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被网友反噬曾经的大瓜。

什么情况?
2018年,《人类星球》纪录片“造假”。 科罗威人部落惊为天人35米高的树屋,只是收费搭建。

画面中惊为天人的火山喷发和电闪雷鸣,同样是经过“细加工”的作品。

谁这么硬核?
就是它:《行星》

主角一出场,都是几十亿高龄的扛把子。 高颜值背后,依旧是暗藏傲娇的潜台词: 想拍烂片,但实力不允许。



内容说的什么? 八大行星的“前世今生”和“恩怨情仇”。 这剧本,也只有上帝敢写。 短短五集,不掺杂一点水分。 对天文发烧友来说,只能用“饥渴”二字形容。


01.
有谁知道: 水星的形成,其实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受了气的水星地壳被撞飞,从此几乎“全裸”,在太阳的炙烤下备受摧残。 它能坐稳C位,纯属意外。 有人好奇,作为人类探测最少的类地行星,去一趟水星究竟有多难? 难到……你绝对想不到。





可即便历经磨难,水星依旧不改它神秘的浪漫主义底色, 在这个昼夜温差高达600摄氏度,有着特殊的自转与公转时差中, 若人类尝试以每小时3.2公里的速度在水星表面行走,便可以进入永恒的暮色中。 满目疮痍,却极致温情。

02. 可连水星也万万没想到: 自己曾经被撞飞的“小外套”,催生了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 金星。








曾经沐浴在阳光下的人间天堂,沦为宇宙中的熔炉。


03.
作为地球经常串门的好邻居,人类可以笃定的是: 火星,曾经存在生命。

十多年来,火星探测器传回的照片,见证了宇宙未知的奇迹。 6万张图片,覆盖99%以上的火星表面。 海洋与湖泊;极地雪崩;流动的沙丘;



所有的证据都直指“生命迹象”: “今天遍地荒芜的我,曾经也是人类星球。” 直到39亿年前,无数小行星解体扫射,带来一场世纪浩劫。 每平方米53吨岩石下落,火星表面伤痕累累,被推向死亡边缘。





融化的冰水涌向火星表面,形成太阳系史上最大的瀑布,自4000高空从天而降。
成为了在这个世界彻底沉寂之前的,史诗之绝唱。






纪录片中,一个难以忽视的真相破土而出: 太阳,正在走向消亡。 水星首当其冲被吞噬,金星也会迎来生命的终结, 地球,似乎在劫难逃。

这颗宇宙的脉搏,会成为下一个沉寂者吗?
乐观者持保留意见。
因为就在距离太阳系最远端的空间中,一颗神秘的文明星球正在冉冉升起。

巍峨的冰山会化作汪洋,久眠的大地开始冒出绿芽,就此改变人类的命运。
可我们又必须正视另一种可能是:
第二个“地球”,也许并不存在。


04.
不管我们如何反反复复地看, 5集纪录片的声声叹息,都在直指生命的可能性。
在距离太阳数十亿公里的地方,一颗名为“天涯海角”的小行星被人类发现。

没人知道它是如何活下来的,诞生于无数次天体撞击中的一次,并长久地被抛落在宇宙深处。
谁又敢肯定,它不曾有过任何生命的迹象?
高晓松曾经与《流浪地球》导演刘慈欣聊起宇宙的文明,

在节目中大声感叹:“这太震撼了。”
随即又低声叹息:“可这也太孤单了。”
他在怅惘什么?
他哀叹的,不正是无数颗小行星的命运?

人类眼中巨大的行星,不过是阳光中偶然掠过的一颗砂砾。
40多亿年来,这些微尘之上鲜为人知的壮丽史诗,
又独自面对了多少诞生与消亡,
空寂与悲喜?

这一刻,我们突然重新意识到: 生活,并不只有眼前的鸡毛蒜皮; 我们也同样意识到, 摄影师道格·阿兰对于“BBC造假”,所发表观点的真正语义: “BBC应该对搜集素材的方式感到骄傲,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藏着掖着。”

发现了么?
关于星球的生存与毁灭,BBC并不打算说服任何人; 从它要说第一句话的那刻起,便已经值得我们起身鼓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