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留在市中心的高层住宅,很有可能遗世而独立,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中的“弃子”。
人们的普遍印象中,高楼大厦代表的是繁华和摩登,但世界万物皆有其保质期,到期后,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这些年对于高层住宅,主流观点就是:未来高层住宅会逐渐沦为贫民窟。
遗留在市中心的高层住宅,很有可能遗世而独立,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中的“弃子”。
01
前几日,重庆沙坪坝区一高层住宅突发火灾,不幸中万幸的是没有人员伤亡。
但10年前上海“11·15”特大火灾事故的居民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这场大火导致了58人遇难,全国轰动。
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向来以燃烧迅速、火势蔓延快,让多少消防员头疼。
据外媒报道,2017年发生在伦敦的一场大火,从4层起火到大火烧到最上面的27层仅用了15分钟时间,最顶上3层可能无人生还。
未来高层住宅,首先面临的就是安全问题。
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消防云梯能抬升到112米,而我国的消防云梯最高可达到101米,也就是约35层的高度,但这样的消防云梯造价2000万以上,不是所有城市都有,目前大多数城市的消防云梯最高抬升大概是50米,也就是17楼左右。
而且云梯车对于环境的要求非常高,路的宽度要在5米左右,空中5米以内不能有电线,一个几十吨的车要开进小区,对小区地面的承重能力要求也非常高。
就以上这几个条件,目前中国大多数老旧小区能符合云梯操作的根本不多。
一旦遇到高层住宅火灾,17楼以上的居民遇到的风险可想而知。
说好的家是避风港,结果来个火灾,可能不是温暖的港了,而是"火热"的"港"了。
其次,多数人买房也是希望住的舒服,结果却是随着房子年龄的增长,居住舒适感越来越差。
女人的脸不保养,出现皱纹的年龄都会越来越早,何况房子。
越老的房子,出现机能老化的概率就越大。
更无奈的是,我们国家的产权年限虽然是70年,但从商品房诞生到今也不过40年,而且多数不到30年就会面临棚改、旧改,过去的房屋建造水平和质量真的也无法让房子撑过70年。
可和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衣服不一样,房子打补丁式的维修推进起来太难。
比如电梯维修,一般寿命就15-20年,维护再好也就是30年,必须更换,可是更换又面临费用谁出、如何分摊,到时候又上演一场扯皮大戏,最后不了了之,要么忍要么搬走。
再比如大楼主体虽然可以有很多年寿命,但里面的配件不行,比如各种管线,30-50年的寿命也就到头了,可这些管线再怎么维护都会老化,而且有些设施根本无法维修,只能换,可换谈何容易,施工难、成本又太高。
既然维修难,那就直接拆迁吧!
可这条路子根本不好走了!
02
国外的公私观念非常清晰,私人产权就是私人的,政府是没有义务帮你维护的。
但在我国,政府会主动进行维护和修缮,甚至是自掏腰包,今年各地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约有30亿平方米需要改造。
用改造替代拆迁,已经成为共识。
过去一夜暴富这种那么难的事情,在我国只不过是一个“拆”字就做到了,可如今拆的成本太高了,尤其是市区的老小区,没人拆的起,开发商又不是慈善机构,不盈利的事情谁做。
所以今年国务院正式发文:全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以“旧改”代替拆迁!
一批人的暴富梦由此破碎。
虽然改造也可以提升价值,但纯粹靠政府财政去推动,得等,要居民自我筹集资金,又难。
所以能怎么办?要么等,要么搬。
现在看着光鲜亮丽的市中心高层住宅,确实显露出未来走向“贫民窟”的悲哀。
为了阻止高层住宅的蔓延,我国住建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通知,严格限制各地盲目规划超高层“摩天楼”,一般不得新建500m以上建筑。各地新建100m以上建筑应充分论证、集中布局。
注意,新建100米以上的建筑应该充分论证,100米什么概念,一般也就34层左右,可目前现在这类住宅其实很多,大部分开发商都将楼层将在30层以上。
拿地这么贵,又限价,只能越盖越高才能增加利润。
据不完全统计,武汉封顶50层以上的超高住宅就有75栋,排名全国前三,不知道那种站在最高层往下看,是种什么感觉。
想想,我还是晕高。
03
其实国外已经有穷人住市中心,富人住郊区的先例。
马赛是法国第二大城市,市中心有许多始建于18世纪的建筑,石质的楼梯已经严重倾斜,摇摇晃晃,墙面上有巨大的缝隙,浴室的天花板上也遍布霉菌,每天深夜还有老鼠发出的巨大声响。
就在前两年市中心两栋旧建筑突然倒塌,造成8人死亡。
2015年,马赛市政府曾发布过一份报告,称整个马赛有约四万套“危房”,其中绝大部分位于市中心。共有十万人居住在这些老楼内,且大多是低收入者。
有条件的中产和富裕阶层早就搬去了滨江区和城郊,现在旧建筑和颓废的市中心就是马赛最大的危机。
除此之外,美国也更为典型。
美国人重视隐私、安全、舒适,更重视社区文化,而这些只有地广的郊区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市区的空间比较小,所以有很多的公寓,私密性较差,无法满足美国人爱开派对的国情。
于是有钱的中产往往宁愿住在郊区的卫星城,以独栋别墅为主,有独立的院子、花园甚至还有游泳池,孩子有游戏和亲近大自然的空间,家人可以在阳光明媚的下午,在花园里喝下午茶,也可以在天气好的周末在院子里和朋友们开聚会。
而且美国中产及富人家庭一般出行依靠汽车,对公共交通的依赖不大,美国的道路发展也非常方便,自驾到城里上班非常方便。
所以美国的富裕阶层可以在郊区买别墅,种花种草养养狗,比住在逼仄的市区高层要惬意得多,而那些低收入群体每日要为生计奔波,既没有心情也没有金钱去享受生活,对他们而言,市区便利的交通和低成本生活才是最实际的。
有些人穷了会犯罪的,也正因如此,美国城里的治安其实非常差,犯罪率也高,这也是市中心越发沦为“贫民窟”的原因。
国外已有先例,我们国家又还有多少年,开始走这种道路?
我们在研究城市发展中,总喜欢去对比别的国家,是哪怕国家和城市间各有各的不同,但城市发展道路上总有相似的路线。
相比国外部分国家发展较早,城市化进程较快,我们国家当下处于高速发展中,大部分人涌入大城市仍然未来15-20年的趋势。
但20年后,现在繁华的市中心也会沦为“贫民窟”吗?
还真不是没可能。
去过香港的人应该都看过,香港的房屋建造极其拥挤,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让人看得窒息,香港出现很多人内地人根本没见过的房屋结构,比如劏房 、笼屋、太空舱、阳台屋、货柜屋等。
这些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里住的基本都是社会底层,在香港人眼里,这就是“贫民窟”的代名词,有钱人都住在半山别墅里了。
并且香港不会是那个唯一,在土地开发程度高、价格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大城市开始全面香港化,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贫民窟时代距离我们或许真的不会太遥远,那现在普通人如何提前树立忧患意识?
04
1、去三四线城市买房,尽量避开高层。
县城住宅应该以多层为主,因为县城没有与之匹配的高层消防能力和高层物业维护能力,更不要说能提供二次水箱清洗、电梯更换这些直接影响居住安全和体验的高成本维护能力。
县城的高层住宅可能根本没有维修能力,现在只不过是开发商疯狂进场扫荡,日后哪会管它一片狼藉。
2、一二线城市买房,必须5-8年让房产滚动起来
在一二线城市买房,千万不要有一套房子住一辈子的观念,不管是从居住舒适还是财富增值考虑,都必须有置换观念,并且要越换越好,比如塔楼换板楼,高层换多层,小户型换大户型等等。
一二线城市距离贫民窟时代还有一段距离,还能享受一段时间的人口红利,高层建筑的经济效率和人口总量带来的商业繁荣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但一定要有通过一套房裂变多套房的思维,5-8年让房产流通起来,及时置换城市中的优质资产。
3、尽量不要选择太老、太高的楼层
尤其是买二手房,尽量不要选择17层以上的房子,除了安全考虑,也是居住舒适度以及后期流通性考虑。
以存量房市场为主的一二线城市,也不要买太老的房子,没有顶级学区支撑,只会越老越贬值。
当下,基于我国国情去谈高层住宅未来沦为“贫民窟”看似观念超前,但防患于未然总是无害。
谁也不希望花了多年积蓄,贷款终于买上房,可是多年后,不得不面临衰老衰败的处境,甚至还有可能住在“贫民窟”里,想想,心中就一股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