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外交”即以好勇斗狠的言辞进行的外交近两年来成为中国特色外交,在过去的几天里更成为国际媒体密集关注的焦点。战狼外交引起许多国家的担忧和反感,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中国官方媒体则予以大力的宣传。战狼外交究竟会发展到什么境地,国际社会正在拭目以待。
战狼外交 是妙招还是损招
3月25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英文版发表为战狼外交叫好的报道,其大标题是《观察家:中国在阿拉斯加会谈中的‘战狼外交’给世人留下印象,在其背后是西方与东方的战斗》。
《环球时报》在许多中外观察家看来以大力宣扬民族主义和商业爱国主义而著称,其主要特色之一是它常常以所谓的市场化媒体的身份在舆论宣传上为中共当局冲锋陷阵,说出中共当局不方便直接说或公开说的话。
《环球时报》上述的报道标题中所说的阿拉斯加会谈是指在美国阿拉斯加举行的拜登政府上任以来的美中首次高层官员面对面对话;“西方与东方的战斗”之说则显然是呼应中共领袖、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前所说的当今世界大势是“东升西降”。观察家们普遍认为,习近平所说的“东”即东方、东方国家显然只是指他统治下的中国,不包括跟中国有领土纠纷的东方国家日本或越南。
在上述标题之下,《环球时报》报道的第一段如此赞扬战狼外交:“在中美双方阿拉斯加高层会谈中,中国代表团对美方的咄咄逼人做出的尖锐反击近日来获得全球性的注意。中国代表在会谈中发出的强硬措辞尽管对美方代表和许多外国政客是新的,但看来没有让国际社会感到很意外。观察家们认为,那些措辞跟当今中国的国力和国际地位相称。”
在《环球时报》为中国的战狼外交叫好的同时,战狼外交成为一些中国问题观察家们的笑谈。在这种笑谈中,总部设在美国纽约的报道国际事务的网刊《世界政治评论》3月24日发表该刊主编朱达·格伦斯坦的文章,标题是《请再多来些“战狼”外交吧》。
格伦斯坦在文章中写道:“假如现在还需要什么证实的话,中国代表团在阿拉斯加会谈这样的公开论坛乐于强力挑战美方进一步证实,中国试图韬光养晦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北京显然得出了结论,这就是,美国作为一个全球强国正在衰落,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中国可以施展其自以为拥有的优势了。
“这些日子阅读美国的新闻报道,人们难免感觉在美国的很多观察家同意中国(对美国和世界大势)的上述评估。当然,美国衰落论在美国是一种娱乐,近乎一种国教。但在特朗普担任总统的悲惨四年后,在美国应对疫情大流行失败之后,眼下人们的心境似乎是无可奈何和信心动摇。这种心境反映在有关美中敌对竞争的许多评论和分析中。”
然后,格伦斯坦话锋一转写道:“谢天谢地,中国在欧洲的一系列外交失误显示,华盛顿在跟中国的竞争中可以依赖一个人们意想不到的来源所提供的帮助。这帮助来源就是北京。”
格伦斯坦接着写道,由于中国的这种战狼外交,“必须批准欧洲-中国去年12月商定的投资协议的欧洲议会已经搁置协议的审议,直到中国的制裁措施取消。”
战狼外交秀的明显问题
随着中国宣扬民族主义的电影《战狼2》在2017年的推出,战狼外交成为习近平时代的中国外交越来越明显的特色,并成为国际媒体中国新闻报道的一个常用语。在全世界有亿万用户的网络百科全书维基百科英文版给出的战狼外交的解释说明是:“战狼外交描述的是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政府辖下的中国外交官在21世纪所采取的一种咄咄逼人的外交风格。”
3月18日,美国和中国在美国阿拉斯加安克雷奇举行拜登政府上台以来的首次高层官员面对面对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的即席超时讲话更将战狼外交推上一个新高潮。
杨洁篪的超过十五分钟的讲话包括了成为国际媒体笑谈和中国官方媒体大力宣扬和赞扬的“金句”,如“我把你们想得太好了,我们以为你们会遵守基本的外交礼节”;“我现在讲一句,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20年前、30年前你们就没有这个地位,因为中国人是不吃这一套的。”
杨洁篪是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指出中国严厉镇压信奉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人、对美国网络攻击、对台湾武力威胁、在香港践踏和破坏中国所承诺的“一国两制”等问题之后对美方做出所谓的尖锐反击的。杨当时还指责美国提出上述问题是干涉中国内政。“停止干涉中国内政”的“金句”随即也成为中国商业爱国主义的商品,并得到官方媒体的大力赞许和推销。
然而,在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任教的中国法律学者滕彪指出,中国方面所谓的干涉内政的说法从法律和国际法上来说是站不住脚的。
滕彪说:“中国的人权状况被中国共产党当局当作内政,中共也一直强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但实际上它(人权状况)完全不应该当作内政,尤其是大规模的人权侵犯,如种族清洗这样的事情。它已经是国际法上的犯罪,而且是最严重的罪行,要受到国际法的制裁。”
长期研究中国政治和军事问题的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大学政治科学教授金德芳(June T. Dreyer)对美国之音表示,她对中方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的会谈中所展示的粗鲁无礼感到有些少许意外又不意外,因为毕竟中国的战狼外交已经推行多年。
与此同时,金德芳表示,中方所谓的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说法从国际法上说是站不住的。她说:“中国的说法站不住。因为中国的说法违反联合国的人权公约,中国的行为跟公约背道而驰。我认为中国并不为此感到太担心,因为没有哪个国家能强力执行联合国的法律。这也进一步证明中国根本就不尊重中国自己签署的联合国法律、公约、规则。中国实际上也背弃了跟英国签署的交还香港的条约,那不是一个临时的协议,而是在联合国登记的条约。但中国说香港1997年回归了中国条约就作废了。”
战狼外交展示信心还是心虚
观察人士指出,这次由中国首席外交官杨洁篪领衔在阿拉斯加上演的战狼外交在国际间受到普遍的嘲笑,在英语世界被称作是theatrics即过分夸张的表演,在海外华人当中也成为笑话。在实时网络音频社交媒体手机应用Clubhouse上,立即有华人组织了“战狼外交官选拔赛”,参赛者争相模仿、扩大、夸大、嫁接、调侃中国的战狼外交言说并以此取乐。
在另外一方面,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今年3月出席全国政协会议时说,中国现在“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如今,杨洁篪再来美国说,“20年前、30年前你们就没有这个地位,因为中国人是不吃这一套的。”有观察家指出,习近平、或听命于习近平的杨洁篪说出这种话看似好勇斗狠,其实是暴露出习近平当局的一种明显的自卑情结。
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担任兼职教授的法律学者滕彪表示,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他说,“在这种表面的强硬的背后,它(中共当局)一定是有某种不安全感,某种自卑心理......它的自卑主要是来自它所面临的政治和社会危机。尤其是它的政治制度决定了它没有合法性。”
滕彪指出,中共统治下的中国存在尖锐的官民矛盾,中共当局在新疆和西藏等地方对少数民族的打压,中国的人权状况恶劣,这一切严重问题在中共现行的专制独裁体制下无法解决,中共政权的不安全感由此而来,而中共当局主导的战狼外交又导致国际间的普遍反感,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好感度普遍下降。
但迈阿密大学政治科学教授金德芳表示,她不认为中方在阿拉斯加进行的战狼外交是一种自卑情结的表现。她说:“我不能认同这一点。我想它(中方在安克雷奇发表的言论)投射的是一种信心满满的形象,而不是自卑情结。我也认为这一套言论对中国国内受众的销售很好。”
金德芳接着指出,在杨洁篪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发飙之后,中国官方媒体迅即展开高调宣传,印着杨洁篪的“金句”的商品迅速上市,这一切显然是有事先计划的。
习近平主导的战狼外交会走多远
在中共当局反复强调要“定于一尊”、“一锤定音”,“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维护习近平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当今中国,杨洁篪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发飙被普遍认为是根据习近平的授意或指示进行的。
观察家们指出,在十多年前担任国家副主席还没有登上大位的时候,习近平就发出了对外好勇斗狠的言论。自2012年11月上台以来,习近平始终如一地推行一种民族主义的外交政策,杨洁篪在阿拉斯加的言论以及中共控制下的中国官方媒体的配套宣传只是习思想的一种表现。
这种表现是否会导致习近平政权更有可能在近期内对外军事挑衅或挑起冲突甚至战争?
法律学者滕彪的推测是大概不会。滕彪说:“实际上民族主义也是一把双刃剑,弄不好也会伤到中共政权本身。”
政治科学学者金德芳则说,“我想总是有这样的一种可能性,很不幸。但以前也有很多例子,中国当局在一些问题上,通常是在跟日本相关的问题上把舆论煽动起来,然后再后撤。领头抗议的人常常遭到软禁。当局只是想让抗议运动足以恐吓其他国家,但不会让运动发展到让中国公众舆论好像是要把中国推入战争。当局会很小心,会努力控制。”
但金德芳接着又指出,中共当局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也持续玩退一步进两步的游戏,这就是在其咄咄逼人的行动受到强烈批评之后会暂时退让,在批评平息之后再以更加咄咄逼人的态势继续采取行动。
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英文版3月25日发表为战狼外交叫好的报道的最后一段说:“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应当该更正其立场,明白在当前形势下,中国不是威胁,而是带着和平发展的思想来的。”
外事活动频频 中国欲走出外交困境?
在中国与欧美国家官方关系日益紧张之际,北京与亚洲邻国的外交互访则相当频繁。本周将有五国外长访问中国。有分析认为,近期积极的外事活动显示中国有意扩展自己的联盟。
中国外交部周二(3月30日)宣布,新加坡外长维文、马来西亚外长希沙慕丁、印度尼西亚外长蕾特诺、菲律宾外长洛钦应中国外长王毅要请,将于3月31日至4月2日访问中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3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此次四国外长来访,再次体现了中国同东南亚邻国“常来常往、越走越亲的深情厚谊”。
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华春莹表示,中方期待通过此次访问,“同东盟国家就当前地区和国际形势加强沟通,进一步落实高层重要共识,增强战略互信,深化抗疫和发展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中国—东盟关系以及中国同相关国家双边关系迈上新高度,更好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
王毅今年一月曾出访包括印尼和菲律宾在内的多个东南亚国家。在国际社会关注南中国海局势的背景下,中国对与这一地区国家关系重视有加。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连续第二个月在南海举行军事演习。中国国家海事局3月31日发布通通告称,4月1日至31日将在南海进行军事训练,禁止船舶进入相关水域。而此前,中国军方已在南海雷州半岛西部海域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军演。
中国海军(资料图片)连续两个月在南海军演
韩国重申不选边
3月31日,韩国外交部宣布,韩国外长郑义溶将于4月2日、3日访问中国,并在厦门与中国外长王毅举行会谈。韩联社报道称,在美国积极拉拢韩国等主要盟国牵制中国的情况下,此次中韩外长会谈备受关注。预计双方将就包括朝鲜问题在内的韩半岛局势、携手应对新冠疫情等合作方案交换意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韩等双边高层交流方案也可能在讨论之列。
路透社则援引韩国外交圈人士透露,郑义溶可能试图说服北京放宽对韩国文化娱乐产品的限制。2016年萨德导弹危机引发中韩外交关系恶化后,包括影视剧在内的韩国流行文化产品在中国受到抵制。
郑义溶周三在一次吹风会上再次驳斥了认为韩国必须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做出选择的说法。“我们的基本立场很明确:在韩美联盟的稳固基础上,(韩国)政府坚持推动韩中关系协调发展的立场。”
新秩序、新盟友?
今年3月中美高层在阿拉斯加会晤之前,美国国务卿和防长曾出访日韩两个东亚盟国,协调对华立场。
美中会谈刚结束,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左)就到访
在不欢而散的阿拉斯加会谈后,俄罗斯外交部长随即访问中国,两国外长一同谴责西方的的霸凌和干涉他国内政的行径。随后,王毅出访中东,访问了包括沙特阿拉伯和土耳其这样的美国的传统盟友,还访问了伊朗,并同伊朗签署了一项全面投资协议。
《纽约时报》周二发表分析文章指出,这些外交动作所传递的信息很明显:“中国希望把自己放在主要挑战者的位置,挑战以美国为首,通常以民主、尊重人权和遵守法治为指导原则的国际秩序”。
中国外长王毅曾表示,西方所援引的秩序“不代表国际社会的意志”。而中国试图组建与之对抗的联盟,从而领导新的国际秩序。
《时报》引述首尔延世大学(Yonsei University)研究中国问题的教授鲁乐汉(John Delury)的分析说, “他们实际上是在试图建立这样的论调——我们才是更负责任的大国,我们不是搅局者,也不是邪恶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