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作者:忆湄,题图来自:《阿甘正传》剧照



如今的世代你总能看见两种“乐此不疲”的人类。


一类,刷抖音,追爽剧,浅层的刺激和碎片化的满足是人人伸手可得的快乐。玩上一天的时间,耗光所有的精力,回过头发现什么都没做,但第二天还是照例走进舒适区。


另一类,长时间地聚焦一件事儿而放弃本来该有的娱乐和社交,以及承受过程中的孤独与不被认同。人一辈子要干一件事,或坚持一件事,乐此不疲,甚至挣脱了时间的束缚。


前者是典型的现代社会对于意志力的扼杀。互联网产品讲究把人圈养起来,占领他们的心智,不挑战耐心,不动用一丝一毫的意志力,让他们个个乐不思蜀,才是好的产品体验。


而后者,背后是让人钦佩的“意志续航力”。动心起念是容易的,但最初的火花,极易在现实世界冷冽的空气中熄灭,能在寒凉的世界里持续供应燃料,大概决定了人与人之间最终的差别。 


后者的“不疲”,或者说那种迷人的“意志续航力”,才是本文想探讨的。


贝索斯在最后一封股东信里有一句很酷的召唤,“宇宙希望你成为普通人,并千方百计吸引你,可千万别让它成为现实”。当然他也良心提示了那个最重要的点,就是你必须要为你的与众不同付出代价,“做自己”不是童话里的happy ending,而是要不断投入精力去维系。这当然是公平世界的不二法则,要得到最好的,必然要吃更多的苦。


而反面的经验,相信大部分人都有过。立Flag起个头不难,“做自己”也是一张容易打出的牌,有个小目标也常常能在平淡生活里带来慰籍。但多数人错读了“坚持一件事”的使用说明书,以为内心有点兴趣,有点激情,狠狠下一次决心,耐心坚持一段时间,人生就会一劳永逸,痛苦就会统统消失。如若这么简单,我想成功人士的内心都不用装满一部血泪巨著了。


真实世界里有许多关于“意志续航力”的故事,能立体生动地解释这件事并没那么单纯。



罗振宇有一个在公众号里坚持8年发60秒语音的美谈,外界看来挺像是一种仪式化死磕的典型。但罗胖自己说,不过是因为当时公众号每天顶格只能发60秒,作为一个贪婪的人,他就把60秒全部用上。发到第10天的时候和马化腾吃了一次饭,马化腾说你这个特别有意思,每天精准60秒,很神奇。就这句话,害了他8年。当初自己的贪婪和商业化的试探成了用户眼中的自律和坚韧,当用户越来越多,从几个人到千万规模,他觉得已经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撤了。


被他人期许“绑架”,被价值感“鞭策”,此后被等量齐观的流量“回敬”,众人拾柴后体现出来的“意志续航力”,变成了一艘帮他横渡时间之海的美丽航船。


另一个例子,来自最近遇到的一位有意思的创业老兵。他讲自己如何在巨头夹击下,毅然决然连续创业的故事。本质上是他坚信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世界的必然趋势,人类历史的严酷就在于它并不支持一个永久骄傲的神坛,所有现行秩序都未必长久。如此漏洞百出的世界,是所有创业者的后花园。


说真的,和总被世界看涨的年轻人相比,我倒挺羡慕这些有一定年纪和阅历的创业者。他们对于创业的“不疲”除了内心驱动,更来自于深谙世界的运转规则。历史的浪潮曾敲过千家万户的门,至于哪一扇门被打开,多半既不会是最高精尖的,也不是最富意义的。


而其余的可能性都暂且退下,被浪费地丢进人类智慧的积尘仓库,韬光养晦。但主宰现实的产物呢,往往既受制于当下的环境,又受限于一代人的最大公约数,不全美好,只是止步于此。一旦对一切被推上神坛的东西从仰望调至平视,参与世界的更迭和革命,倒成了一种不用解释的必然。


这种“意志续航力”是一个人真正成熟睿智,内心真正自由的外化。


而在悬壶济世的医者身上,这种意志力更是一场逃不掉的内心拉锯战。那个差点被病态患者杀死的眼科医生陶勇,在他的新书《目光》里写,医生这个职业非常辛苦,门诊量大,常年无休,重压之下收入却很微薄。年轻医生常不被患者信任,面对在自己面前不治身亡的病人,又容易产生自我怀疑,更别说自己精诚行医却遭此横祸。他说,我要打的仗不是一场攻坚战,而是面对内心那点点滴滴的退缩和怀疑。


那他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呢?医学在他心中,经历过三个阶段,一是做一个简单的匠人,获得利益;二是解决更多的问题,获得名声;三是超越了名和利,变成了信仰。支撑他到今天的动力,一是远比他困难的患者们;二是让他醍醐灌顶且远比他勤奋的老师们;三是自有万钧之力的热爱,和工作带来的价值感。


打败病魔、拯救生命、挽救一个家庭,这种价值感是物质无法带来的。所以他越来越觉得穿名牌、吃大餐、开好车、住豪宅这种生活没什么意义,穿得得体舒服,有一个温暖的家,能吃到街边美食一样很幸福。


所以你会发现,坚持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人的认识是一趟不断修改的曲折路径,在理解和困惑的夹缝中蹒跚而行,直到获得某种视野,胸臆之间彷佛塞进一片海洋,能消解所有的迟疑和委屈,心中才开始出现天清气朗的静定。



不幸没能坚持下去的事,死于很多因素:转瞬即逝的热爱,过于理想化的心理预期,在模糊且脆弱的兴趣初期没能进行大量的互动和加强,付出之后发现没有即时回报就无法单项持续,或者被习焉不察的流俗击败,被日常的闲言碎语吓跑,甚至被一场猝不及防的黑天鹅事件弄乱了方向。


念头如火花,但要变成燎原之火,往往需要背离我们普遍的人性才能继续。人的热情往往是这样来的——最初的一点儿发现,随后的大量发现,有力的经年的培育,以及之后持续一生的深化,每一阶段往往都比前一阶段的过程长得多。而回报却是这样来的——不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反一开始可能会有长久的徒劳,但一旦跨过某一个神秘的时间点,矗立在你面前的墙开始松动了,新世界才徐徐展开。


大江健三郎写过一本《为什么孩子要上学》,他说对小孩来说“等待一段时间的力量”非常重要。遇到难题先把它放入括弧内,放置一段时间再来看看,这么做和一开始就放弃逃避问题完全不一样。在拼命忍耐的这一段时间里,孩子们发现自己成长了,可能问题自然解开了,也可能他们不知不觉懂了,好像顿悟一般。但其实这只是走过漫漫长路后最后美好的收割时分,天底下并没有白给的顿悟。


虽然他写给孩子,但对大人一样适用。就像《基督山伯爵》讲人类全部的智慧,一是等待,二是希望。等待代表着一部分决心要换成耐心,一部分锐气要变成钝力,让时间来料理它。而希望则代表着可能性,有时候答案会带来绝望,但可能性永远为人们预留了一搏的余地。


而你们都足够聪明,看得出人终其一生,拥有一件能如此“不疲”去做的事情是大幸事。而扛起这沉甸甸的幸运的,就是它背后的意志续航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作者:忆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