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商品短缺的年代,货郎是一个极有诱惑力的名字。货郎担是一座流动的商店,它给山乡人们满担的新鲜与希望。货郎担奉行物物交换的原则,凉鞋以旧换新,一张牙膏皮换两只玻璃球,一堆鸡毛、鸭毛换一包盐,一双烂胶鞋换两个发夹、一团线,一缕长发换几颗麦芽糖……它们之间等价吗?不知道,但所有人认为那是合理的、公平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行业研习(ID:hangyeyanxi),作者:萧新民(原名肖新民,原平远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平远县志(1979-2000)》主编),原文标题:《萧新民丨货郎担:一座流动的商店》,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一、童年的老屋


这是一个远去的记忆,距今已经过去了五十多年,但它却一直珍藏在我的心中。


平远县位于粤东北部,而我的家乡肥田村则地处平远县北部山区八尺镇,是闽粤赣边陲的一个典型的客家山村。五十多年前,在肥田小学读初小时,虽然我家住在八尺大队的塘角头,因我的奶奶住在土改时分得的房子老屋楼上,因此,凡是节假日我几乎都会到奶奶那里去。楼上是个大屋,住着二十多户,一百五六十人。和我年龄差不多的小孩子约有二十几个,自然就多了玩伴。


在乡间,在老屋下我和小伙伴们一起上山捉鸟抓鼠,下河摸鱼打虾;在老屋门前的大禾坪里丢手巾、踢毽子,赶蝴蝶、捉蜻蜓、追逐玩游戏;捉迷藏,躲在颇大的老屋的某一个角落里,静静地等待小伙伴的光临。这一切,我和小伙伴们是玩得那么的开心、惬意。而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每当货郎挑担进山村,来到老屋大禾坪时,小伙伴们那欢呼雀跃的情景。


什么是货郎?


如今,在我们出入现代超市的时候,在用手机调动物资、“遥控世界”的时候,在人脸识别,人工智能进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时候,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想起货郎担的那段历史。但有一些东西会在我们的记忆深处盛放着、尘封着,不知会在什么时候,就会轻轻地打开门,鲜活地走出来。


二、一堆鸡毛换一包盐


在我国,绝大多数地方都有货郎担的记载。现在我们记忆里的货郎担大多数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出现在我们生活中间的。据现有的资料已无法考证是从何年何月起,那摇着手鼓、挑着货担的货郎出现在我家乡的村间的了。大概也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吧,山区还没有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尚处于半饥半饱状态,城市的商品开始渐渐丰富起来以后,乡村日常生活用品却依然比较缺乏。


加之交通不便,方圆十几二十公里才有一个国家的供销社点站,因此,货郎也就活跃了起来。在那商品短缺的年代,货郎是一个极有诱惑力的名字。货郎担是一座流动的商店,它给山乡人们满担的新鲜与希望。货郎担是深受农村妇女儿童喜爱的。


货郎担并不大,一根扁担,两个小筐,却挑着一个乡村的日常:母亲的针头线脑,姑娘们的头绳彩线、小发夹、小镜子,小孩子们的糖果、玻璃球,一层一层,琳琅满目……


货郎担奉行物物交换的原则,凉鞋以旧换新,一张牙膏皮换两只玻璃球,一堆鸡毛、鸭毛换一包盐,一双烂胶鞋换两个发夹、一团线,一缕长发换几颗麦芽糖……它们之间等价吗?不知道,但所有人认为那是合理的、公平的。


再说,货郎进村临近人屋时,都会把拨浪鼓打得很响,有的也用铁钎打铁条,并高声大喝“卖杂货啦”。只要远远的听到“哐啷……哐啷……”或“叮咚……叮咚……”的声音,小伙伴们都会迅速中断正在玩着的游戏,跑回家去拿自己早就准备好了的小东西,然后跑到禾坪里。而此时,即使是大中午,酣睡中的大姑娘们也都会爬起来,看有什么自己需要的东西。一个发夹、一根头绳、一束彩线,小到一枚针、一面镜子,虽然是小玩意,但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三、多一块,多一块


货郎摆好担子,人们已经把他围得水泄不通。叽叽喳喳的老太太、小媳妇、羞羞答答的大姑娘,嘴馋而又喜欢热闹的孩子们都争着与货郎做交易。


有的人早就有了自己要购买的目标,有的人则是在货郎的推荐下买到自己中意的东西。买到东西的人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徐徐退出包围圈。没有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人虽有些失望,但仍千叮万嘱货郎下次一定要带来。


当然,最让孩子们高兴的事是敲麦芽糖。货郎很会做生意,总是先做完大人的生意,再做小孩子的生意。反正“小鬼们”是不会跑走的。


一般货郎担中的一头都放着一个圆型托盘,里面盛放着精心制作、香甜可口的麦芽糖。用铁钎类的工具,每次均能敲下一小块,一缕长发换3小块,一只鸡毛换5块,一只鸭毛换6块,一双烂胶鞋换10块……孩子们纷纷拿出自己珍藏多日的宝贝去换麦芽糖。


在货郎敲糖时,胆子大些的小孩会说“多一块,多一块……”,周围的孩子们也跟着起哄“多一块,多一块……”大方的货郎基本上都能满足孩子的要求,敲多一至两块糖,让孩子们的脸都带上笑意。在吃着麦芽糖时,心里打着小九九,计谋着收集下次换麦芽糖吃的杂物。


生意做得差不多了,货郎收拾好担子,带着一脸的笑意,又摇着手鼓迈出轻松的步子,走向下一个村子。


货郎就是这样风餐露宿。他不停地走,走是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他用脚板把幸福和欢乐播放在那希望的田野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行业研习(ID:hangyeyanxi),作者:萧新民(原名肖新民,原平远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平远县志(1979-2000)》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