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公交晚点不奇怪,正点才奇怪,尤其是大雪漫天的寒冬,人已经被冻得瑟瑟发抖,该到站的公交还是遥遥无期。
地下交通唯一选择的地铁,更是在人意料之外:
“嘎吱嘎吱”的声响,时断时续的信号,空气中弥漫着的奇奇怪怪的味道……
站在地铁站看着眼前的一切,无一不让人怀疑,这真的是美国吗?说好的“空气十分香甜呢?”
作为美国拥有地铁系统的十多个城市之一的洛杉矶,其地铁运行的时间虽然不算太长,但怎么看怎么都称不上“现代化”。
明明是90年代才开通的地铁,可是幽暗的灯光,配上铁皮列车,分分钟让人穿越回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
每次列车驶入站台,都能听宛如鸣警笛一般刺耳的声音……
车厢内部的运行线路是古早的贴纸形式,除了车厢两头的LED提示,无法提醒乘客目前车辆具体位置。
再加上除了在好莱坞站附近,洛杉矶红线地铁能开到70英里/小时的速度,其余大部分时间,洛杉矶地铁的行驶速度只能在50英里/小时附近徘徊。
不仅对于习惯了国内城市地铁的留学生来说,这种地铁宛如从土里挖出来的老古董,连习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风格”的老外们,也觉得线路虽然不错,但车厢咋看着跟文物似的?
“LA的地铁系统可太怀旧了,尤其是列车们。”
拉胯的环境,拉胯的车厢,拉胯的速度,甚至导致了在不少洛杉矶本地人的记忆里,地铁系统都是处于“查无此车”的尴尬状态。
“我都没听说过L.A.竟然还有地铁?”
“在So Cal住了一辈子,我也没见过地铁,也没听说身边谁坐过地铁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和洛杉矶轻轨系统类似的,还有拥有超过100年历史的芝加哥地铁。
全钢架结构的Loop架起了轨道,上面行驶着同样看起来像是从蒸汽机车时代开来的列车,一个转弯,都生怕它倾斜翻倒。
列车驶过,坐在附近的咖啡馆都能感受到地面的震颤,耳畔传来的轰鸣声,不亚于火车。
“怎么这么大噪音?我感觉我耳朵要被地铁强奸了……”
最近,终于有好消息传来,这些老古董们不会再在轨道上奔波太久了!
完全不同于老旧的洛杉矶地铁列车,全新的中车地铁车厢长这样——
车头锃光瓦亮。
车厢内部宽敞明亮。
此前,我们专门给芝加哥设计的地铁车厢长这样——
既保持了浓浓的工业风,又在内部配备LED照明、乘客信息系统,以提高乘坐舒适感,目前已经入到了试运营阶段。
可以说,这些列车和中国城市运行的地铁相比,除了外观不太一样之外,内部设计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毕竟,这是「中国制造」!
说起来,这并不是中国制造的地铁第一次亮相美国大城市了,毕竟,波士顿早在前年底就换上了中国制造的地铁列车。
还记得当年的波士顿地铁什么样吗?
锈迹斑斑,灰头土脸,甚至有的车厢连车门都只能打开半扇……
但这一切,都从2019年开始改变了,全新的橙线地铁列车在波士顿的轨道上飞速行驶,老旧列车逐渐被淘汰,这对于波士顿的公共交通建设而言简直堪称「划时代」的变化!
👇这种新旧列车既“毫无关系”,又“一模一样”的既视感,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中国制造」做到的!
人见人爱的知名up主郭杰瑞,就曾在新旧地铁交替的时候,迫不及待地探访了“中国制造”的波士顿新地铁。
但不巧的是,刚下地铁站,迎面驶来的第一班车就是一辆旧车。
乘客们人挤人、人挨人地站在狭窄的车厢里,活生生挤成了沙丁鱼罐头,而且弥漫着奇怪味道的老旧车厢还没有任何行驶方向提示。
纵然是走过大半个世界的郭杰瑞,也不禁栽了跟头——坐反了方向。
气得他强忍着被挤成肉饼的窒息感,也要不停地抱怨:“波士顿地铁有问题,很麻烦!”
好不容易挤下了车,看着地铁里人山人海的盛况,郭杰瑞连再挤上另一班的勇气都没了,只好在车站里开始了随机采访。
另一班列车停靠的间隙,放弃挤车的郭杰瑞抓了一位黑人大兄弟:“ 你觉得这车怎么样?”
黑人大兄弟:“Sh*t!”
而那些有幸搭到过全新列车的乘客们,则是对新车厢赞誉有加:
“It's amazing! 又宽敞,又干净,又安静!”
“超方便,氛围倍儿棒!”
当问及新列车的生产商时,乘客们更是回答得不假思索:
“Made in China!”
哦吼~原来中国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制造实力,也已经这么深入人心了吗?
采访了一圈,郭杰瑞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那就是所有搭乘过新列车的乘客们,都有着一个统一的愿望——
赶紧把所有旧列车全部换成新的吧!
如今,全新的地铁车厢已经成了繁华的波士顿城的一份子,也成了波士顿er们享受便利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毕竟,这是「中国制造」!
十几年前,提起「中国制造」,人们能想到的只有廉价的小商品或是毫无技术的小饰品。
但如今,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和努力,「中国制造」早已摆脱了“廉价”“落后”的标签,而变成了“高端”“可靠”“物美价廉”的代名词。
仅仅中国中车的产品,就已遍布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六大洲的11个市场区域。
根据德国SCI Verkehr公司2014年的报告统计,在世界9大类机车车辆产品中,中国中车拥有5项第一,即:电力机车、高速列车、客车、货车和地铁车辆。
新加坡无人驾驶地铁车,来自中国中车。
法国铁路罐车,来自中国中车。
巴西里约地铁和电动车租,来自中国中车。
澳大利亚铁路货车,来自中国中车。
除了地铁,我们还有走向世界的中国高铁。
肯尼亚的“蒙内铁路”,就是由中交负责建造铁路,由中国中车设计制造机车。
现代化的高铁飞驰在广袤非洲大地上,乘务人员也与中国高铁如出一辙,对于非洲而言,无疑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从铁路,到港口,处处少不了「中国制造」的痕迹。
2013年,奥巴马在迈阿密港口演讲时,背后露出的是中国上海振华重工制造的集装箱岸桥。
2014年,在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的下水仪式,所用到的重型龙门吊车,也是来自于中国上海振华重工。
从大地,到天空,也处处少不了「中国制造」的痕迹。
诞生于深圳的大疆无人机,早已火到了美国、日本、欧洲,甚至战火连天的中东地区。
因为「中国制造」,历史的一幕如今再次上演,只不过这一次,我们成了“要来修铁路的洋人”。
我们相信,随着中国“走出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随着「中国制造」的实力越来越强,我们能在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地方看到来自中国的产品,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制造」的真正品质。
就像中车设计制造的地铁列车已经驶进了美国波士顿、芝加哥和洛杉矶,其他品牌的「中国制造」也一定能奋勇争先,并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
最后,主页君还有一个简单的愿望——
纽约地铁,什么时候安排上「中国制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