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轻拿轻放局(ID:heybecareful),作者:路言寒,原文标题:《竟然有很多人相信,“谈恋爱得从初中开始门当户对”》,头图来源:《小欢喜》


这两天引起热议的一条微博,写了写北京顶尖中学内的早恋现象。


取了个名字,叫“科学早恋”。


大意是北京海淀某顶尖初中,学生早恋家长也不拆散了,双方父母彼此见个面看着顺眼,主动说不用干涉。


有的家长像亲戚一样来往走动,俨然八分之一个亲家。



这条微博把家长的行为解释为——中产阶级保全自己阶层地位的又一努力。


说是如果初中就把婚姻定下,可以大概率躲开城乡恋、婚姻扶贫的可能性。


这逻辑我怎么品都不对劲。


想聊阶层聊婚姻就直说,别牵扯什么“科学早恋”,又侮辱科学又侮辱早恋。


1


客观看,这则投稿里,家长细节很可能是真的。


可渲染到中产阶级保全地位的程度,就有点强加焦虑的嫌疑。


设身处地想想,自家12岁的孩子谈个恋爱,你会满脑子认真盘算俩初中生的谈婚论嫁、家庭的战略重组吗?


离国家法定结婚年龄还有七八年呢,但凡是个成年家长,也不至于这时候焦虑。


在中国更常见的,是家长不把孩子的恋爱当回事,只觉得是幼稚的过家家、荷尔蒙冲动。


部门早恋达人李秋水,初中时把男朋友和几个同学一起带回家过生日。


秋水爸不屑地说,“好好好,其实就是交个朋友嘛。”


她还觉得受到了轻视,义正言辞地拍桌子,“不,这就是我男朋友!”


秋水爸妈笑得更开心了。



爆料里家长们的行为,按正常人思路理解就足够。


北京海淀的顶尖中学,教育理念相对先进,家长们对待早恋的态度也相对宽容。


没必要棒打鸳鸯,正确引导,只要不影响学业,老师家长都万事大吉。


至于一些家长来往走动,有可能是家长之间达成沟通,合作引导孩子的成长。


俩月前舅妈被叫去学校、通知孩子早恋,回来后和女儿“老生常谈”了一番,正常交朋友不反对、别影响学习。后来双方家长一见面,态度很一致,不影响学习就行。


但私底下,舅妈还是悄悄调查了对方的家庭情况。


这代表她认真思考孩子的婚姻可能性、阶层差距吗?


不,家长们只是单纯想了解孩子接触的可能是什么样的人。


大多数中国家长的教育目标都非常明确,学习成绩第一位。


为多半夭折的初中生恋情认真思考婚姻?你怕是小看了中国家长的教育决心。


2


抽离出原微博行文间的阶层焦虑氛围,其实很容易看出论断的不合常理之处。


但它一眼看过去,就是那么唬人。


一是因为,几轮“鸡娃”焦虑营销过后,“北京海淀家长”已然被妖魔化成为了网友心中、永争内卷潮头的形象。


从幼儿园开始为高校备战都可以,好像从初中开始为婚姻准备也行?


当然不对。


知识学习好歹是一脉相承、有体系的。


可谈恋爱,保不齐哪一天就分手了,更何况是人生前景波动巨大的初中生,完全没有可比性。


与“鸡娃”相对应的,是普遍的学历崇拜思维。


因此对许多家长们来说,在孩子拿到毕业证书之前,学历焦虑都会优于婚恋焦虑。


等到你大学毕业,不好意思,学历焦虑解决了,开始解决下一个。


再者,对大概率凭借学区房、进入顶尖中学的这些北京家长们来说,婚恋完全不至于焦虑到“恋爱要从初中抓起”的程度。


网友们一般想象的“婚姻扶贫”,是小康城市家庭与贫苦农村。


城市家庭自身的积累也称不上多雄厚。遇上场大病,或遇上缠人的穷亲戚,家底没了、境遇大大下滑。


可对这些至少手握千万级学区房、还有北京户口的家庭来说,怎样算“婚姻扶贫”呢?


和县城小康家庭组合,算吗?


不论这“婚姻扶贫”标准怎么定,除非极端情况,北京家庭都不太可能因婚姻导致所谓的“阶级滑落”。


户口和房产,几乎是当下社会无可撼动的阶层资源。大多数时候它们甚至决定了,孩子能接触到的朋友都不会差距太大。


高中、大学、工作,有的是相似圈层的人去接触、去内部消化。


这则帖子看着唬人的另一个原因,是涉及的两项社会现象都是真的。


北京顶尖中学里学生家庭境遇相似,是真的。


中国家庭愈发为婚姻阶层配对焦虑,也是真的。


两者互为因果关系的可能性很小,只是一同撞上了“门当户对”的大墙,人们下意识地关联了起来。


这两现象交织在一起,催生的其实不是“科学早恋”,而是名校相亲。


相比于恋爱,相亲的目的性更强,也更看重家庭条件、金钱实力等客观条件的影响。


大多数人此前或许听说过“985相亲局”,以学历为门槛的相亲场合,目的很明确——为了筛选“门当户对”的相亲对象。有的“名校相亲局”更细分,细分到初中、高中。


不过据我打听,参加的人很少。


3


“科学早恋”掀起的讨论中,令我感触最深的,其实是许多人在看到原贴描述时的深信不疑。


有人信以为然,觉得很明智、就该这么做。


让我一时恍惚,莫非大清没有亡、旧社会森严等级下诞生的“娃娃亲”,还有人想复兴?


有人自认深谙其道,觉得门当户对是死道理,“婚姻扶贫”不可取。


或许这则投稿,就不是写给那些够得着中国顶尖中学、资源优沛的家长们看的。因为“婚姻扶贫”的结果对他们的阶层来说,不会更好,但也不至于更差。


它更像是给数量更庞大的普通人看的。


缺少户口、房产等“铁资源”的普通人,才更经不起所谓“婚姻扶贫”的可能后果。


不过别混淆,风险承担能力的差别,并不意味着这些家长所代表的中产阶级,会更乐意接受“扶贫”。


当我们已经习惯于下意识地用“阶层”“阶级”区分人群时,社会的金字塔,就越来越趋于封闭了。


不论是富人阶级、中产阶级,其实当下每一个阶层都更加信仰“门当户对”。


更不乐于,为他人实现婚姻带来的阶层跃迁。


只不过这一点在不同人群身上,表现是不一样的。


有的是切实担忧,自身的积累会受到根本损害;有的只是是意愿上,不愿捎别人一段车。因为心里清楚,如今,对方通过婚姻实现的阶级跃迁,如果换算成拼搏与努力,可能几辈子都不够。


大家便都趋向于自产自销、门当户对。


“婚姻需不需要门当户对”,在辩论圈就是个老辩题。


老辩题意味着被讨论过很多次,赛场上的举例、逻辑可能会很相似。


我刚上大学时,正经接触了辩论,那时这个辩题的正反方还能有来有往、气势均衡。


等到我毕业后,再被邀请去当新生辩论赛评委,突然发现,赛场上,试图论证“婚姻不需要门当户对”的反方,显得局促而心虚。


他们的举例、观点、逻辑,和当年明明没有多少区别。


正方的那些质问,却显得更刺痛——


“家庭条件差距大,势必会催生自卑心理,自卑很难根除。”


“婚姻关系需要稳定,差距带来的地位不平等如何维系婚姻天平?”


“思想层面上门不当户不对的两个人,如何处理好婚姻中复杂的人际关系?”


……


而反方的那些观点,却像是单薄的口号,无意义地呼唤爱情、呼唤自由恋爱。


赛场上,反方举例《梁祝》,忽略爱情的婚姻走不到终点。却被一位正方辩手机灵地拿来反问,那是不是没有物质基础的爱情会走向悲剧。


最后反方输了。


不只我所在的这一场,同辩题的好些赛场,都是反方输了。


我一时不知道,这到底是反方辩手输了,还是自由恋爱输了,输给了所有人潜意识里的阶层壁垒。


我原以为,我们不会生活在《梁祝》的时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轻拿轻放局(ID:heybecareful),作者:路言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