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灾难正在我们眼前发生。由冲突、气候变化和新冠疫情所引发和加剧的饥荒已日益逼近数百万个家庭。”



图/图虫

一场场事关人类“饭碗”的危机已经或正在全球上演。

粮食,作为人类维持生存的必需品,其属性必然超出一般意义上的商品。

然而,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尤其是美元流动性泛滥风险增加,国际粮价近段时间呈暴涨之势,如何确保粮食供应、维护粮食安全也再度成为全球热议话题。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与世界粮食计划署3月23日共同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3400多万人距离饥荒仅一步之遥,如不立即采取更大规模的援助行动,全球20多个国家将爆发饥荒危机。

灾难正在眼前发生。

如此,中国人的“饭碗”会不会受到影响?

3月31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表示,当前我国粮食库存充实、供给充裕,保障粮食市场供应和平稳运行有基础有条件。



国际粮价飙涨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全球食品价格指数截至2月已连续9个月上扬,并创下2014年7月以来最高水平。其中尤以主要谷物价格涨幅惊人,高粱同比上涨82.1%,玉米同比上涨45.5%,小麦同比上涨19.8%。



部分粮食出口大国的物价也在上涨。据阿根廷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阿根廷经济去年萎缩10%,2021年1-2月的通货膨胀率均达到8%。通胀拉抬使得食品价格大涨,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阿根廷水果的平均价格增长高达228%,土豆价格增长114%,肉类平均价格增长103%,蔬菜类的价格增长了88%。

究竟发生了什么?粮价为何如此疯狂的上涨?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毛学峰认为,近期国际粮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仍是受疫情影响和美国宽松货币政策影响。“第一,疫情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粮食产业链在流通方面仍受很大影响。第二,疫情之下,粮食成为资本炒作的标的。从金融危机等过去历史经验看,农产品或者粮食作为民众的生活必需品,具有抗跌保值的属性,也就成为资本炒作的标的,进而导致了粮价的上涨。第三,拜登政府1.9万亿美元的刺激计划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会在未来几个月逐渐显现,市场产生了粮价上涨的预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冰川持有类似的看法。在胡冰川看来,当前国际粮食和食品价格的上涨,最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全球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农产品也不能幸免;二是全球经济逐步走出新冠疫情,农产品需求呈现一定复苏。

胡冰川进而指出,对比两种原因,美国推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导致国际粮价上涨的主导因素,需求因素只是边际因素。“我们可以看到,矿石、金属甚至化肥价格涨幅都超过农产品。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数据,2020年2月-2021年2月间,全球化肥价格上涨了35%,同期农产品价格上涨了17%,按相对价格来说,农产品价格是相对下降的。”胡冰川说。



“国际粮价预计会继续上涨”

那么,未来一段时间国际粮食和食品价格是否会继续保持强劲的上涨态势?

对此,胡冰川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国际粮价的走势主要取决于美国以及其他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走向——如果(全球主要经济体)继续货币放水,全球农产品价格必然继续走高。

值得注意的是, 当地时间3月31日早晨,美国总统拜登在其2019年总统竞选的始发地、传统工业重镇匹兹堡发表演讲,宣布了逾2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1万亿元)的基建和经济复苏计划,为拜登-哈里斯政府“重建更美好未来”(Build Back Better)计划的一部分,旨在重建美国老化的基础设施,创造就业机会。

拜登表示,基建计划包括就业和家庭2个部分,也叫“美国就业计划”,这将是“一代美国人仅能看到一次的投资”。

据悉,这项计划由四部分组成,持续8年,是本月签字生效的1.9万亿美元经济救助法案后续。

毛学峰则表示,未来国际粮价走势取决于三方面因素,从整体看国际粮食价格预计将继续保持上涨态势。“第一,疫情对粮食流通环节的影响仍在。疫情对粮食生产环节的影响不大,而在疫情之下各个国家都会倾向去扩大粮食生产,2021年全球粮食的供给会增加。但如果全球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的话,流通环节仍受影响的预期还在,粮价也会有上涨的预期。第二,美国的宽松货币政策在未来几个月会逐渐显现。第三,从当前经济和疫情形势看,粮食仍是资本青睐的炒作对象。”



联合国发出警告:全球3400多万人距离饥荒仅一步之遥

联合国粮农组织与世界粮食计划署23日共同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3400多万人距离饥荒仅一步之遥,如不立即采取更大规模的援助行动,全球20多个国家将爆发饥荒危机。

这份题为《饥饿爆发点》的报告呼吁,急需在每个“饥饿爆发点”国家,包括布基纳法索、阿富汗、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塞俄比亚、海地、苏丹和叙利亚等,都采取关键的短期和长期行动,以应对眼前和未来的粮食需求。

报告指出,冲突和疫情是导致饥饿加剧的重要原因。南苏丹、也门和尼日利亚北部所面临的粮食不安全风险最为严重。在全球许多地区引发饥饿的武装冲突和其他形式的暴力并无缓和的迹象,且在阿富汗、中非共和国、萨赫勒中部、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北部、莫桑比克北部、索马里、南苏丹和苏丹很可能还将进一步加剧,部分国家境内的人道主义援助工作日益受限则使情况雪上加霜。

此外,新冠疫情对全球许多国家的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加剧了贫困和粮食不安全状况,其中拉美地区的经济衰退最为严重,恢复速度也最为缓慢,而中东地区的也门、叙利亚和黎巴嫩则受到货币快速贬值和大规模通货膨胀的严重影响。

报告表示,极端气候,以及导致东太平洋变冷和全球性气候出现混乱的拉尼娜现象预计将在今年四到五月间持续,加剧阿富汗、马达加斯加和非洲之角等地的饥饿状况,而东非、红海沿岸,以及非洲南部安哥拉、博茨瓦纳、纳米比亚、赞比亚和津巴布韦部分地区的沙漠蝗虫灾害仍然令人担忧,很可能影响夏季作物的收成。

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说:“饥饿的严重程度令人震惊。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义不容辞地立即快速行动起来,以挽救生命、维护生计,避免最坏的情况发生。现在,世界上的许多地区都即将或者刚刚开始新一年的播种,我们必须与时间赛跑,不要让这一维护、稳定,乃至增加本地粮食产量的机会轻易溜走。”

粮食署执行主任比斯利表示:“灾难正在我们眼前发生。由冲突、气候变化和新冠疫情所引发和加剧的饥荒已日益逼近数百万个家庭。我们迫切需要完成以下三项任务,才能防止数百万人因饥荒而丧命:冲突必须停止、必须允许人道主义机构为脆弱社区提供挽救生命的援助,最重要的是,我们急需捐款方挺身而出,提供今年所需的55亿美元援助资金。”



中国人的“饭碗”会受影响吗?

对此,3月31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表示,当前我国粮食库存充实、供给充裕,保障粮食市场供应和平稳运行有基础有条件。

从综合生产能力来看,我国粮食总产量已连续6年稳定在13000亿斤以上。今年冬小麦播种面积有所增加,夏粮丰收基础较好。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首席分析师 王晓辉:单产方面,春节后北方冬麦区气温偏高,利于冬小麦安全越冬和萌动返青;降水明显增加,利于冬小麦生长。今年新小麦面积、单产和产量有望实现齐增,丰收在望。



从人均占有量来看,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综合粮食生产、库存、贸易等因素,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向好,保障粮食市场供应和平稳运行有基础有条件。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 秦玉云:目前,我国粮食库存处于历史高位,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能够满足一年以上的消费需求。政府粮食储备体系健全、库存规模充实,仅地方储备就能满足产区3个月、销区6个月、产销平衡区4.5个月以上的市场供应量。大中城市成品粮油库存保障能力都在20天以上。



中国人端中国碗中国碗装中国粮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当前生产和消费的小麦分别占全球的17%和16%。

在育种方面,在我国科研人员数十年的研究下,优良品种不断被培育出来,小麦单产和总产量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小麦的播种面积为3.68亿亩,到2020年小麦播种面积为3.41亿亩,10年中减少了2700万亩。与此同时,小麦总产量则从1.19亿吨增长到1.32亿吨,总产量增加了1300万吨。

“一减一增”的背后,是科技的力量。从单产看,2011年我国小麦平均单产322.55公斤每亩,2020年增至382.8公斤每亩,增长了60公斤,增幅18.68%,年均增长1.87%。从品种看,生产品种全部自主,自主率100%,良种率当前已经超过97%,生产用种子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作为我国的另一大口粮,数十年来,我国水稻种业一直不断创新,保持全球领先优势。杭州种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利祥对此深有感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的水稻亩产200公斤左右,而现在已经达到了1000多公斤,靠的就是一代代科研人员的持续创新。”

当前,我国水稻已经育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优质品种,比如该集团培育的早稻品种“中组143”,在连续两年气候不利的条件下,仍然取得了百亩机插示范方平均亩产678.64公斤、660.9公斤的高产,2020年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稻谷播种面积为4.51亿亩,比上年增加573万亩,增长1.3%。大米产量为1.49亿吨,比上年增加200万吨。

“目前,我国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已超过95%,特别是两大口粮——水稻、小麦,100%自给。外资企业仅占我国种子市场份额3%左右,进口种子用种量只有0.1%。”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介绍。



“洋种子”隐忧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从长远的角度看,中国的粮食安全并非完全无隐忧。

中国虽是农业大国,但种子行业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技术差距,部分农产品需要大量进口外国种子,存在被外国“卡脖子”的隐患。

根据《2019年中国种业发展报告》,2018年中国进口农作物种子7200余万公斤,进口额4.75亿美元,其中蔬菜种子进口额2.28亿美元,来自近50个国家和地区。

在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中,中国水稻和小麦种子国产化率比较高,但一些蔬菜如番茄、洋葱、茄子、胡萝卜、辣椒等种子高度依赖进口,作为“准主粮”的玉米和马铃薯种子也在相当程度上依赖进口。

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进口玉米113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35.7%。

“目前我国种子供给是有保障的。但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国种业自主创新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有些品种单产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核心技术原创不足、商业化育种体系不健全,这些都是制约种子的一些‘卡脖子’问题。”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表示。

“在有没有、保生存的一些品种方面,我们没有问题;但是在好不好方面,有很多品种我们确实差距很大。”唐仁健说。

目前全球排名靠前的种子业巨头有美国的杜邦、孟山都、道化工,瑞士的先正达,法国的利马格兰,墨西哥的圣尼斯和荷兰的埃德瓦塔等。其中,杜邦是全球最大的种子公司,玉米种子占全球杂交玉米市场40%以上;孟山都在棉花、大豆和转基因玉米种子上优势巨大;利马格兰是全球最大蔬菜种子公司之一。

相比之下,中国还没有世界级种子业巨头。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人民网、新京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