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奴隶社会(ID:nulishehui),作者:Lomo,原文标题:《10 年公务员生涯快结束了,我拿到了哈佛法学院的 Offer》,头图来自:IC photo


我是在体制内工作了 10 年的“公务猿”,二孩儿妈(二娃本月初刚刚出生),上个月刚刚拿到了哈佛大学法学院 LLM(法学硕士)的 Offer。


拿到录取通知以后,我自己也不敢相信。


我本科就读于国内某 985 大学,读的是计算机专业;法律硕士学位是边工作边读的;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公务员,并不是什么精英律师;由于多年在体制内工作,原本在大学时还可以的英文水平,也已经下降到谷底水平(为了申请学校,我总共考了 9 次托福);还有,我今年已经 33 岁了。


是的,33 岁,我做出了一个看似疯狂的重大的人生决定——出国留学


2019 年,我在知乎写了一篇文章,分享自己在本科读计算机、本职工作是公务员,并已经生了娃的情况下读非全日制法律硕士,且通过司法考试并成为公职律师的经历。


在那篇文章里,我写道:读非全日制法律硕士虽然不能直接帮助我在现在的工作中晋升,但是“增加了未来可能的、不确定的机遇的可能性”。


当时我还写道:这个点确实很虚。但我认为人的职业成长路径本来就是非常虚的,不可能有万能的公式说你做了什么,就一定会有什么效果。我冥冥中觉得做了这件事比混日子强,或许会增加以后工作变换的可能性。


当时蔡康永的有本书挺火的,里面有一段话写得特别好:


“15 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 18 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18 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 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一、内心的召唤——经过了那么多年,我终于敢于跟随内心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做“自证预言”。指人会不自觉地按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也指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对方的行为,使得对方按照期望行事。


简而言之,你认为事情是怎么样的,事情就会向如你所想的方向发展。


比如说:


  • 你认为“男人都不是好东西”,那么,你就总会遇到渣男;


  • 你认为“朋友都是靠不住的”,那么,你在困难时就真的没有朋友会来帮你;


  • 你深信“我就是特别优秀的”,那么,你终将拥有闪闪发光的人生。


我们通过自证预言的心理机制,影响了我们每时每刻的行动,并最终影响了人生的走向。


比如,你认为“男人都不是好东西”,那么,你就会在交往的过程中,放大男人的缺点,忽视他们的优点,他们在你身上付出的努力都得不到反馈,做错的事情却一再被放大,最终把对方培养成渣男。


又如,你深信“我值得更好的人生”,那么,你就会去关注那些让你变得更好的机会,毫不怀疑地付诸行动,最终过上闪闪发光的人生。


2011 年,我刚成为公务员不久,窝在小宿舍里和闺蜜读《The secret(秘密)》这本小书,当时,这本几乎是唯心主义的心灵鸡汤,却在我心里种下了一个慢慢发芽的种子,这本书的主旨是:


如果能够设想、假装自己已经十分富足,事情都朝向好的方向拓展,心灵就会得到快乐的感受。去要求、去相信,然后感谢自己已经得到的,会让你莫名地得到助力,宇宙会迅速回复你的要求,给你“心想事成”的果实。


当时考公务员热并不像现在,我属于意外考上,本来已经决定接受其他的工作机会,不去报到了,后来在家长的坚持下误打误撞进入了体制内。考上后,由于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好几次在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为“一眼看到头”的人生而哭泣。


我也不喜欢自己的计算机专业,一想到如果辞职外出谋生,基本上就是要做与技术相关的工作,就感到痛苦而不敢行动。


但仅仅是凭着《秘密》这本书中的那种对未来的莫名其妙的自信与乐观,我慢慢地找到了一些出路。


2011 年,我通过师兄得知母校有计划招录非全日制的研究生,读完以后可以获得学历和学位双证,这种研究生学位比一般的在职单证研究生含金量更高。于是到学校主页上一番搜索,把所有招收非全日制双证研究生的专业通通翻出来研究了一遍,最终选定了法律硕士(非法学)这个专业。


2012 年,我开始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当时非全日制法硕招考与全日制招考一起进行,共用一套题,共用统一的分数线,这也就意味着,我的竞争对手包括了大量可以脱产学习的学生。但是,我还是硬着头皮,零基础从司法考试的书开始学习法律的基础知识。


2013 年初,我参加考试并落榜了,离录取分数差了近 30 分。不知道为什么,我当时觉得“居然只差 30 分啊,明年太有戏了”。


2014 年初,我再次参加考试,并以高于录取线 20 多分的成绩最终获得录取。


2014 至 2017 年期间,我一边工作,一边生孩子、读书、毕业、通过司法考试。而在此期间,我渐渐地对当时不喜欢的公务员工作感到了一些兴趣,并在工作中获得了一些成就感和满足感。


2018 年,我 30 岁。


这一年,我的一位高中同学因为肺癌去世了。


这位同学性格与我相仿,他毕业于一间很不错的外语学院同传专业,毕业后在外企工作,很努力,很好强,也很优秀。在去世前的一年,他的朋友圈一直在发前往世界各地环游旅行的照片,他还在旅行的路上,寄回给我一个小礼物和一张明信片。而在那个时候,他已经知道自己得了肺癌,并已无治愈的希望了。


在得知他去世的消息后,我的内心是很震憾的。那天,我在上班的时候接到这个信息,控制不住自己躲到洗手间哭了半个多小时,后来多日情绪都非常低落;他去世的时候临近清明节,他的告别仪式也定在了清明节的假期,所以我回老家参加了仪式。


虽然我和他并不算是非常亲密的朋友,但是在随后的几个月里,我因这件事情情绪非常低落。一方面,是痛心和感慨生命的有限;另一方面,我意识到,原来人在接近死亡的时候,最想做的事情依然是探索世界。

▲ 图片来自《十三邀》<br>
▲ 图片来自《十三邀》


这时,驱动他转型的就是对别的行业的“好奇心”和“兴趣”。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当你对一个别的行业有兴趣的时候,你那个心思不能动,你只要动了,你不去做,就抗不住自己的好奇心。


这时,好奇心,就属于转型时的“积极情绪”。


(2)有一件牛逼的事,再不做就晚了


又例如,大家都知道盖茨从哈佛大学退学创业的故事,这一做法得到了很多人的朝圣,甚至依此得出“读书无用论”的结论。但正是这位从哈佛退学的首富,说出了以下观点:


“大学毕业生更容易找到有收获的工作,提升个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将为劳动力人群带来知识,有利于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而辍学的贫困大学生更有可能被贫穷所困……”


那么他自己为什么要退学?总结来说,是两点理由:一是为了赶上时机,尽早开发出适合“牛郎星”计算机使用的程序产品;二是违反了当时学校的规章制度。


这时,明确地知道“有一件牛逼的事,再不做就晚了”,也就是明确地知道自己转型之后要做什么,也属于转型时的积极情绪。


2. 发现自己的经验在更大世界中的价值


跨界就意味着放弃一切吗?转型就意味着从 0 开始吗?


我的答案的是否定的。


我在公务员工作期间,有一点感受——我们都在互相羡慕别人的技能。无论你多么看不起你原来工作的内容,只要转换了一个岗位,转换一个场景,你的技能就从“毫无特别”,变成“独一无二”。


我先生是一位大学老师,他每次受邀参加政府或企业的讨论会,回来总是忍不住一脸兴奋,说他们今天研究了一个什么什么事,实在是太有意思了。我往往会觉得,这不是办公室日常撕逼么?有什么可特别的?


还有一次,我和一位在法院工作的同学聊天,她说很羡慕我们的工作内容,比较多样化,可以接触不同的人,而她们只是不断地在办案办案。我就一脸懵逼:可你们干的才是专业的活啊……


这样的事时常发生。我不禁疑问,是不是我们都把自己熟悉的技能看得太过于平常,而不自觉地贬低了它们的价值?


拿近两年火到国外的网红李子柒来说吧,在乡下种菜、杀猪、做饭,哪个农妇不会做,但为什么她能够成为业界顶流,很重要的原因是,她有了跨界的经历。


会干农活的农妇不会做视频,更不会发油管,不会化妆、摆盘、审美;城市里熟悉互联网的美人们不熟悉农作物。


正是由于她当过北漂,在北漂期间当过服务员、学习音乐、在酒吧打过碟、开过淘宝店,见过更大的世界,所以她摸索到了自己的经验在更大世界中的价值。


你现在拥有的任何一种你视为平常的技能,转换到另一个特定平行世界,将是宝贵的财富!因为这个世界上,在两个平行的专业领域之间进行跨界的人并不多啊,你原本拥有的技能对于新的平行世界来说,简单是降维打击。


查尔斯·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那段有关“丛林法则”的经典论述,说到:“存活下来的物种,不是那些最强壮的种群,也不是那些智力最高的种群,而是那些对变化做出最积极反应的物种。”


前面提到的马东,在从央视辞职前,关注到了一组数据:2013 年的 9 月 2 日,爱奇艺的后台数据是移动端第一次超过了电脑。开学了,家长不让用电脑了,学生们就改成用手机,躲在被窝里看节目。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说,人生的困境可能会成为我们的新机遇,因为人处于困境中时,反而会对周边的环境变化以及风险变得敏感起来。


因此,谋求转型的时候,我们需要拥有更大的视野、更敏锐的眼光,放眼看一下更大的世界。


3. 做好当下的事,创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我现在非常后悔的事情,是自己大学的时候没有好好学习。


当时,我觉得自己不喜欢计算机这个专业,所以没有认真搞学习。一学年结束的时候,成绩平平。学校发出了可以转专业的通知,通通要求专业排名前 20%,热门的专业还要达到前 10%,而我通通达不到。


如果我没有做好当下的事情,我连转换轨道的机会都会错失。


而在近几年,我在政府法务这个不热闹的岗位上,研究到前所未有的兴致,常常花很长时间,研究一个别人都不重视的小问题。这种做法,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收获,我对政府的业务了解得更加深入了。


把一行钻透了,你的技能、习惯、学习能力和精气神,都可以为后面的转型提供重要的帮助。


举两个身边朋友的例子:


我认识一位朋友,她大学在美术学校读书。由于生了孩子,万般无奈只好暂时退出职场。但她又是个闲不住的人,怀孕期间参加了“国际泌乳顾问”的课程并获得了证书,并开始兼职做母乳指导。


很多人对这个行业不了解,她就开了微信群,给大家在群里免费答疑,建立起了几百人的微信客户群。新手妈妈们在群里问问题,她基本上都是无偿回答。偶尔进行一对一线上答疑,一次才收费 30 元。这种付出和收获是不成比例的。


后来,小孩大一点了,她出来创业,创立了自己的玩具品牌,这些她曾经免费指导过的妈妈们,成为了她首批的客户资源,现在品牌运营顺畅,还开了天猫旗舰店,近期在抖音快手上开直播卖货,热度还不错。


还有一位妈妈,觉得工作很安逸无趣,就把身心放在了鸡娃上,掏空心思给娃娃读绘本、找玩具。后来在小红书上分享自己的绘本、玩具和鸡娃心得,收获了 20 万粉丝,把售卖绘本的生意做得有声有色。


她们的共同之处,是找到了一个和现有生活高度关联,容易坚持的事情坚持做下去了。这件事情一开始时细微得甚至是微不足道,但每做成当下的一件小事,就是对自己边界的扩张,我们收到正面反馈,积极暗示,才不能带入无边的黑暗。


30 岁出头,有家有口,我们依然有资格转型。只要想好了、做好了,一切追求美好人生的选择都值得被鼓励。


2021 年 5 月,我的第二个小孩诞生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收到了哈佛大学法学院同意我延期至 2022 年秋季入学的同意书。休完产假以后,我将回单位办理离职手续,开展人生新的旅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奴隶社会(ID:nulishehui),作者:LomoLomo,一个从公务猿到哈佛大学法学院的二孩儿妈,聊聊成长,学点知识,尽量“比别人多知道一点点”,作者公众号:意气风发的老猫(ID:gh_8cace9cde16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