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上网,也看得出来,大家都很理想主义,希望自己不被定义不被贴标签,希望自己的每一个想法被充分尊重。

那个世界很美好,我也希望活在那样一个乌托邦里,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样做成本实在是太高了,没有人有那么多空来了解我们的真实想法。

因为社会的运转就是需要给人贴标签的,贴标签确实是我们最快认知世界的方式。

种族、性别、身高、国籍、专业、学历、穿着是不是名牌、收入多少等等等等,都是我们身上的标签,用于让别人在不用耗费大量时间了解你之前,判断出此人到底是个什么人。

客户谈判、公司面试、陌生人聚会...甚至你在街上看到个人,都要通过ta的性别、种族、体型、打扮等标签来判断这个人危不危险,要不要绕着ta走。

理想主义的乌托邦从各种意义上都不可能存在。这也是我这两年对世界范围内那些过度反应的政治正确口号感到厌烦的原因。

02

说到底我们要反对的,不是贴标签,而是贴不准标签这件事。

我记得之前的一起奸杀案新闻。



不少人表示“活该,凌晨打车不是好人”、“为啥喜欢半夜上陌生人的车”...



他们通过“凌晨打车”这件事,给受害者贴上了“不体面”的标签,污名化受害者。

这就是典型的错误标签。

再举个例子,几年前某家媒体做过一个测试,让三位受试人自行穿着打扮后,由20位匿名观众进行评价,最后可以看到三个被标签化的人。



但被认为有暴力倾向、影响不好的大哥是喜欢做饭、会救助流浪动物的纹身师;被评价私生活很乱的女孩子是喜欢cosplay的小学老师;被打上不正经标签的女生是经常上夜班的护士。

人们通过外表给他们打上某些标签,再通过想象衍生出更多的标签,从而带来层层叠叠的误解。

这在心理学上可以通过“评价的晕轮效应”来解释,是指个体在评价他人时的一种”以偏概全“的倾向,也就是说当个体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这正是错误的标签化所带来的问题。

它完全让一个真实的人,变成了一个毫无关联的、没有感情与血肉的平面。

正如和我朋友恋爱的黑人一样。其它人并不会去关心他的性格,也不会去了解两个人的相处。他只是一个凶神恶煞的符号,而不是真实的人。

错误的标签当然可以避免。解决方法是尽量不要通过单一标签去认识一个人。

因为单一标签下的人,个体差异很大,很容易不准,但如果把几个标签综合起来看,往往会有一个比较准确的结果。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通过更多角度、层面才能真正认识到一个人。

03

还有,通过贴标签去判断别人是一回事,但要求别人按照你贴的标签去生活又是另一回事。

比如广大医务工作者们,都说他们是最美逆行者、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

他们身上常常被贴着无私、奉献、勇敢、付出的标签,但我们不该要求他们一定要付出、要牺牲、要不顾自己安危冲在第一线。

还有老师们,一提就是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好好教书育人,但其实清贫与教书又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

对于女性也是一样。

女性身上的标签实在太多了:贤妻良母、善良、柔弱、顺从等等,但我们不应该要求她们一定活成这些标签里的样子。

她们可以有更多的样子:勇敢、坚强、执着...

拿下UFC冠军的张伟丽是一种样子。



导演处女作票房破30亿的贾玲是一种样子。



在深山开办女校、改变孩子命运的张桂梅校长又是另一种样子。



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样子。

不要用你给别人的标签,去左右别人的生活。

也不要被别人给的标签所左右。

《世界奇妙物语》里也讲过一个类似的故事。

男主是一家公司的老板,原本很爱给人贴标签,评价下属是“只有漂亮脸蛋、谄媚”,评价多收钱的司机“不厚道”。



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身上出现了很多红色贴条,那是其它人给予他的标签。

然后他开始被标签所左右了。

他希望看到更多表示好评的蓝色标签,而不是表示差评的红色标签,因此被其它人的想法左右,做出了一系列的不理智行为,最终导致了公司破产。

随后他的应聘之旅也很不顺利,因为他在面试时就能看到别人给他的标签,这让他很受挫。



备受打击的他,终于开始反省自己的问题。当他意识到自己过于在于别人的评价与看法时,那些红色标签伴随着眼泪消失了。

当他意识到不该被标签左右时,他终于摆脱了标签,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没有标签化的乌托邦永远不会出现,但至少我们明白,不必为那些无谓的、片面的标签愤怒,因为那永远展示不出真实的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