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显示,最近10年,我国人口的学历正在快速提升。

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09年,在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以下均如此),我国大专及以上人口占比为7.29%,这一数据到2014年提升为11.53%。到2019年,我国大专及以上人口占比较2009年提升一倍,达到14.58%(数据来源为2019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抽样比为0.780‰)。

在整体学历提升的背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北京的高学历人口占比最高。

2019年,北京大专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50%,其中本科以上的人口占比超过35%,在我国31个省区市中排名第一。上海大专以上人口占比超过30%,其中本科以上占比超18%,排名第二位。

此外,天津、内蒙古的大专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20%。相比较而言,广西、西藏、贵州大专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足10%。

这造成了两大现象:首先,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顶尖大高校留京率持续下行;其次,不少中西部地区开出优惠条件吸引高学历毕业生。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2002年时是15%,到2019年,这一数据已经达到51.6%,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熊丙奇表示,高等教育普及化是提高国民素质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美国在2010年本科以上学历占总人口比例是24%。不过,需要注意两点,首先是高等教育结构是否合理,其次是高等教育的质量如何。

人口受教育程度快速提升



近年10来,每年有600-900万左右的高校学生毕业,且人数逐年增长,我国高学历人口的比例正在快速提升。

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的人口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大专及以上人口占比为7.29%(这一数据为2009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抽样比为0.873‰)。2019年,我国大专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4.58%。

如果拉长时间线,1999年,我国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比仅为3.09%,到2009年这一数据提升了4.2个百分点,而到了2019年,这一数据较2009年提升7.29个百分点。非常明显的是,过去十年和1999年到2009年这十年相比,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提升更为快速。

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首先,目前普通本科院校的招生不断扩大,不少高校也在办分校区或者合作办学,高校招生数量快速增长。而不少重点大学则在研究生招生上“大步向前”,研究生整体数量达到甚至超过本科生的数量。其次,很多人出去工作之后,也有提升学历的需求,尤其是不少企业的招聘对学历的要求提升,导致从就业上说,普通人也有提升学历的动力。

“从全球来看,我国近年来高学历人口的占比提升也是非常快的。”胡刚说。

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从不同地区来看,高学历人口占比的差距较大,其中北京、上海和天津是我国31个省区市中高学历人口占比最高的地区。

数据显示,2019年,北京大专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5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36个百分点,也高于排名第二的上海接近20个百分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本科以上学历占比达到35.3%,其中研究生学历占人口比重高达8.42%,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0.64%,也明显超过第二名上海的2.80%。

在北京之外,上海人口的学历水平也很高。数据显示,2019年底,上海的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30.73%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天津的整体人口学历也比较高,28.97%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其中1.52%为研究生。

内蒙古则有20.55%的人口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但研究生学历占比仅为0.44%。

此外,江苏、辽宁与浙江也颇为重视教育,大专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7.56%、17.15%和16.45%,人口素质突出。

相比较而言,广西、西藏和贵州的大专以上学历人口占比不足10%,但这些地区近年来也在积极吸引和留住高学历人才,尤其是西藏在2014年大专以上学历占总人口比仅为2.60%,这一数据到2019年已经提升到8.50%。

避免盲目学历“竞赛”

整体学历的提升,一方面带来人口素质的逐步提升;但另一方面,又需要避免学历提升的盲目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业内人士颇为关注过度教育的现象。

熊丙奇指出,在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时代后,继续以学历为导向办学,必然会出现高职扩招、专升本扩招、研究生扩招、博士扩招。而读完博士,从事的工作可能就是之前研究生或本科生就能胜任的工作。出现这种局面,无疑就是教育浪费和人才浪费。

“可以看到,目前学历所带来溢价在减弱。”胡刚说,“现在研究生的数量在逐步上涨,相对来说本科生的竞争力在下降。而大城市本来就是高学历人才聚集的地方,必然出现高学历人才更多的现象。”

胡钢表示,人们认为教育是对能力的一种培养,因此从薪酬上看,博士生的薪酬一般比硕士生高,硕士生的薪酬也会比本科生高,这促使了人们追求高学历。但一些目前由博士担任的职位,可能本科生就可以干。

是什么导致了这一现象?

熊丙奇认为,最关键的原因是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目前大家过度以学历为导向来发展高等教育,结果导致地方本科院校纷纷增加硕士点、博士点,扩大招生,但是由于师资建设、课程建设跟不上,就导致了人才培养质量不足。”

他认为,当前必须解决的是高等教育的结构和质量问题,不要盲目追求学历提升,如果只是有学历而没有人才培养,那么学历的提升并没有起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作用。

胡刚也表示,目前的高等教育发展很快,但在快速发展的背后,教学质量很难跟上,导致研究生本来应该是一个导师带一两名学生,现在是一个导师带很多学生。而在本科生中,高校一般30人一个班比较合理,现在经常出现七八十人一个班。

“所以,现在很多人学历提升了之后,在工作岗位上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我认为,未来高校的教学质量还是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去加强督导,严格把关。”胡刚认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也是重要的一环。

“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去搞研究,但我们的教育观念现在有偏颇,认为职业教育比普通高校低一等,其实医科大学、师范大学也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面很广,我国应该在这一块加强投入,不要让教育与就业需求脱节。”胡刚说。

熊丙奇也认为,我国高职院校一心想升本,升本后的地方本科院校一心想举办研究生教育,举办研究生教育的学校不重视本科教育,这些都源于“学历层次代表办学水平”的教育观念。“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必须有与普及化时代相适应的教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