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经常提这样一句话,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关于这句话的出处,有很多版本。有人说是出自于“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论中国》,有人说出自于鲁迅的《且介亭杂文》,还有人说,出自于CNN的纪录片《冷战风云录》。

但实际上,这三部作品中,都没有这样的表述。

这句话能够广为流传,并不是因为它出自于哪个名人著作,而是我们把这句话,变成了无可辩驳的事实。                                                  

今天来看这句话,更有些特殊的含义——今天是4月15日,国家安全教育日。

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和平的。在我们感到安全的不远处,就有暗流涌动。

最近,江苏盐城渔民王锁在捕鱼时,捞到了一个不明装置。黑色、体积庞大,上边有太阳能板,后边有螺旋桨,两边有翅膀。



(图源央视新闻)

这个装置,叫做波浪滑翔机。它的作用,是侦查和情报搜集。

每年,中国渔民都能捞到各式各样的装置。去年3月,连云港渔民就捞起来个航空声呐浮标,这玩意,是用来搜索、识别和跟踪潜艇的。

大国博弈,很多时候,都是些“小手段”。

国家安全机关今天披露的勾结境外反华势力颠覆国家政权案件中的犯罪分子,是河北某高校新闻系的学生,1999年出生。

2019年,年仅20岁的田某受境外反华媒体人邀请,秘密赴西方某国,同境外二十余个敌对组织接触。

同时,田某还接受了该国十余名官员的指令,秘密搜集并提供污蔑中国的“证据”。

有些人的20岁在保家卫国,有些人的20岁,已经迫不及待地出卖国家了。



(图源环球网)

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有人拼尽全力挡住了黑暗。所以,在普通人的视角中,才会举目四望,皆是光明。

如果说间谍、情报,这些是属于“阴谋”的范畴,那国家间,同样存在“阳谋”的博弈。这些东西,与这个国家的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平时,可能没有多少人会在意。但一旦会牵动,必定会是灭顶之灾。

比如,粮食安全。

虽然没说开头的那句话,但基辛格的另一句话,同样广为流传:

谁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人类。

石油、铁矿石、铝矿……这些我们所谓的“大宗商品”“战略物资”,虽然也很重要,但相对来说,它们的“过剩”,是比较容易出现的。

但粮食过剩,只在少数国家出现,稍微武断地说,只在美国出现。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生产的50%的小麦、33%以上的大豆、25%以上的玉米,都会出口到国外。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国,是这个世界唯一的农业超级大国。(印度这种普通国民饿肚子还要出口粮食的国家不算)



冷战开始后,美国执行一项名为“粮食用于和平”的计划,大量美国过剩的粮食被卖往别国。与此同时,收到粮食的国家还得感谢美国的“人道主义救援”。

在一吨吨粮食的影响下,不少国家团结在美国的旗帜之下。

相比美国,苏联就惨上不少。

苏联三分之二的耕地受气候问题影响较大。更为重要的是,苏联产量的效率,低的可怕——苏联有三分之一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但仍达不到其他国家的产量水平。

当时,美国一个农业工人可以供养50个人,而苏联的一个农业工人,只能供养7个人。

不仅如此,苏联还要向东欧、古巴、埃及等国家提供粮食。留给苏联的路,只有一条——进口。    

而能为苏联提供粮食的,只有美国。关于是否将粮食卖给苏联,美国国内,也争吵不断。

一方认为,缺粮会让苏联内部产生分裂,甚至是内部革命。所以,美国决不能卖一颗粮食给苏联,而是应该等待那一天的到来。

而另一方却认为,向苏联销售粮食,是“为美国最大利益服务”。



(图源腾讯新闻)

在他们的设想中,这一举动,是一石四鸟:

美国过剩的粮食有了买家;消耗苏联有限的外汇储备;可以要求苏联用石油来换粮食,美国可以得到低价的石油;苏联以低价大量出口石油,势必会遭到产油国的抵制,增加“反苏同盟”的实力。

经过一番谈判,美国与苏联达成了协议。开始进口粮食当年,苏联就抛售了372吨黄金,换取外汇购买粮食。两年后,苏联再次抛售335吨黄金。

这么卖下去不是办法,正当苏联人准备“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时,美国人又来了。

这一次,美国人声称,只要苏联在未来3年购买不低于7.5亿美元的粮食,那美国就为苏联提供一笔5亿美元的贷款。

有钱,有粮,看起来,苏联占了大便宜。不愿意继续消耗黄金储备的苏联,很快就同意了这一协议,美国的粮食开始源源不断地运往苏联。

而苏联的粮食体系,也开始对美国产生依赖。“禁运”这个词,开始频繁出现于美苏粮食交易过程当中。



(图源腾讯新闻)

1973年,基于这一协议,美国同苏联又签署了另一项农业合作协定。这条协定的第二条规定,两国保证“经常互通一切有关主要食品的生产、消费、需求和贸易方面预测的情况”。

但从1974年开始,苏联开始频繁地拒绝美国这些评估苏联粮食收成小组的调查请求。

拒绝的次数多了,这些美国人也嗅出了些不一样的意味——苏联的粮食生产,出问题了。

为了验证自己的结果,1975年,美国连发了两颗装有红外线探测装置的卫星,测算苏联粮食的产量。

得到的数据,验证了美国人的想法,苏联粮食,歉收了。

1975年10月,美国副国务卿查尔斯·鲁滨逊被派往莫斯科,他只带来了一句话:

如果苏联不同意每年以大大低于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价格向美国提供100万吨的石油,那苏联,就将面临无粮可吃的境地。

这个提议,是基辛格想出来的。



(图源网易)

鲁滨逊每天过得很悠闲,天天穿着汗衫短裤,围着莫斯科河慢跑,而克林姆林宫,早已吵翻了天。

苏联领导人最终是如何决定的,我们不得而知。因为当时出现了另一件事——国际粮价开始上涨。

巨额的利润,让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美国的盟友,都愿意把粮食卖给苏联。美国的要挟,无功而返。

而苏联是如何度过这场危机的呢?再一次掏出黄金储备,跑去瑞士大规模抛售黄金,元气大伤。

此后的1979年,世界爆发石油危机。苏联靠卖石油,获得了不少外汇。有了钱,也不愁买粮食。而危机,就在这样的掩盖中,不断酝酿。

1981年,美国历史上最为反共的总统里根上任。他想到的打垮苏联的方式,仍是粮食。

只不过在这之前,里根先做了一件事——要求沙特将自己的石油产量提升一倍多。

当时的国际油价,直接从30美元/桶,跌到了12美元/桶。当时,油价每下跌一美元,苏联就要损失10亿美元的潜在外汇收入。

损失外汇,对于苏联来说,就是损失粮食。

与此同时,美国减少了粮食出口。这也导致粮食价格一路飞涨。1988年,世界粮食价格同比上涨33%,1989年,同比上涨56%。

苏联的粮食体系,直接崩塌了。民众饭都吃不上,还能对国家有什么样的感情。这场粮食危机,也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图源网易)

这种用粮食要挟别国的手段,美国屡试不爽。

1970年,美国停止对智利的粮食援助,同时宣布,不卖粮给智利。而当民众和军事集团推翻了当时智利政府的统治后,亲美的政府上台,粮食贸易在第一时间又恢复了。

1974年,美国暂停对孟加拉国的粮食援助。而孟加拉国想要恢复援助的条件,是中断同古巴的贸易往来——当时,美国在制裁古巴。

没办法,这些国家的粮食体系,早已被美国破坏殆尽。

要想填饱肚子,就要弯下身子。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美国农业冲击别国的方式,也不简单的再靠量,而是靠质。

农业的现代化,不只是机械化,更要看种子和农业化学品的投入与使用。

如果没有它们,世界粮食的产量会大大降低,同样,也无法承载这么多人口的需求。

现代农业中,谁控制了种子和农化产品,谁就控制了粮食命脉。

2015年前,这一市场被六大公司所瓜分——没有一家,是中国的。

孟山都,2014年世界500强排名197位,美国公司。

杜邦,2014年世界500强排名320位,美国公司。

拜耳,2014年世界500强排名193位,德国公司。

陶氏化学,2014年世界500强排名174位,美国公司。

巴斯夫,2014年世界500强排名75位,德国公司。

先正达,2014年市值300亿美元,瑞士公司。



(图源新浪财经)

当这些公司开始发迹时,中国还在想着如何突破“贸易禁运”的封锁——对于“被孤立”的中国,化肥属于国家战略物资。

1973年,国家正式批准“43方案”,从国外进口了13套现代化的化肥生产设备。当我们开始研究化肥生产时,这几家公司,已经开始进行基于生物技术的研发了。

这,就是西方世界的技术累积优势。

和其他行业一样,中国,慢慢地开始追赶。但很快中国就发现,前六在抱团——通过交叉持股和专利授权,它们已经形成了利益整体。

这个行业,容不下新的玩家。留给中国的位置,只有第七:

2011年,中国化工集团收购世界农化行业排名第七的以色列安道麦公司60%的股权。

虎视眈眈的中国,也给了“六巨头”不小的压力。2014年,全球农化产品市场进入低谷。博弈与厮杀,开始了。

2015年,美国孟山都宣布,出价450亿美元收购瑞士先正达。

孟山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种子公司,而先正达,是全球最大的农业化工企业,如果这次收购成功,那孟山都基本可以垄断世界农化市场了。

第一轮,孟山都出价450亿美元,先正达以“大幅低估公司价值”拒绝。孟山都的动作,引起了其他公司的注意。

同月,巴斯夫也宣布,要收购先正达公司。

“六巨头”中,只有先正达是单一的农业公司,它受这波行情的影响最大。但同样,它在农作物技术研发的投入也最多。

先正达的技术,无论对于哪家公司,都是巨大的优势互补。



3个月后,孟山都将收购价提升至470亿美元,仍遭到先正达的拒绝。

当时,人们以为,世界农化行业“六强”的局面,仍会持续一段时间。但一个月后,一则消息,直接震惊了所有人:

美国陶氏化学宣布与美国杜邦合并。这一合并,直接造就了一个市值1300亿美元、年营业额超过900亿美元的世界第一大化工公司。

第二年,德国拜耳公司宣布,以660亿美元收购美国孟山都公司。

就在行业发生洗牌时,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中国化工集团,在和先正达接触。

事实上,早在孟山都传出收购先正达的消息时,中国化工集团,就已经入局。

最初,先正达的态度很坚决,“对和中国企业做生意,没兴趣”。

但在此后的7个多月时间内,中国化工集团,仍在坚持。

2016年,巨头们开始合并,先正达面临的压力陡增,内外交困之下,高管的想法,也开始发生转变。

而此时,中国化工集团给出的报价,仍然很有诚意——430亿美元。

2016年2月3日,在经过长达9个多月的谈判之后,中国化工宣布,收购先正达公司100%的股份。



但,这还没有结束。

很快,欧盟和美国都以“反垄断”为由,介入了这场收购。

在这期间,曾数次传出收购流产的消息。而这场收购,也引发了众多国人的关注,除了这是中国企业规模最大的海外并购之外,先正达的13000件专利、107个生产供应基地、119个研发基地,同样成为关注的理由。

2017年6月,在历经6次延期之后,交割,终于完成。

而在一年前,中国化工集团将安道麦公司剩余40%的股权,攥在了手里。

至此,短短两年时间,世界化工行业就从“六巨头”时代,变成了“中美德三强”。

变强的路,仍在继续。

2020年,中国化工集团宣布,将安道麦公司的股份转入到先正达公司中,成立全新的先正达公司。

同月,中国中化集团宣布,将自己的农业板块,注入到新成立的先正达公司。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中国化工集团和中国中化集团,是两家公司,它们的业务,互有侧重,但也有重合。

而中国中化集团的前身,是中国进出口公司,它当年负责的,正是抢运新中国的战略物资,其中就包括,化肥。

今年3月31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消息表示,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实施联合重组。



这次合并,会产生一个1.4万亿的“巨无霸”,对于这次合并的解读,有很多,但有一句话,可以概括:

中国人的饭碗,装中国粮。而中国粮,用中国种。

“吃饭”这件事本身对于中国人来说,意义太过于重大。

曾经,我们挨饿。

现在,我们刚刚吃上几口饱饭,西方世界一张嘴,就是“中国人每吃一口肉,亚马逊雨林就冒出一股烟”。

他们甚至连装,都不愿意装一下。

如果10多亿中国人过上跟美国人一样的生活,将会成为全球灾难。

当西方人大块吃肉,大口喝酒时,中国人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没办法, 我们有百年屈辱史,这是我们的必经之路。

但现在,中国人站起来了,富起来了。可有些人,还想让中国人饿着肚子,挨打挨骂。

那中国,只会端牢自己的饭碗,然后,挺直腰板,用实际行动,回击他们。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在这之前,我们要吃饱吃好,才能踏上征程。

这两件事,哪一样,谁都不能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