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国人眼里,中国人人会功夫,各个都是李小龙,这么多年过去了,这观念愣是丁点儿都没改变。

不过也不怨他们误会,谁让火到国外的人都是“武术高手”来着,24岁的女孩杨柳就是典型代表,在油管上她的视频转发量超级高。




视频里,杨柳通常穿着中国传统服饰,踩在一根长长的竹子上在水上漂着。

这还不算,她还可以做出挥舞着长袖子、竹子上一字马、转身跳舞高抬腿等等高难度动作。

末了,人家还能拿起另一根竹子,左杵杵右戳戳,就能直接往前走了。




远远看着,杨柳的动作跟凌波微步、轻功水上漂没有任何差别,外国网友们对杨柳的评价都特别高:

“中国太神奇了”、“裙子看起来好漂亮”、“中国人基因太优秀了”、“像是下凡的仙女”。







日本的一档网络综艺也播放了她的表演视频,展示了杨柳的故事,同样引起了一波波惊叹。

杨柳对此也挺自豪的:“这次独竹漂能够登上日本的综艺节目,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技艺,我心里非常高兴。”







她练习的水上项目是独竹漂,是贵州遵义当地比较常见的健身器材,很多游泳爱好者对此都非常喜爱。

正巧杨柳的奶奶是游泳协会的会员,看到小时候的杨柳长得比较瘦弱,就起了教她独竹漂的想法。

“最基础的独竹漂是站在长长的竹子上,手里拿着一根细长的竹子保持平衡。”




想要学会这项技能真的很难,因为竹子比较光滑,在水里也会转动,人在上面站稳都非常困难,杨柳就经常掉进水里。

那时的杨柳,身上也总是受伤,摔得青一块儿紫一块儿的,奶奶总是让她再坚持一下,“小孩不要怕苦,苦吃着吃着就甜了。”




杨柳认真练习,终于找到了窍门,“练习独竹漂最主要的原理,是通过不断地变换站在竹子上的角度,来与水流对抗,最终达到一种平衡。”

但是这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才能找到跟自己身体最匹配的角度,体重比较重的时候,就要站在竹竿中心点,轻的时候就得让竹竿吃一点儿水,才能控制得更好。




想起小时候的学习之路,杨柳也觉得很艰辛:“我 7 岁开始练习,很辛苦,冬天冷、夏天晒,也动过放弃的念头。

童年的记忆就是不停掉水、爬上竹竿、又掉水,在无数次的掉水中,练习了 3 年,才逐渐掌握了基本技巧。”

后来十几岁的时候,杨柳已经能熟练地站在竹子上保持平衡了,她还得去舞蹈院校学舞蹈,从芭蕾舞、民族舞到现代舞,杨柳学了个遍。




但是她由于在艺校里她的个子最矮,身材也比较瘦小,一直没有机会上台表演,只能帮帮同学们放音乐,仍然没能上台成为舞者。

这对从小就热爱舞蹈的杨柳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她甚至有一段时间情绪低落、非常灰心。

那时,奶奶还在鼓励她,说可以尝试把舞蹈元素用在独竹漂上,于是她开始尝试把两者混在一起表演。




这不是件简单的事情,独竹漂是静态的,需要人在竹子上保持平衡,而舞蹈是动态的,意味着需要变动打破平衡。

杨柳想要边跳舞边在竹子上保持平衡,就要不断练习伸腿、前进、扭腰、一字马这些基本动作,才能慢慢掌握其中要领。

练习的次数多了,摔伤的次数也多。

有一次她在练习水上芭蕾的时候,就因为足尖儿磕到了竹竿上,小腿也被刮掉一大块儿皮,能清晰地看清里面的肉,那段时间她只能一瘸一拐地走路。




杨柳只能想办法避免受伤,芭蕾舞鞋尖容易进水融化,杨柳就用塑料袋把鞋子缠上,以此来缓解芭蕾舞鞋进水。

后来伤好了,她就跟舞蹈动作死磕,一遍不行就十遍,十遍不行就百遍,总能练熟,受伤是难免的,但是伤口总会痊愈。

功夫不负有心人,杨柳终于把舞蹈元素跟独竹漂结合起来了。




2009年,12岁的杨柳在长沙的游乐园里展示独竹漂舞蹈表演,引来了景区工作人员赞叹:“你这小女孩,能在一根水面飘动竹杆上,能跳出如此唯美的舞蹈,让人太惊讶了。”

从那以后她就辗转去全国各地表演,“我去过很多地方演出,包括江苏、东北等地方,观众为我鼓掌的同时,我的心里也很骄傲,因为我不仅收获了掌声,还把独竹漂的文化传播到各个地方。”




当然也有辛苦的时候,有一年她在和河南开封某景区演出,那会儿天上下着雪,湖面结着冰,寒风从四面八方吹过来,工作人员只能破开冰面,杨柳第一次体验到北方的寒冷。

“穿着保暖衣、贴着暖宝宝,但还是冷得超出想象,每次表演眼睛冷得泪流不止、双脚冻得通红,但脸上还是要带着笑容,同时控制好自己的身体。”




这份努力到了2016年,终于有了回报。

那年18岁的杨柳凭借一段视频,在国外引起了轰动,杨柳跳的水上芭蕾惊艳了无数网友,外网视频的点击量超过了17万,获得4600人点赞。




从去年疫情开始,杨柳没办法外出表演了,便把自己练习独竹漂的视频,发布在抖音B站等短视频平台上。

短短几个月间,她就收获了70万粉丝,人们感叹:“这下跟外国人解释不清,中国人都会功夫了。”

杨柳能以自己的力量,就把独竹漂这个水上项目推广到国外,确实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其中除了需要个人的努力之外,也需要花费不少心思。

独竹漂本身也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在战争时期,红军在四渡赤水河的时候,因为沿河的船只都被国民党炸毁了。

在危急关头,红军发动群众,利用“独竹漂”来侦查敌情,才以独竹为舟顺利渡过赤水,成功突围。

到了今天,无论是传承当年的历史,还是后续的创新,独竹漂都值得更多的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