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蔡明、郭达和赵丽蓉表演的小品《追星族》在央视播出,小品里蔡明饰演的女学生追星追得走火入魔,搞出了一大堆啼笑皆非的事情。

  没想到27年过去了,中国的追星热非但没有退烧,反而烧得更糊了。

  

  当年小品里的女学生迷的是四大天王和郑智化,好歹都是有干货的明星。

  可现在,只要你有几分姿色就能被捧成明星受人追捧,甚至被资本相中大力助推,这种畸形的现象令人深思。

  一、剖开中国当下追星文化的内核

  在皮哥看来,当代中国的追星文化暗藏“两大毒瘤”。

  第一个毒瘤是审丑文化。

  从十年前的凤姐,到五年前的“窃·格瓦拉”,到数年前“脏话连篇”的网红主播,再到最近的骗子马师傅,都是在骂声中越来越火,被骂到最后甚至连他们自己都心生出了一股自豪。

  

  他们身旁聚拢了一帮拥趸,像信徒一般散播他们的“警世格言”,然后获得一种难以名状的满足感。

  而一些明星们则乐于炒作自己的绯闻,这成了他们迅速获得知名度的利器。

  第二个毒瘤是偶像式的生殖崇拜。

  简单来说,就是在互联网的庇护下,许多人混迹于狂热的粉丝群中,将一些下三滥的价值观包装成流行语,借助追星的方式,像病毒一样传播出去。

  过去的粉丝再怎么狂热,撑死了也就说句:“刘德华,我爱你。”

  

  可现在的粉丝呢,TA们在网上追星的言论简直让人三观尽碎。

  比如网络社区一些男粉丝对女明星的恶俗言论。

  面对一个长腿的美女,粉丝会调侃“腿玩年”。

  面对身材微胖的明星,粉丝会称其为“极品实战利器”,甚至会说“你还是太年轻,以后就懂了”。

  

  面对40+的性感女星,一帮小年轻下面直呼“阿姨,我可以!”、“阿姨,给我买AJ。”

  

  反过来,女粉丝对男明星的YY也是不遑多让的。

  比如有女粉专门盯着男星下身看,大言不惭地自称“盯裆猫”。

  有女粉见了欧巴,特意形容自己开心得“合不拢腿”。

  

  有的粉丝要给偶像“生猴子”。

  前段时间,某男星的粉丝看到偶像激动到“坐地排卵”。

  接下来更加烂俗的词汇出现了,有粉丝向偶像“求精”,大喊“老公”,甚至表示愿为偶像生孩子“生到绝经”。

  

  有人或许会说,这些都是段子啦,互联网时代需要一点娱乐精神,认真你就输了。

  可是任何一个玩笑里都会有认真的成分。

  你可以试想,如果你是一名父亲或母亲,当你的孩子在网络上看到的是这样动不动就嫁接到“生理层面”的粗鄙之词,你会作何感想?你还会认为把它当成玩笑一笑而过就行了吗?

  

  过去的追星再怎么狂热,明星在粉丝心中至少都是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我想不会有哪个粉丝会把偶像和生殖器联系在一起。

  可是现在,偶像却成了许多人将自己和“性”与生殖器捆绑在一起的情趣玩具,这种偶像式的生殖崇拜要不得。

  二、“生殖崇拜”从何而来?

  造成这种“生殖崇拜”的原因有很多种。

  最直接的原因是,网友都藏在手机后面。

  互联网时代大家都是匿名发声,为了博关注,许多人嘴上就把不住门了,内心中的恶兽就这么释放了出来。

  

  而“屎尿屁”的东西是最简单粗暴的消遣。

  你和三岁的孩子谈理想,谈偶像,孩子一定听不懂。

  但你和三岁的孩子说我放了个大臭屁,孩子立马咯咯咯笑起来。

  大家工作这么忙,压力这么大,好不容易挤出一点时间刷会儿手机,都不想带脑子,那么这些带荤腥的流行语就像街边的麻辣烫一样,6块钱管饱。

  而粉丝对偶像的狂热是一般人无法比拟的,这些屎尿屁的东西也就改头换面,借着狂热粉丝之口传播出去,然后破圈引发全民跟风热潮。

  其次,影视剧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一大因素。

  现在的影视剧,形式大于内容,妆容越来越精致,但内容却越来越干瘪。

  比如被称为“四千年美女”的某女星,在新剧里被绑架了,却穿得美美的,嘴里像含着一块化妆棉。

  

  比如靠《跑男》走红的某女星,在电视剧里吃一块食物都要借位假吃,生怕毁了自己的魔鬼身材。

  再比如郭敬明明白年轻人就喜欢好看的面容,喜欢奢华的场景,喜欢极端的撕逼剧情,于是他《小时代》系列就成了这样一种大融合。

  就是这些乱象丛生,造成了大家不再关注影视剧本身的质量,而是开始吹偶像的神仙颜值,明星不再靠实力吃饭,成了“展露身体”的躯壳。

  

  在《圆桌派》上,马未都就曾经这样评价《小时代》,大意是说,别人都骂《小时代》是垃圾,但他觉得这部电影有它正面的地方,它很真实地反映了这个光怪陆离的时代,几百年后,人们如果对我们这个时代比较陌生,看一看《小时代》,就能明白把糟粕奉为圭臬的这时代,其价值观是有多么混乱。

  另外,资本、平台的助推同样也是一大成因。

  我们回看近一段时间最火的“一老一少”。

  前者是当下“审丑文化”的典型产物,后者则因干净、帅气的面庞而一夜间火遍全国。

  但他们的爆火都有个共同点——离不开资本、平台的助推。

  如果我们仔细想一想,绝大部分人关注到他们并不是主动搜寻,而是打开社媒平台后,这些“热点”就已经被整理好呈现在我们眼前,此前各类偶像明星上热搜时同样也是如此。

  所以这些“热点”究竟是社会现象的客观归纳,还是掺杂商业或流量目的的精心设计,我们需要有所甄别。也许这背后是资本产业构建链条的重要一环,也许会是各家平台追逐流量的法宝利器,当然也可能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对世界纯粹、本真一面的还原。

  三、如何拔掉这颗毒瘤?

  观众是没有义务进行改变的,每天忙着操心工作和家庭,哪有闲工夫和你掰扯什么价值观?嗨就完事了。

  而作为管理者,就肩负了不可推卸的责任。

  从政策指引到平台管控,应该坚定地拨乱反正,别让劣币在驱逐良币,将一些无底线的腐剧、打擦边球的主播清扫出门,让污点明星永无出头之日,这样我们才会迎来拨云见日的一天。

  

  作为创作者就更加任重道远。

  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把创作的“笔”从观众手中“夺”回。

  现在很多创作者为了流量,毫无底线地去迎合观众,观众喜欢看什么,他们就拍什么。

  比如传统的男女CP观众已经看腻了,现在腐女喜欢看男男基情,那编剧就安排上。

  比如简单的儿女情长观众已经膈应了,男女主演戏外的绯闻满天飞了,还在戏里装什么纯?赶紧大尺度的床戏安排上。

  当创作者把选择权交给这些年轻人后,结果就是只能朝着屎尿屁这些简单粗暴的路子上使劲儿了。

  

  不能再这么惯着观众,创作们应该侧重考虑好时代表达和自我表达,用真正严谨的态度进行创作,心怀对艺术的敬畏之心。

  其次,不管是创作还是平台,一定是要致力于帮助观众提高审美。

  要知道,任何时代喜欢看风月片的人远远比喜欢读《红楼梦》的人多,如果只是要一味迎合、满足人性最浅层的“欲”,前方注定会是一条万劫不复的深渊。

  

  如今我们已能看到,新一代的年轻人大部分是在短平快的享乐中泡大的,他们阅读不了140字以上的文字,欣赏不了1分钟以上的视频,他们无法忍受延迟满足的煎熬。

  

  随着这种自甘堕落逐渐加剧,观众的审美被摘掉枷锁,我们看到当下的明星崇拜已经从精神崇拜过渡到生殖崇拜,很快那种“动物性”也会张扬得越来越明显。

  不管是创作者还是平台方,我们都应该鼓励、推动那些对社会价值观形成有益的事物,即使这些审美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或许会有一定门槛,但我们要相信核心要义都是相通的,他们可以唤醒大众最深层的渴望。

  比如罗翔教授,凭借法学上课视频迅速火遍全网,但他能火并不只是因为将刑法讲得深入浅出,更重要的是这其中既包含了他对法律、哲学的研究与思考,更将社会本该有的正确价值观普及给大众,这是他讲课的灵魂所在,也是他能一直火的根本原因。

  

  换句话说,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时代,即使真理的空间被挤压到只剩1%,但这1%仍会产生撼人心魄的力量。

  我们希望看到这类靠知识火起来的“高端”网红,再来100个、1000个我们也乐于见到,他们会成为新的风向标。

  当这种风潮慢慢形成后,大众也会在耳濡目染中学会思考、懂得克制,人性深处的高级快乐也会逐渐替代那种浅层欢愉。当他们带动大众审美重新提升后,时代面貌也必然会焕然一新。

  相信时间会给这一切带去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