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ID:janelee1231),作者:江湖边,题图来自Alison


说一个发生在身边的真事儿。


前阵子我朋友过生日,突然收到了一份表白。是高中时代隔壁班的一个男生,已经多年没联系了。


他说:“你知道吗,我每年在你的生日的这天,都会自己买一块蛋糕庆祝”。



朋友很无语:不知道啊,这么多年都不知道。没有人知道有个人在深夜点好蜡烛,独自陷入“自我感动”的爱。


嘴有点毒,但不无道理。


的确有好多年轻人,想谈恋爱,却不知道如何爱、如何与喜欢的人相处。ta可能觉得:自己明明付出了许多,怎么对方一点不领情?


婚姻顾问Gary Chapman博士通过调解工作注意到,伴侣之间发生冲突的一种趋势是:彼此对对方“爱情语言”的忽视。


每个人的“爱情语言”不一样。


比如,有人觉得爱就是“陪伴”,伴侣就是会在一起度过美好周末的人。也有人最看重“仪式”,如果对方忘记了重要的纪念日,就会怀疑“ta是不是不爱了”?


——导致ta们互相觉得,对方没那么喜欢自己。


Chapman据此提出了“爱的5种语言”。该系列出版物长期在《纽约时报》畅销,至少卖出1200多万册,并以50种语言印刷,足以看出人们对此多有共鸣。


1. Words of Affirmation:肯定的语言



ta希望听到肯定性的话,觉得“如果爱,说出来是件很重要的事”。


听到“我爱你”或更独特的表达时,会很感动和珍惜(尤其是被告知为什么被爱的真诚理由)


ta喜欢收到“爱的小纸条”、早安/晚安的短信、或时常被认可和表扬,对于批评的话可能尤其受伤害。


当ta为你做了一些事,会期待你的感谢或积极情绪的表露。这会ta感觉到自己在被关注。


2. Quality Time:高质量陪伴



ta需要伴侣“完整和在场”的陪伴。一起看电影或吃饭的时候,不希望你总是因为别的事分心。


对ta来说,一起创造回忆和亲密的时刻很重要。如果你精心策划一次约会,主动不看手机,即使很忙也会努力抽空陪伴ta的话,ta可能会特别开心。


3. Physical Touch:身体接触



性亲密会让ta感到被爱,与伴侣感情更深。


ta也喜欢拥抱和亲吻,当伴侣没有身体上的表现时,ta会感到孤独和不被爱。


肢体接触不仅仅是“与性有关”的。也可能只是你在经过ta的时候,把手搭在ta的背上,上班的时候给ta一个吻,摸摸头发,或者互相按摩。


4. Acts of Service:服务行为



比如生病时给ta带汤,早上给ta煮咖啡,帮ta跑腿取快递……当你在一些琐事上照顾ta时,你会感到被爱。


这些任务大多数都很简单,但对ta来说,“眼里有活并愿意主动去做”就是爱的表现。


5. Receiving Gifts:送礼物



听起来有点功利。礼物很美好,但ta也很在意礼物背后的感情象征。


当你独自去旅游,ta会期待你带纪念品。ta对生日/纪念日非常珍视,会把它们都记在日历上。在特别的这天,一份礼物会让ta感到被看见、被关心、被珍视。


如何知道自己的“爱情语言”是什么?


Chapman博士准备了30道题,每个人都可以试试看。


 30道题,测测你的“爱情语言”


你只需要准备一张纸,在每道题中选出那个“自己更喜欢、对你来说更有意义”(对应答案后面有ABCDE,记下每种字母的数量)



统计这些字母各自的占比,就能知道自己的“爱情语言”了。这些字母的对应关系为:


A:Words of Affirmation:肯定的话


B:Quality Time:高质量陪伴


C:Receiving Gifts:送礼物


D:Acts of Service:服务行为


E:Physical Touch:身体接触


除了“你最喜欢的爱情语言”,你可能还有一些次要爱情语言。所以分数的分布也有参考意义。


爱语是变化的,尤其是当你处理完一些成长中的创伤之后。


找了几个同事玩了下,大家的reaction太有意思了。


“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是个老色丕”:



“太准了,家里事基本都是我来”:



“我对象看了结果说:你基本是要找个佣人(大小事包括需要一起做饭、干各种体力活、帮泡咖啡、拿快递、加班晚了要接哈哈哈哈)”:



就算没对象,你也可以好好照顾自己!


推特上一个单身网友是这么做的:《我今天为自己做的五种爱语》


  • 肯定的语言:对自己说你做得很好


  • 身体接触:给自己按摩踝关节


  • 高质量时间:一边听音乐一边泡澡


  • 服务行为:为“未来的我”把碗洗了


  • 礼物:咖啡



一些做完测试的人抱怨:


“我不喜欢伴侣的爱语”“我的伴侣不能说我的爱语”“我是不是该找个爱语一致的人?”……但这种自我中心、要求对方改变的讨论方式,与此概念的发明者的意图截然不同。


在Chapman的书里,只有一章来教你识别自己的爱语,大篇幅是在说“做什么行为可以适应对方的爱语”。它鼓励的是:


专注对方和自我行为上的调整(attentiveness-plus-behavioral-change formula)


研究发现,即便“爱情语言一致”,也不一定更配。


昆士兰理工大学心理学教授Selena Bunt曾对67对异性恋夫妇进行了恋爱语言偏好、自我调节和关系满意度的评估。结果发现:


虽然爱情语言一致确实促进了关系的满意度,但更重要的变量是“自我调节”。即:你是否愿意调节自己、表达对方的爱语。


图/Alison
图/Alison


哲学家韩炳哲在《他者的消失》中说:纯粹之爱的最基本条件,要求一个人有勇气消除自我,以便能够发现他者的存在。


它让人不那么自恋,而是更关注他们的伴侣:


“你对ta的内心世界了解多少?你对ta的需求了解多少?ta的价值观、偏好、童年经历、目前的压力是什么?ta的梦想和抱负是什么?你对和ta有关的人了解多少?什么事情让ta感觉被爱?”


祝你能够爱自己,也能爱别人。


“我们的目标不是相互说服,而是相互认识。”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


英文版在线测试:https://www.5lovelanguages.com/

iOS用户更方便:在苹果商店下载“Love Nudge” app(不是广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ID:janelee1231),作者:江湖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