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隆平去世的第二日,袁景辉在袁隆平家中见到袁夫人邓则。袁景辉是袁隆平的远亲,平日管袁隆平叫“伯伯”。他对邓则说:“袁伯伯的梦都一一实现了,一辈子,值。”他又介绍了袁隆平生前支持自己做的红色文化展馆。邓则流着泪握了握他的手,说:“好,红色文化好。袁先生对有梦想的年轻人很支持的。”
两人没有再多说。“袁伯母身体还行,就是一拨拨地接待人,情绪有时刚刚好,又激动起来。”袁景辉说。
“人实在太多了。”袁家一位亲属说,今天亲戚来都是派人去接才进得了门。“谁也没有料到场面会这样大。虽然很感谢大家,但其实他(袁老)生前并不喜欢热闹……”
在明阳山殡仪馆,家属所在的正厅正在为24日举行的追悼会作准备。前来守灵的袁家人吃的是盒饭。几乎人人都吃完了。有人说:“今天不剩一粒米饭。”

为袁隆平守灵的亲属们吃的盒饭。 王潇 摄
“宝宝,你看妈妈在干什么?妈妈来看袁爷爷了。好多人哦,你看看,人山人海的。”
5月23日,已经过了22点,气温不到20摄氏度。通往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的公路以路障隔离开进、出两个方向的人流,两支队伍一眼望不到头。还有源源不断的人流向殡仪馆的方向涌去。
在人流当中,一名中年女子边走边视频通话,一路上都在向远在老家的女儿介绍所见所闻:“你看妈妈手上的是什么花啊?是菊花。我们怀念袁爷爷,妈妈就‘带’你来看看他,对不对?”

正在给家中孩子直播的母亲。 雷册渊 摄
在告别大厅的左侧,人们带来的鲜花从最开始整齐地在地上铺满一层,到后来两层、三层、四层……形成了一道一米多高、两三米宽、十多米长的花墙。“这些鲜花表达的不是简简单单的祭奠,是民心!”一位前来吊唁的男子说。


十多米长的花墙层层叠叠。雷册渊 摄
“请往前走,到最后面去献花,谢谢!”花墙前,志愿者佘冬冬已经记不清自己是第几次重复这句话了。他乘坐23日早晨5点的高铁,从浙江嘉兴赶到长沙,一出车站便直奔明阳山殡仪馆。到了殡仪馆,佘冬冬顾不上吃饭,把双肩包往大厅角落一放,就加入了志愿者服务的队伍。
由于靠近大厅的花墙已经堆放了过多的鲜花,佘冬冬不得不一遍遍地告诉人们,请走到后面再献花。记者见到他时,他已经连续工作了6个多小时,虽然他脸上透着疲惫,却依然声音洪亮地维持着现场秩序。“袁老是我们从小在书本里读到的人物,我非常崇敬他。得知他离开以后,我就有股冲动,想为他做点儿什么。”佘冬冬说。


正在引导人流的志愿者佘冬冬。雷册渊 摄
在人流中,一群身着制服的外卖小哥格外醒目,他们每人手上都拿着一束稻穗,前来祭奠袁老。据其中一位外卖小哥介绍,他们是同一个外卖站点的同事,虽然还没结束一天的工作,但仍决定前来送袁老最后一程。说罢,他们向袁老的遗像深深鞠躬,又快速地消失在人流中,接着去送外卖。


外卖小哥们为袁隆平献上的稻穗。雷册渊 摄
“90后”余海玲和丈夫在长沙创业,经营一家花店,今天已经是他们往明阳山殡仪馆送第三趟花了。订单来自全国各地,每次送来都有二三十单,最远的来自一位内蒙古的10岁小女孩。他们把客户的留言手写下来,和花放在一起,然后拍好照片发给手机那头的人们。
留言的内容各式各样,有祝福、怀念,也有倾诉。一条长长的留言写道:“我现在也像您一样开始参与科研,真的参与其中,才感受到科研工作者的辛苦,漫长地等待未知的结果……”

长长的留言寄托着哀思。雷册渊 摄
花墙还在向远处无限延伸,没有尽头……
深夜,在明阳山殡仪馆的门口,蔡小强和其他许多出租车司机向走出来的人们高喊着:“免费送到高铁站!”
从23日白天开始,蔡小强就来到明阳山殡仪馆义务接送乘客。“这里不好打车,你们这么老远跑来悼念袁老,总不能让你们没有车坐。”蔡小强说,他参加了一个几十人的爱心微信群,大家自发约定接送来悼念的群众到24日凌晨。
“袁老做了那么大的事,我们也想尽点力,少挣一天车费也没什么。”蔡小强说。

排队义务接送乘客的出租车。

在殡仪馆门口义务接送乘客的出租车司机蔡小强。雷册渊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