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这种窗户的房屋大多上了年头,属于历史遗留产物。它源自17到19世纪的窗户税制度。为了使富人支付更多的税金,从而减少穷人的财政义务,威廉三世下令超过标准数量的窗户必须缴纳更多税额。

大户人家窗户多,财富昭然若揭。即便这项奇怪的懒政被称作光天化日下打劫(Daylight Robbery),官方却解释,这是为进入家中更多的阳光和空气特权付出的代价。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把窗户封起来成了许多业主的逃税手段。情愿屋内昏暗也不甘于服从苛政,这样的房屋至今成为当地的人文景观。

你不清楚封住的窗户内,郁结的空气是否让人内心苦楚。世世代代的英国人似乎习惯了这种生活,开窗意味着奢侈,百平米的大房哪怕只有一扇窗,心里也就照进了阳光。

窗税是否影响了当今窗户的建造风格,尚无定论。值得肯定的是,在开窗这件事上,英国人的做法似乎像他们的性格一样保守。


在一次英国旅行中,美国网友@Coolcatrobot在reddit上发表了自己的困惑。他所住的房屋即便窗户没有被砖块堵住,但现有的窗户几乎都不算“正常”。屋内的窗户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关键是每扇窗户只能打开顶部很小一块,想要达到老家的效果除非把它们全卸掉。

就是这种窗户,歹徒钻不进来,宠物和婴儿也溜出不去。网友的回复印证了它的普遍性,比起安全性能这种实实在在的保障,透风只是门玄学,可有可无,反正闷不死。




这与当地的天气有一定关系。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英国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加上北大西洋暖流的碰撞,导致这里时常降雨,变化多端的天气就像女巫的脸色一样阴晴不定。在这样的条件下,开窗如同一场豪赌。封上窗也无所谓的英国人自然不愿为狂风暴雨付费。






除了野外飞禽,蚊虫飞蛾也是必须关在窗外的恼人家伙。“敞开窗意味着更舒爽?这就好比在美国餐馆给了服务员小费,饭菜一定就更美味?”英国Reddit网友为此解答,当地的夏季并不炎热,并且考虑到外来风险,开窗并不必要。








新冠疫情的肆虐,民众呆在家的时间比往年较多。贝德福德郡摄影师Chiara Mac Call为此拍摄了一组隔离日常,街道两边的居民透过窗户跟他打招呼。“通过狭小的缝隙只能隐约听清对方在说什么,但这并不重要,屋内屋外我们共处同一片世界。”


不爱开窗对许多英国人来说是一种习惯,意味着一种安全感。不过在这特殊时期并非理想的生活状态。“让新鲜空气进入房屋可以将感染风险降低70%以上。气溶胶可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为减少病毒扩散的有效方法是打开窗户。”利兹大学的Catherine Noakes教授呼吁民众,关键时期还得转变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