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急诊大夫赵启东接诊了一位河北的患者。5小时前,正在施工的小伙子遭遇模具爆裂,突然感觉有一个东西飞向自己右侧颈部,因为工作环境光线较暗,自己无法判断具体是什么,仅仅发现脖子上有一个2毫米x2毫米大小的小孔,稍有渗血。后来脖子慢慢肿胀疼痛,并逐渐出现胸闷,但无明显呕血咳血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当地医院的颈动脉CTA(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检查显示,颈部右侧有金属样异物,与右颈总动脉及右锁骨下动脉关系密切,伴右胸腔少量积液。
一线的耳鼻喉科大夫面对着颈部几乎没有伤口、似乎无明显大碍的小伙子,并没有一点点的放松,第一时间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总医师任冉、二线副主任医师黄俊伟及医务处上报,头颈外科、血管外科、胸外科、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及麻醉科等多科会诊决定:立刻完善全麻术前准备,联系输血科备血,准备进行全麻下急诊颈胸部血管探查术。
术前准备在各科室协调下以最快的速度顺利完成。从急诊留观室转运手术室的过程也丝毫不敢马虎,转运过程中医生反复嘱咐病人不要有颈部的任何活动。为了避免在去往手术室的路上发生意外,随行耳鼻喉大夫随身携带氧气袋、心电监护、气管切开包和环甲膜穿刺包等急救物品,手术刀片也提前安装在刀柄上,以防出现窒息等意外情况;同时通知总务处,让电梯等候以便直达手术室,尽可能减少运送时间。
抵达手术室,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徐源、住院总医师施东婧和手术室护士陈粤、董凌云早已就位。患者颈部肿胀存在困难气道,经验丰富的手麻科团队默契配合顺利麻醉,并做好应对术中随时可能出现大出血的准备。经过周密讨论,由头颈外科打头阵,血管外科、胸外科人员及专科器械准备就位,随时上台。
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何时知及黄俊伟对颈部“飞针”入口处的颈部肌肉组织、血管及神经进行精细解剖。因为异物进入颈部造成组织弥漫性水肿黏连并伴有黑色积血,分离过程并不容易,需要足够的耐心。当分离到颈总动脉入胸腔处,何时知突然停了下来,一个黄豆大小的黑色血块映入眼帘,这可能是堵在血管破口处的血栓块。
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谭正力、主治医师姚辰亮证实了这个猜测,轻轻抬起颈动脉,一个尖锐的黑色金属正位于黑色血栓下方。为防止突然出血,血管外科的专家们小心地在血栓两端放置了大血管阻断带,从颈部CTA上不能排除异物下方是否也扎入胸腔内血管,贸然拔出可能造成胸腔血管破裂出血,进而导致患者直接死亡。
经短暂讨论,决定由胸外科医师杨兴国上台开胸,以便充分暴露异物与血管的位置关系。
正在此时堵在颈总动脉的血栓块突然松动,血液从颈总动脉破裂口如喷泉般涌出,谭正力眼疾手快,血管钳准确夹闭破裂口两边的血管,吸引器快速清除积血,精准迅速缝合颈总动脉的后侧壁。缝合完成后缓缓松开血管钳,没有明显的渗血,所有人悬着的心慢慢落了下来。
经历了刚刚那一幕,更不能轻易贸然去除还扎在组织深部的“飞针”。胸外科大夫火速上台,沉稳迅速完成了胸部开放,充分止血后,“战场”又重新交给了血管外科,大夫们继续沿着开胸后切口暴露无名动脉,沿无名动脉仔细向右锁骨下动脉起始处分离。
这时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再次发生,那根长长的“飞针”,不偏不倚穿在右侧锁骨下动脉。有了之前的经验,再加上血管周围组织的充分解剖,谭正力和姚辰亮先是夹闭“飞针”两端的血管,然后轻轻拔出那根神秘的“飞针”,用最快速度缝合血管。
松开血管钳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没有再次出血!在场的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每个人都为小伙感到庆幸。异物被成功取出。
手术还没有结束,台上的各科大夫们并没有掉以轻心,继续小心止血,查找渗血点。胸外科放置引流管,引流胸腔积血,关闭胸腔。与此同时,血管外科和耳鼻喉的大夫们小心处理着颈部的血管,关闭颈部。
术后经过一周的精心治疗,小伙子恢复如常,顺利出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