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作者:毒Sir,头图来自:《甜蜜蜜》剧照
不久前的“5·20”,你们可光顾过国产青春爱情片?你们可注意到,它又在悄悄进步?
说实话,早年,国产青春爱情片伤眼睛;今年,伤脑筋。
辣眼睛 vs 降智


我们淋过#狗血青春#,熬过#疼痛青春#,又一新型变种问世了——#低幼青春#。
择偶观
为免早早背上唱衰“新鲜事物”的骂名,有必要提前声明,Sir对爱情片的看法。
一个爱情故事,缠绵悱恻的情节能有许多,但若摊开,最惹人关注的,无非三题:一道择偶题,因为什么爱上TA;一道求偶题,怎么得到/如何失去;一道配偶题,所爱何人,又照见了哪个自己。
正如绝大多数爱情的生命周期:择偶、求偶,激情退却后重新认识配偶,探索两个人的相处之道,并通过感知他人,进一步地认识自己的真实(隐藏)面。
打开一部爱情片,我们的第一个关注点必然是——两个人怎么看对眼。
于千万人之中,他爱她,她爱他,为什么?
《牡丹亭》讲:“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爱情的缘起千头万绪,叫人不知从何说起。但有心人,总能准确抓到,拍出他和她开始的心动时刻。
如《乱世佳人》。这时刻,是白瑞德见到斯嘉丽第一眼,露出“公猫般的微笑”(原著语)。
才一眼,他就看穿了她。
他不是绅士,她也并非淑女,他们是同类。
——凯莎琳,那个人是谁?
——他是来自查尔斯顿的白瑞德·巴特勒,他的名声糟透了


如《一代宗师》。叶问宫二相见,先打一场。说是比武,莫不如是,作合。
王家卫有名言,“做戏即做细”,因为他懂得越是意难平的爱情故事,越是发轫于端倪。
那一场,两方身体拉扯,打斗多现“男欢女爱”的暧昧态,更有一场特写,脸对脸,嘴对嘴。


注意,还是女上男下。
笔细如此,我们当然能看出宫二(相对)的主动,宫二的痴。
但叶问呢?
真的爱六十四手多过宫二吗?
当然不是。
梁朝伟这个老江湖又如何领会王家卫的用意?
比试缝隙里,他“不经意”查看了下衣衫,挑嘴一笑——这种小动作,男性在他感兴趣的女性面前,总是情不自禁。

叶问心里有过宫二。但他藏得太好了。
所以多年后,当两人在香港再度见面,叶问掏出那颗纽扣,递给宫二,声称想再见宫家六十四手。
宫二心领神会。一句“我喜欢过你”后,马上接着“人生若无悔,那该多无趣”。

因为她比谁都明白,碍于身份、碍于命运,这段感情的挑开日,也是这段爱情的终结时。
看出来没?故事的开头本该充满无限可能。
如果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2013年),作为国产青春爱情的巅峰之作,集劈腿堕胎车祸出国于一身,尚且还把男女主从顶不顺到看对眼讲得有声有色。
你有种
有本事留下你的大名


那现在的国产青春爱情片,却一个个将情愫的开端囫囵吞枣,甚至避之不及。
《比悲伤更悲伤的事》(2018年),这部用片名标榜疼痛青春的力作,这样形容“一见钟情”:“爱情如果需要解释的话,那世界上就不会有人因此而痛苦了。”——爱情对于爱的人可能说不出逻辑,但起码得让观众看出逻辑吧。


今年,《你的婚礼》,男主一张口,爱了“十五年”。但,从女主出场到认爱,前后多久?
28秒(4’30’’~ 4’58’’)。
我想
这大概就是爱情的感觉吧

《我要我们在一起》,给男主一支冰棒的时间。

没有叶底藏花的用心,没有文火慢炖的耐心,更没有贴近常识的同理心。现实生活中,哪怕再冲动的恋爱情节里,人们也免不了在心头转一个弯,默默预估彼此的匹配程度。但改编成今年的青春爱情故事,这个环节被压缩为零。看上即爱上。
恕Sir直言,论这择偶的见地,甚至逊色于少年爱情,譬如,美国电影《怦然心动》。



这部电影,到底有没有谈恋爱的心思Sir不清楚。但Sir欣慰,有这样一部电影,告诉我们一种更健康的择偶观:
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
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
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网传版翻译)

如何择偶?
今天的国产青春爱情片告诉我们,看脸。
《怦然心动》答,要看一个人的格。
论主演年龄,《怦然心动》无疑是一部低龄青春电影,但若论择偶观的成熟度,我们影院里的,堪称低幼。
求偶观
求偶,或者说求爱。
乖乖,光看评论就知道,今年的国产青春片又是一出大戏:
根据原片改编的直男视角电影,自我感动真可怕
男人真苦,要养家、要买房、要给女人幸福,把自己都感动死了(字面意思),最苦的是,还以为这就是爱情
@《我要我们在一起》


直男视角+自我感动。
别误会,Sir并非借女权说话,Sir只是想提醒,当以女性为主要受众的爱情片,频频陷入“直男视角”的争议。创作者是否应该反省——我们的爱情,偏向女性的情感触角是不是被集体漠视、集体关闭。
举例说话。《那些年》,叙事也交给男主,但九把刀在影片耍了一个诡计。他让我们所有人错以为男主只差一点点就能追到沈佳宜。但男主永远不可能追到沈佳宜——在和沈佳宜两个人的现实世界里,男主已经追到了沈佳宜,可他看不到。
他沉浸在自己的脑回路,在那里,他可“功成名就”,可“征服天下”,可暗自回味暧昧的愉悦,执拗地幻想有一天身骑白马追到她。
说白了,他根本没有在追沈佳宜。他放过了眼前的沈佳宜,追逐一个臆想中的沈佳宜。
总有一天
我一定要追到你

这才有了沈佳宜在雨中大骂的“直男癌”。
女:大笨蛋
男:大笨蛋才能追你那么久
女:你什么都不懂
男:我就是什么都不懂啦

《那些年》真正好就在于这。九把刀诚实地面对年轻的自己,那种把自恋当厚意,把懦弱当牺牲的矫情。
谁的青春不自恋。
五月天有一支MV讲青春校园爱情,最后一句独白是:“我一直以为我爱着的是十七岁的她,现在我知道,我爱着的是十七岁的我自己。”

只是自恋常有,自省不常有。
倘若自恋而不自知,还一味贩卖深情,那再美的皮囊,也难以让人共鸣。
《你的婚礼》有一幕Sir印象深刻:同居中,女主伏案工作,男主做爱心下午茶。只见,他一口气端来四杯鲜果汁。那种放在空气中会迅速氧化腐坏的鲜榨果汁,四大杯。短时间内全部享用完毕,被服务的人心情竟是松快的吗?
但不管,因为把鲜果汁当成爱意去量产的人,无疑得到了示爱的乐趣。

这种躲在自己世界“感动自己”的伟大,甚至持续到最后一刻。
两个人告别。没有人的化妆间,男主偏要给女主朗诵诗歌(念小作文)。只见他喉头哽咽,眼泛泪光。
我每天只有一个念头
就是要和你在一起
为了和你在一起
我拼了命学习
只想为了和你上同一所大学
为了和你在一起
我也做了很多很傻很冲动的事
但我是幸运的
因为我们曾经这么相爱过
……

可你看看女主,一脸入戏失败。
网友当然也一个比一个清醒。
“快跑”
“这是你自己的选择,说出来是要绑架人吗”
“只感动了自己”
……



Sir时常觉得,作为观众,我们或许应当感到惭愧。惭愧我们不如许多创作者以为的那样愚钝,以至于那么迅速地辨认出,哪些是真心,哪些是虚情假意。
《我要我们在一起》。两个人分开,女主拼命不要,她说幸福就是我们在一起!男主拼命不听,他说幸福是我放你去过好日子!
然后踏上开往远方的列车,不告而别。
吕钦扬!

我们看看女主。哪样叫过得好?哪样叫过得惨?


编剧你睁睁眼。男主在那边兀自伟大,伟大了谁?
但如果让你跟着我一直受罪
接下来的路
我就不陪你走了



种种情节,编造得何其低幼。但低幼只是皮。
当国产青春集体开启#自恋#模式,自己跟自己谈恋爱,自己把自己感动哭,这种自恋,暴露的是没有与对方(女性)真实互动的欲望。
更根本的,暴露编排这出好戏的人,对女主(女性)的情感意识,乃至对女主(女性)存在价值毫不尊重。
他们或者完全看不到女主(女性)的情感需求,或者看到了,但选择性装聋作哑。
说白了,在这场盛大的表演爱情的游戏中:低幼是皮,自恋是肉,冷漠是骨。
配偶观
Sir说过,爱情片是最捧人的。
一部好的爱情片(剧),往往能迅速捧出一两个流行的梦中情人。比如《那些年》走出来的柯震东陈妍希(可惜后来……),再比如《想见你》的柯佳嬿、许光汉。
但你看这些年我们的爱情片,捧出了哪个?
曾经,男主霸道总裁,女主恋爱脑。
好帅啊
好想和他谈恋爱啊

如今男主恋爱脑,女主……女主更矮一头。
不知这届主创究竟如何看待女性。但他们镜头中的女主,有网友形容为:
“无刑事责任人”
“一个承受男主种种付出的容器”
“空洞的人形立牌……能做的只有被动承受男主的付出”
“可以用一个洋娃娃来代替”

这种设计的低幼之处在于——主创以为女主矮化,会反衬男主的高大。但就像反派弱智,主角总不会显得太高明,当女主不被当成“人”看待,男主也往往成不了正常人。更准确点说:成年人。
把女主塑造成一个任人安排的娃娃,男主的心智,也不太可能超出幼童。——幼童才对娃娃感兴趣。
这让Sir想起一则热搜:陶虹被问#成熟女演员戏约荒#,说了这么一句话:“如果少女文化盛行,只能说明男性的不成熟和幼稚。”

所以在国产爱情里,你鲜少看到两个真正的、成年的、独立的个体之间的切磋。
你看到的瓷娃娃、泥菩萨,还有成群结队,整天哭哭啼啼、大喊大叫的低幼生物。
《我要我们在一起》,男主干啥啥不行,倒霉第一名。认命自己“衰神附体”后,将女主让渡给下一任照顾者。
《你的婚礼》,男主恋爱脑晚期。除了要和女主在一起的使命,人生空白。
我只想一辈子和你在一起啊

人变得不是人,也就谈不上,成熟的爱情观。
爱情是什么?毛姆有一段话,话糙理不糙:
我对你根本没有抱幻想。我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的野心、你的理想,你势利、你庸俗,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个二流货色,然而我爱你。我没有爱上你尽力呈现的美好面貌,而是爱上了你浑浊的内心。
——《面纱》
我们也跟毛姆一样,准备好面对一个真实不完美的人了吗?
愚蠢、轻佻,头脑空虚;野心、理想、势利、庸俗;二流货色。
乳臭未干的时候,我们巴不得在恋爱中拿出最好的表现。等到胡子一茬茬长,肚子一圈圈大,我们终于懂得爱情也有“短板”。
短板,是我们性格中那些隐秘的、独有的、不上台面的小瑕疵。倘若瑕疵落在对方眼里,竟然变成确认彼此身份的珍贵信物,这关系便越走越长。
我也有缺点
但是如果觉得我的那些缺点
不算什么的话
那么那个人就是我一生的伴侣

把人物“去魅”又“去昧”,描画真实。
把男男女女当人看——不是玩物、神龛、性幻想或者别的什么东西,一段平等、尊重、相互理解的情感关系开始了。这是国产青春爱情故事急需补上的功课。
审美观
最后,再多说两句吧。
什么是爱情?或者,什么是我们相信的爱情?
这古典的旋律,至今仍在向现实提问。
Sir斗胆认为,爱情之隽永,恰恰在于没有正确答案。
《甜蜜蜜》里,豹哥说的——“傻女,听我说,现在立刻回家,洗个热水澡, 明早起来,满街都有男人,个个都比豹哥好!”这是责任的爱。

《朱丽叶与梁山伯》,佐敦对朱迪(Judy)说的——“等我,我回来吃饭。”这是依赖的爱。

甚至《春娇与志明》这句——“人这一辈子那么长,谁没爱上过几个人渣?”这是忘不了的恨,但也是爱。

说白了,爱情不是斤斤计较的商品,更不是烟火不沾的圣物。它是欲望、尊严、现实、理想,渴望认同又期待消融的矛盾的总和。于是,在那些真正动人,伟大的爱情片里,爱情总像个“附赠品”。
知道《甜蜜蜜》,英文名叫什么?
“Comrades: Almost a Love Story”——同志们,几乎是一个爱情故事。
《甜蜜蜜》,最感动人的不是爱情本身,而是生而为人在滚滚红尘的漂泊命运。
而今天我们的低幼爱情片,向我们展示着什么?
对爱情一厢情愿的、粗暴的定义。他们证明爱情的姿势总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他们抵达爱情的方式总是急切而套路。而更诡异的是,这种低幼青春爱情故事,一边被骂到飞起,一边票房登顶。
不想再容下一部青春类电影了


想必,在闻风而动的资本助力下,下一波低幼青春正在拣货出仓。
Sir有必要再次提醒,审美的滑坡和堕落是结果,也是不断发生但熟视无睹的过程积累。
我们不害怕低幼爱情,我们害怕低幼爱情从此泛滥。更害怕——当一代人被泛滥的低幼爱情腌坏了审美,与爱情随之消失的,是交流之乐,现实之苦,宽容之美。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作者:毒S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