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行业研习(ID:hangyeyanxi),作者:林辉煌(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院长助理),编辑:Susu,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一、抱着大西瓜哭泣


现在,为什么不要轻易去当农民?简单来说,辛苦起来要掉几层皮,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你只想抱着翠绿的大西瓜默默哭泣;自由起来又很爽,在这片土地上,除了老天,你几乎就是自己的老板,想种什么瓜就种什么瓜,想几点下班就几点下班。


这两点一结合起来,就显得别有味道了。当你被太阳晒得发黑,被市场拍得发绿的时候,你恨不得立马洗脚上楼,进城务工。当你倚在庭院的小靠背椅上,看着红彤彤的晚霞与绿油油的稻叶交相辉映,吧唧着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小啤酒,听着隔壁老王在工厂里被小小主管呼来喝去的故事,你又感觉到一种莫名的舒坦。


不要轻易去当农民,其实主要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朝三暮四的心理纠缠。这一点,花镇的农经站长凯哥颇有感触。


他能想起的最激情澎湃的日子,就是1990年代乡村干部一起到外地开拓西瓜市场的时候。当年,乡村干部每三四个人组个团,带着几打名片,主要是到南方各大市场推广。凯哥还记得,和他一起去的有村书记和驻村干部,到了广东珠三角某市,就跟市场里的瓜商展开对接。大家的推广确实有助于花镇西瓜打开市场,陆陆续续就有瓜商来到花镇看瓜买瓜。


开始农民还犹犹豫豫,害怕上了当,种了西瓜卖不出去。再加上当时的农业税费负担又重,种田当农民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已经有不少人开始弃田外出。那个时候,凯哥已经在农经站上班,主要就是管理农民负担,管理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农村财务。管理农民负担是什么工作呢?无非是管理那些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的行为。


当年,一亩耕地的税费负担达到200多元,特别是2000年前后尤其严重。农民种田几乎就是亏本,由此也造成很多的干群冲突。为什么县乡政府那么痴迷于收取农业税费呢?因为整个地方政府的运作主要就是依靠农业税费。


你比如说三提五统的收入,就是在县乡村之间分配,而且乡镇分配的比重较高。而特产税更受乡镇欢迎,因为它只在乡村两级分配,这也是为什么花镇愿意下血本推广西瓜种植的根本原因。当时,西瓜的特产税是每亩25元,虽然花镇只收了两年,就已经攒够了给乡镇政府修一栋办公楼的资金。


二、补贴来了


那些胆子比较肥的,以及胆子不肥但是被政府摁着种瓜的村干部(花镇对各村的种瓜面积是有要求的),开始了他们的西瓜大冒险。结果,市场一片红火,种瓜户赚了大钱,把更多的耕地用于种瓜。那些胆小的农民开始后悔,揉了揉微微泛红的双眼,也悄悄跟着种起了西瓜。


收入好了,农民交三提五统也变得积极了,也没有心情外出打工了。特别是农业税费取消之后,再加上农业补贴越来越多,农民突然觉得,家里有一二十亩地可以种,真是够幸福的。


说起农业补贴,凯哥也露出欣喜的表情。具体来说,农业补贴主要包括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三项。2016年,在总结地方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中央将“三项补贴”合并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2020年,中央财政通过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安排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约1205亿元。具体到花镇,每亩耕地的地力保护补贴为96元。除此之外,由于身处稻谷主产省份,花镇还享受稻谷种植者补贴,每亩水稻补贴53元;省里还给棉花种植者补贴,每亩是160多元。


地力补贴,只要你家里的耕地是有承包合同的就可以发放,不管上面种的是什么植物。开荒地呢,如果你想要领取地力补贴,就必须跟村集体签订承包合同,每亩每年交个一两百块钱的承包费用。很多农民当然选择不签承包合同,毕竟承包费用高于地力补贴;但是如果你在开荒地上种水稻尤其是棉花,那补贴加起来还是可观的,因此也有农民衡量之后决定跟村集体签承包合同。


农民一般怎么安排种植结构呢?凯哥竖起了右手食指,表示他接下来要讲出一些颇为重要的话。在前些年西瓜行情好的时候,大部分农民的大部分耕地都是种的西瓜,留少量水田种稻谷给自己吃。这种情况下,农民主要能拿到地力补贴(三项补贴),那个时候还没有棉花补贴。假设老王一家有20亩地,这在花镇也挺常见的,那么他一年可以拿到不少于1800元的农业补贴。


在花镇,棉花一直是跟着西瓜套种,就像青梅和竹马永不分离。然而,青梅竹马并不是平等的,棉花向来都是依附性的,农民是为了种西瓜才顺便套种棉花。因此,西瓜面积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棉花面积的大小,即使在实行了棉花补贴之后也是如此。在农民看来,西瓜套种棉花的好处是,棉花的收入承担了两者的种植成本,然后西瓜的收入就是纯赚。


三、玩的就是心跳?


随着西瓜市场变得不景气,以及2017年开始发放棉花补贴,2018年开始发放水稻补贴,农民种植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全镇来看,西瓜种植面积从高峰期的十万亩降到现在的五万亩,如果不是棉花有不错的补贴,估计西瓜面积还要更少一些。另外,水稻种植面积从原来在西瓜的压制下几乎没有任何存在感,到现在已经能够跟西瓜平起平坐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农民开始种起了其它水果,比如桃子、李子之类的。


因此,现在老王的20亩耕地上,大概会有七八亩西瓜套种棉花,七八亩水稻,还有几亩种点其他水果。这样算起来,老王每年可以拿1200多棉花补贴,400多的水稻补贴,外加1800多的地力补贴,合计有3400多的农业补贴。


这些补贴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农民表面上显得很无所谓,内心里却欢喜得很。想一想当年苦哈哈地缴纳农业税费,现在不用交了,反而有几千块钱的补贴发到手里。这种心情就像以前你每天早上要请隔壁老王吃热干面,现在他突然宣布你不用再请了,而且从今天开始每天早上他请你吃热干面加豆浆。


当然,补贴说到底还是生活的辅料,热干面吃久了也就不新鲜了。真正刺激农民的还是每年精心种养的收入。在花镇,种一半的稻谷,可以维持稳定;另一半的经济作物,则是用来跟市场赌博的,有可能大赚,也有可能大亏,在这里玩的就是心跳。大体来说,农民为了保险,也不会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避免在一棵树上吊死。他们一般都是多种经营,各种农作物都种一些,有本事的再搞点农机服务、代办服务,没本事的也可以打打零工。


那到底认真勤勉的农民,一年可以有多少收入呢?想了解答案的,可以看看老涂(详见:《小组长,快上拖拉机!》)和武哥(详见:《经济学家说农民亩产10万!武哥笑了》)的故事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行业研习(ID:hangyeyanxi),作者:林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