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上海的刘阿姨双目失明,幸运的是,她拥有了一只叫作查德的导盲犬,“这双眼睛”解决了她生活中的诸多不便,但不幸的是,自从养了查德,刘阿姨多次遭到了同小区居民的举报:
“臭死了!”“恶心,地上全是狗尿!”“狗的尿液会污染水源!”
养过狗狗的朋友都知道,狗狗天性喜欢在室外排便,导盲犬则更特殊一点,为了方便视障主人清理,导盲犬通常需要在室外定点排便。
刘阿姨很不解,因为她回回遛狗都牵绳,查德也很懂事,每次都会避开人群,为了更少地打扰到邻居,刘阿姨还会在出门前给查德套上塑料袋,大便可以解决,但小便刘阿姨实在没有办法。
狗狗在地上小便,这种大家习以为常的事,为什么到了刘阿姨这,就成了不可饶恕的罪过呢?
因为经常被投诉,刘阿姨中途给查德换了很多地方排便,偏僻的角落、围墙外、花坛处...但结果往往是查德还没习惯新的地点,就又被赶到了下一个地点。
居民们对这对相依为命的主人和狗,充满恶意,甚至在媒体面前,还有居民“教刘阿姨做人”。
(图源:微博@上海而行导盲犬学校)
面对弱势群体,似乎谁都能来“教育”两句。
被排斥、被嫌弃、被驱赶,长此以往,查德的情绪也受到了影响,它开始不吃不喝,似乎在自责,觉得是自己正常的排便影响到了主人。
“如果我不吃不喝就可以减少排便,主人是不是也可以不用遭人白眼?”
查德自虐般的懂事,并没有缓解邻里关系,反而让整件事情愈演愈烈。
在2019年,有住户扬言要下毒毒死查德,紧接着,兽医发现,查德的肛门被尖锐物戳伤了。
虽然目前并没有查清威胁和受伤是否有必然联系,但由此可见,刘阿姨和查德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一再妥协的刘阿姨,最后只能带着查德去车水马龙的小区外排便,然而,意外发生了...
为了避让来往车辆,刘阿姨摔倒在了路边,据刘阿姨透露,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摔倒了。
而临危不惧的查德始终没有离开,它选择待在原地默默陪伴。
两年过去了,刘阿姨和查德的问题依旧没有解决,刘阿姨每天的正常生活都无法满足,还要忙于应付各种恶意。
(说起此事,刘阿姨还是会偷偷抹眼泪)
而查德,早已从刘阿姨的眼睛、工具,成为了陪伴她的家人。
有些人的眼睛虽然能看见光明,但心里的良知却早已被蒙蔽。
一只被导盲犬这个职业选中的毛孩子,注定不能拥有和其他狗狗一样无忧无虑的一生。
它们在两个月大的时候,就要为融入人类社会做准备:压抑活泼的天性、定时定点大小便、接受躲避障碍训练、压抑嗅觉开发视觉,克服红绿色盲等等。
但,并不是任何一只狗都有资格成为导盲犬。
它们需要遗传历史上没有伤人记录,没有任何遗传疾病历史,并且性格温顺,才有资格入选导盲犬的训练。
导盲犬的培训中,有着严格的评估机制,如果在训练中,狗狗精力无法集中、学习主动性不强、都会直接遭到淘汰,所以最后能顺利成为导盲犬的,少之又少。
培养一只导盲犬,不仅费力费时(需要18个月),费用也很高昂,平均成功培养出一只导盲犬需要2.5-3万美元,而这些都是国家出钱,免费提供给生活不便的盲人。
但即便是这样,导盲犬与视力残疾人士的数量还是严重失衡。
根据辽宁省大连市残联公布的数据可知,从2006年到2018年,整整12年的时间,大连培训基地只成功培训出148只导盲犬。
而据中国盲人协会发布的数据来看,截止到2019年,我国仍有1731万视力残疾人士。
虽然我国和各地区都有相关的立法保护导盲犬协助主人的正常通行,但因为并不普及,导盲犬依旧会经常被公共场所拒之门外。
导盲犬为有需要的人类贡献了一生,但依旧会遭来歧视和白眼。
而盲人在国内的生活,更是举步维艰。
这个世界对盲人的要求,似乎要比常人高很多。
他们需要在没有提示音和盲文指引的电梯里,顺利找到自己想去的楼层。
(图源:抖音@盲探-小龙蛋(郑锐))
他们还需要在停满汽车和单车的盲道上,找出一条可以通行的道路。
即便是走在没有被遮挡的盲道,也不一定就是百分百安全,盲道的尽头,可能是一处高达几十厘米的落差。
有些下坡处的盲道设计也极其简陋,几乎可以说是没有经过思考的产物。
主页君竟一时无法分辨,所谓的盲道,到底是为了帮助盲人通行,还是为了装点地面?
你永远不知道,盲道的另一边是什么。
又或者,盲道的另一边,什么都没有,它戛然而止,只剩下茫然无措的盲人呆站在原地。
对于正常人来说,我们有能看见光明的眼睛,可以轻易地分辨路障并绕开它。
但在盲人的世界里,盲道几乎是他们唯一能够依靠的提示,但由于大家对这个群体的不重视,他们每走一米,都显得尤其艰难。
除了要遭受不健全无障碍设施带来的困扰,盲人甚至还要面对网友们“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抵制和质疑。
“巨婴”、“优胜劣汰”,这些刺耳的评论和无休止的歧视,无疑是对视障人士的再一次伤害,他们不需要全世界特地为他们而改变,只不过是想过上平等无差别的正常生活罢了。
当然,对于残障人士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从来都是“一碗水端平”,视障人士举步维艰,腿脚不方便的残疾人,生活也荆天棘地。
无障碍的意思,是赋予残障人士平等的出行权,但他们通行的道路上,满是障碍。
有些地方有残障人士专用电梯,但设备老旧,不仅门需要用手推开,电梯本身更是又慢又摇晃,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
有些专用道有模有样地做着斜坡,但被一个个石墩挡住去路,轮椅根本无法通行。
这种陡峭的坡度,别说轮椅了,老人小孩上下坡都费劲,并且还很危险。
如果说以上反人类的无障碍设计,是设计师毫无根据的异想天开,那以下这些,就纯属人为地使坏了。
原本好好的残疾人专用通道,硬是被车辆堵住。
还有的甚至直接被铁链锁上,旁边标注着“禁止通行”四个大字。
正常人走自己的路,让残障人士无路可走,最后还要问,为什么在中国很难见到残疾人?
是因为我国没有残疾人吗?并不是,相反我国残疾人群体占了总人口很大一部分。
据中国残联统计的数据显示,截止至2020年,中国各类残疾人总数已达8500万,也就是说差不多每16个人里,就有一个残疾人。
但社会歧视,让他们不敢出门,形同虚设的无障碍设施,让他们不便出门!
正因为残障人士被迫躲在无人的角落,才会有人问出“盲道的建设是一种浪费吗?”这种问题。
我们不太有机会看到他们,但我们或许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见到残障人士不指指点点议论纷纷,见到被挡住的盲道我们为他们挪开障碍物,这些其实并不难。
我们的举手之劳,会很大程度上让残障人士感受到世界的温暖,甚至还能避免类似文军这种悲剧的发生。
(文军生前是一名无障碍出行的推行者)
(文军坠落的深坑)
我们对于残障人士的这些举动,并不是出于怜悯,而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常人,得到公平的对待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虽然祖国繁荣昌盛,但在对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上,我们真的应该跟国外学学。
留学生应该经常能在国外看到残障人士。
国外比国内更早关注这个群体,因此有更为健全的无障碍设施。
在日本,车站月台闸门上有盲文标识,详细的标注了票价、站名等信息。
必要时,还有工作人员为轮椅使用者铺设踏板。
在美国,有大量的残疾人士专用停车位,基本都被设置在出行最方便的地方,车位两侧还会留出一定的空间,方便残疾人士上下车。
如果有人占用残疾人专用停车位,还将面临一笔不小的罚款。
美国的公交车上都有供残疾人上下车的电动装置。
你还可能在任何场合见到导盲犬。
在美国,残障人士的生活几乎和普通人无异,没有歧视没有障碍,去迪士尼逛一圈,都能看到很多坐着轮椅戴着护具的人们。
以上只是大多正面例子中的沧海一粟,主页君并非踩一捧一,而是在无障碍设施建设的道路上,我们确实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我们耳聪目明,四肢健全,可能无法理解残疾人生活中的诸多不便,但我们有能力为他们创造一个正常的生活环境。
对待弱者的态度,体现了社会文明的程度。
不仅仅是残障人士,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弱者,毕竟我们会有衰老、颤巍到行走不便的那一天。
所以,我们怎么能说这一切与我们无关呢?
ref:
https://h5.video.weibo.com/show/1034%3A4611460865917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