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牙龈出血、牙齿黄、冒痘、嗓子痛、流鼻血……“上火”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
当小朋友出现了这类症状,或者表现出烦躁的情绪,父母往往会将其归结为“水喝太少了,上火”“吃太多/太辣了,上火”“孩子爱发脾气,是因为容易上火”。
甚至学习压力太大、和别人闹矛盾,也都会导致“上火”。
微博上不少家长总是为孩子“上火”而焦虑。
为什么中国小孩,这么容易上火?
让人上火的“上火”
“火”支配了许多父母的育儿方式。
从饮食,到穿衣,再到孩子的情绪,都要注意让孩子“不要上火”。
上火似乎已经成了照顾孩子时不能越过的红线,否则就是当父母的不够尽心、不够合格。
“上火”,实际上是一个民间俗语,又被称为“热气”。
在南方,”上火”的概念尤其受父母们重视。“热气”总是有着一股神秘力量,影响着孩子们生活和健康的方方面面。
以广东为例,要是孩子们多吃了几颗荔枝,爸妈们可能会为“火气”太猛而担忧:“日啖荔枝三百颗”的诗词也会被念叨为“一啖荔枝三把火”。
若是孩子吃了太多油炸、膨化食品,几乎等于在“上火”的边缘疯狂试探,也是在挑战父母耐心的极限。
烤肉,妥妥的“上火”杀手。/pixabay
北方父母,也将“火”视为洪水猛兽。
比如辣椒、瓜子、薯片等,都属于容易导致上火的“危险品”,不能多吃。
加上北方天气干燥,家长们更是将避免上火列为孩子饮食起居的重中之重。
“我妈已经三天没打我了”。/pixabay
在许多父母看来,“上火”虽然要竭力避免,但也容易解决:多喝水、喝点降火的饮料,往往是最常见的应对方式。
除此之外,各种各样主打“降火”的药剂,比如板蓝根、夏桑菊、清热解毒冲剂......这些颗粒冲剂药物,几乎家中必备,犹如定心丸。
在许多气候湿热的地区,还流行着一种特别的饮料:凉茶。
大部分凉茶不可以等凉了再喝,这个名字实际上是在描述它的功效:
采用的原料大多是性寒凉的中药,可以“清热去火”。
一上火就会想到凉茶的广东人。
南方父母们坚信,凉茶能发挥祛湿祛热的功能,将孩子体内的热气都驱赶走。
如果孩子溃疡愈合、情绪平复、疱疹消失,就会被看作是“降火”成功,万事大吉。
但因为“上火”症状焦虑的家长们,最需要了解的,恰恰是孩子症状背后的原理。
上火,多少病痛借你之名
实际上,“上火”、“热气”这一类概念,在现代医学上仍暂无明确的定义。
在传统医学理论里,也没有“上火”这个概念。
在古代,古人们缺乏用于检测食物成分的专业仪器,同时,在缺少严谨的统计学方法的情况下,很难准确判定疾病与饮食、作息的因果关系。
古代医学古籍中的降火药方。
所以诸多如“口腔溃疡”“牙龈出血”“咽喉肿痛”的不适现象,只能被笼统地解释为“热气”。
久而久之,身体受到各种刺激,于是产生“火或热”的病症反应,如在皮肤或体表体腔(如口腔、鼻腔、肛门等)出现的粘膜肿痛,都成了“上火”。
这个概念之所以能广为流传,是因为其经过长时间不断修饰、循环论证,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观念,成了包罗万象、什么都装得下的“口袋病”。
例如各种伴随着红肿、疼痛、溃疡的炎症,绝大多数都会首先被归入“上火”类别。
但实际上,同样表现为“上火”的炎症反应,其实分为感染性炎症、自身免疫性免疫性炎症和神经源性炎症。
它们的病因和症状实际上更加复杂,绝不可以简单地一概而论。
口腔溃疡不等于“上火”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口腔溃疡是一种以口腔发生黏膜破损、疼痛为特征的常见疾病,属于病毒感染导致的疱疹性炎症,感染率极高且比较普遍。
据WHO估计,2012年全球50岁以下人口中有67%的人有感染过。
一般来说,口腔溃疡往往与我们自身的免疫力、遗传、自身原有疾病,以及生活习惯息息相关。
比如免疫力低、长期偏食、消化不良、有消化系统疾病等,都容易导致口腔溃疡。
对父母而言,若是孩子患上了口腔溃疡,基本不必如临大敌,采取各种措施着急帮孩子“降火”。
大多数情况下,管理好孩子的生活方式、多做运动、提高免疫力,口腔溃疡都能自愈。
牙龈出血不等于“上火”
孩子刷牙时流血,许多父母会以为是刷得太用力或者牙刷毛太硬;出现牙龈红肿,则可能是没睡好、没吃好导致的“火气大”。
但其实,牙龈出血与很多疾病有关。
除了较常见的口腔疾病,某些全身性疾病也会导致牙龈出血,例如白血病、艾滋病、血小板减少等。
频繁牙龈出血的话,需要警惕口腔等疾病。/pixabay
因此,孩子出现牙龈出血的症状,千万不能认为是上火,因此掉以轻心。而需要根据出血原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式。
例如,通过牙周洁治、改善食物嵌塞问题、改正刷牙方法、调节免疫功能及激素水平、清除致病菌群等方法,有效地解决牙龈出血。
如果牙龈出血情况一直持续,最好去医院进行检查,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吃辣的东西“上火”,怎么回事?
辣不是味觉,而是一种热痛觉。
这种热痛感不难让人联想到被火灼伤的感觉,辣味食物也因此成了上火的“罪魁祸首”。
其实辣椒中含有刺激性成分辣椒素,当孩子吃到辛辣食物后,出现口腔溃疡、牙龈肿痛,通常是对辣椒素的正常反应。
辣椒素会刺激神经使其分泌肽,通过扩张血管、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导致血浆外渗,引发肿胀。
图 /pixabay
诸如此类的反应,也被称为“神经源性炎症”。
不同于普通的炎症,它不涉及免疫系统,纯粹是受刺激性的物质影响而产生的。
除了辣椒素以外,还有许多物质都会引发神经源性炎症,例如乙醇、树脂毒素、大蒜素、姜油等等。
常见的容易“上火”的食物中,大多含有这些物质,比如酒精、菠萝、蒜头、生姜等等。
常见的食材中,很有可能藏着“易上火”的属性。/pixabay
同样是“上火”的症状,背后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原因。
不能用一句简单的“上火”,将它们笼统地归为一类。
摆脱“上火”困扰
即便对“上火”的概念存在认知上的偏差,但父母们的担忧,只是为了孩子们的健康着想,当然无可厚非。
不管孩子们是“上火”,或是受其他因素困扰,让孩子远离疾病、健康成长,始终是每位家长的心愿。
但想要真正摆脱这些症状,依靠的绝不是对“上火”本身如临大敌,盲目迷信“降火神器”和各类偏方,而是正确认识现象背后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根据孩子们的体质,理性分析,听从医生的科学建议,从饮食习惯、生活作息等多方面下手预防。
健康饮食可有效预防上火。/pixabay
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们在摄入辣椒、油炸食品时经常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一方面,可以让孩子少食油炸、辛辣等难以消化的高热量食品,调节肠胃的消化能力。
另一方面,多加强休息和睡眠,改变不良生活作息,通过锻炼、补充营养等方式,全面提高免疫力。
锻炼是提高免疫力的好方式。/pexels
清淡的“降火食物”“降火饮料”,当然不失为对大鱼大肉饮食习惯的一种调理。
但更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把握好生活节奏、拥有健康的生活习惯。
引导孩子们日常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才能更好地帮他们远离性情急躁、烦躁易怒。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生病和疼痛往往难以避免,并不能说明父母“不够负责”,对孩子不够上心。
太过于迷信“上火”,可能会耽误疾病诊断和治疗。
相反,如果盲目将各种症状一概归为“上火”,用想当然的判断来代替严谨的医学检查,或许才是疏忽的表现。
“上火”的普遍,很大程度上来自父母对孩子每个细节的关注、生怕孩子生病的焦虑。
关注,一定要选对落脚点。
否则,对“上火”的关心则乱,只会让父母和孩子更加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