任泽松、陈光明,不是做私募就是做专户。


未来,张坤的选择又会是什么?


05 尾声:没有人能超越时代


尽管听起来很俗,但不得不说的是:每一代的“公募一哥”所斩获的成就,固然离不开个人努力,但更多的是踏中市场风格的“历史进程”。


王亚伟的神话业绩,与股权分置改革年代下,大量的重组的机会密不可分。王亚伟掌舵的华夏大盘精选,在2007年之后再未开放申购,也与其投资风格需要控制资金规模有关。


任泽松的成败,是双创时代从亢奋走向疯狂,继而走向幻灭的见证。诞生于2012年底的成长股大牛市,除了为全民普及了“市梦率”这个词,给中国科技行业带来的真正助益其实很有限。


陈光明立下的价投标杆,得益于供给侧改革进程中市场对“核心资产”的价值再发现,也是价值投资渐成主流的“定价红利”;而市场对张坤的追逐,则是进入正反馈的公募对护城河和确定性的“偏爱”。


身在王亚伟时代的"张坤"们注定汲汲无名,而在如今的这个属于张坤的时代,“王亚伟”们也只能接受黯淡。


公募一哥轮流登场,或有高光、或有坎坷、或有唏嘘,中国证券市场也在风霜雨雪中几经沉浮。无论他们的最终归宿何方,他们都曾是被一个个时代选中的幸运儿。


时代创造了英雄,英雄却无法改变时代。


参考资料:


[1] 王亚伟:从不依据内幕信息投资重组股,中国证券报

[2] “公募基金一哥”王亚伟“成名”基金被曝造调查,新京报

[3] 王亚伟告别会文字实录全文,凤凰网

[4] 任泽松PK王亚伟:买创业板还是买大蓝筹,证券日报

[5] 任泽松:我太累了,想休息一段时间,蓝鲸财经

[6] 千合资本备案量化私募产品王亚伟试水转型?管理规模不到500万,每日经济新闻

[7] 独家解读陈光明20年投资历程,谈及新公司他说"慢慢做",中国基金报

[8] 证监会主席怒斥"野蛮收购"市场没有必要做过度反应,人民网

[9] 易方达张坤:耐心,易方达基金经理手记

[10] 小雅深访|易方达张坤最完整投资思路:至少应跟全市场对抗过两三次,投资人记事

[11] “易方达张坤全球后援会”日涨粉上万,张坤:只想安静做投资,南方都市报

[12] 基金长青,范勇宏

[13] 基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协会

[14] 追寻价值之路,燕翔

[15] 核心资产专题系列一:股票中的“京沪学区房”,兴业证券

[16] 公募基金行业往事,丁昶

[17] 公募基金冠军史:20年24个人的故事,每日经济新闻

[18] 兴全基金2015年一季度报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远川研究所(ID:caijingyanjiu),作者:张婕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