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把目光抛向了新西兰。有些人还在犹豫观望,有些已经拖家带口,登陆新西兰开始了新的生活。

这其中就有不少华人的身影。

华人Beth

华人Beth,90年代从中国去美国读书留学。

作为一名心理学家,她在美国获得了很好的职业发展。

同时她在美国接受了基督信仰,收获了爱情,并组建了家庭。

然而生活了24年之后,去年8月,她选择到新西兰来工作。

0190年代留学美国后定居

给大学生做心理辅导

1980年代,还在读中学的Beth感觉自己的情绪经常容易低落。

“高中毕业申请大学时,我选择了心理学专业,希望借此帮助我自己,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但那个时候,中国的大学专业里没有“临床心理学”。

“我也希望能够帮助其他有情绪困扰的人,所以,大学毕业工作几年后,我最终决定去美国学习临床心理学。”

在美国留学期间,她在心理学专业方面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她相信毕业后留在美国,会在专业方面有着更好的发展空间。

过去十年,她就一直在一所大学里从事心理辅导工作。

从她的观察和经历看,大约十分之一的大学生会寻求心理辅导,年轻人中比较常见的心理问题。

“最明显的就是焦虑和孤单感,比较缺乏抗压能力。”



图片来源于 unsplash

她自己一边辅导,一边也在进行自我的疗愈和探索。

而让她真正得到心灵释放,并且最终选择留在美国的是找到了自己的信仰。

“我在留学期间成为了基督徒,有机会能够规律的参加教会的活动,在属灵上能够成长。”

在这种环境下,她也遇到了自己的一生所爱。

“我的丈夫当时从台湾到美国来求学,我们就是通过教会的朋友介绍认识的。因为共同的信仰让我们能够走到一起。”

Beth和丈夫在一起 McAfee Knob in Virginia

他们相遇相识,结婚生子,如今几个孩子也都在美国上学。

可谁也没想到,一场疫情,让在美国前后生活了24年的一家人,动了离开的念头。

02疫情下的歧视越来越多

“因种族得到不公平的职场待遇”

过去2年,美国社会出现了更多割裂和种族的冲突。

她说:“美国的种族冲突和种族歧视的问题,确实是我考虑离开美国的其中一个原因。”



图片来源于 unsplash

过去许多年,她其实很少亲身经历种族歧视的问题。

但有两件事记忆尤深,一件事发生在她读博士班期间。

系里曾经请一个专家来讲解怎样辅导有行为问题的儿童。

这个专家在讲座过程用了一幅漫画。

漫画里的父母威胁孩子说,你如果再有坏行为,就把你送到中国去。

“我认为这是歧视中国的信息。所以之后我给系里的老师同学,还有这个专家写了一封公开信,指出歧视中国的问题,并要求这位专家在他的讲座中删除这幅漫画。”

另一件事是几年前在美国的一个很受欢迎的电视节目。

主持人采访一些孩子,问他们怎么样来解决美国对中国巨大的债务问题。

其中一个孩子说用导弹把所有的中国人都杀了,观众对这个回答的反应是笑声。



“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严重和危险的种族歧视的问题。我参加了一个联名向美国国会提交的抗议活动。我也给我工作的同事发了一封公开信,邀请他们参加这个抗议活动。”

这件事的结果是电视台停播这段采访的录像,还有主持人公开的道歉。

自从新冠疫情爆发,她更是真正体会种族歧视问题就在身边发生。

“我周围认识的朋友和学生,就有人亲身经历被人尾随叫他们中国病毒这样的遭遇。”

她自己走在街上也感觉要比平时更警觉,要扫描是否有人怀有敌意。

“在我的工作环境,有几件事让我相信也有因为我的种族得到不公平待遇。这是我决定离开的一个直接原因。”

Beth强调说,她在教会环境里的经历截然不同于社区和工作中遇到的种族歧视的经历。

“在教会里我真正感觉到,不管我们是什么样的肤色,种族和文化背景,教会是大家可以和睦相处的一个大家庭。因为圣经说,‘你们从前远离的人,现今在基督耶稣里,靠着他的血已经可以亲近了。基督就是我们的和平:他使双方合而为一,拆毁了隔在中间的墙,就是以自己的身体除掉双方的仇恨’。”

Beth相信“在上帝的眼里,我们都是他所创造的,都带着他的形象,他的心意是让我们与他和好,也彼此和好。”

决定离开美国后,Beth把第一选择定向了遥远的新西兰。

03

“很多美国人认为新西兰最安全

这里非常尊重多元文化”

Beth的母亲和两个姐姐,其实已经在新西兰定居多年了。

因此,她此前就已经来过新西兰4次。

每一次和家人的探亲团聚、旅游,都让她对新西兰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这里有得天独厚,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让人不得不赞美上帝创造的神奇美好。有些美丽的海湾,让我真正体会到叹为观止的感受。”



图片来源于 unsplash

此外,她对新西兰人爱搞刺激探险印象深刻。

“比如说让人钻进一个塑胶的圆球里,从山坡上滚下来,还有用强大的气流让人体会在空中漂浮飞翔的感受。”



“还有这里的物产丰富,几年前我去过深海钓鱼,体验到鱼竿一进水里马上就有鱼咬饵的那种兴奋刺激感。”

在她的印象里,新西兰是个非常尊重多元文化的国家。

同时疫情大流行下,新西兰又是全世界应对疫情最好的国家之一。

“我在美国的时候,很多人认为新西兰是最安全的地方。”

Beth美国家里下雪的后院

这最终让她决定放弃美国的工作生活,来到新西兰。

在新西兰除了家人的支持外,Beth的心理学家的身份,对于在新西兰工作和生活很有帮助。

心理学家,仅次于警察和注册护士,排在了新西兰2020年最抢手的工作排行榜单的第三名。

作为医疗关键领域的工作者,她还可以被豁免特批入境新西兰。

这能让她更好、更快速地入境开展工作。

“我们一家决定我先到新西兰,因为我的大女儿要在美国完成她的高中课程。”

04拿到新西兰offer豁免入境

尚未决定是否再回美国

去年7月,她在美国申请了新西兰医管局的一份工作。

没想到,很快得到了答复。

她很快拿到了offer,随后顺利入境。



来到新西兰后摘果子

如今,Beth已经开始了在医管局部门的工作。

心理健康问题在新西兰较为普遍,特别是在青少年自杀问题上新西兰较为严重。

早期的心理干预,非常重要。

她对此也表示:“人在感觉人生没有意义,孤独绝望的状况下,会想到自杀。我认为预防自杀最重要的是帮助青少年建立健康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远离毒品,认识上帝。”

“我主要辅导十几岁到3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群。”

“我对小组心理辅导很有兴趣,希望近期内跟几个同事合作,可以提供小组心理辅导。”

心理学家在新西兰不仅是紧缺职业,同时也可快速移民。

行业待遇非常不错,市场需求很大。

根据2021年公布的数据,见习心理学家通常的年薪为$5.6万~$5.9万纽币,高级心理学家的年薪则为$10.6万~$12.5万纽币。

而Beth也正在考虑能够申请成为新西兰的居民。

下一步,就是等待丈夫和孩子来团聚。

“现在先生和孩子们在办签证,希望在今年7月份过来团聚。”

有最亲的家人、有非常好的工作、有包容的社会氛围,新西兰将成为他们人生的下一站。

至于未来是否可能会再回美国呢?

她说:“我会尊重两年的工作合同。之后会考虑全家人的适应情况。”

“也会尊重孩子意见,将来他们是否希望回美国受教育和工作,再决定是否留在新西兰或回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