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基隆”级驱逐舰
首当其冲的是台军的装备问题,特别是在海军主战舰艇的维修上。据台湾“中央社”报道,截至去年7月底,台海军26艘主战舰(康定级、成功级、基隆级、济阳级)中,有14艘主战舰未能按照计划完成修护作业,实际维修周期比规范周期延长1至10个月。这导致相关舰艇主机、发电机等重要装备大修时数届限,及非计划性维修频次增加,直接影响了装备的使用。
台军方面对此的解释是,由于实际操作中往往需要舰艇完成基本维修后,应急抽调出海执行任务,回港后再利用间隙时间再完成项目补做,导致原计划的维修周期被延长。这种操作不仅使得维修时间更长,还可能让舰艇在战时无法达到预期的战力水平,这种装备维护的缺失,反映了台军在资源调配和战备管理上的严重问题。
▲接受“检阅”的台军士兵
相比于装备问题,台军面临的最大隐忧是人力资源的匮乏。据统计,去年7月台军官兵总数为155218人,相较18个月前减少了9600余人,降幅达6%。其中,后6个月的流失人数几乎等同于前12个月,显示出人力问题正日益严峻。
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台军自转型为募兵制以来,从未达到预定的编制员额。尽管台湾地区前任领导人蔡英文于今年恢复了征召一年期义务役,但这对于弥补人力短缺的局面并未产生显著效果。实际上,台军志愿役士兵的流失率偏高,这主要是由于基层部队过度劳累和福利待遇不足。
台军前空军副司令张延廷曾指出,飞行员在现役中的压力大、休假不正常、无法兼顾家庭,使得许多经验丰富的飞行员选择提前退役。台军主战部队人员不断流失,基层士官与少尉、中尉、上尉军官合计缺员超过2.5万人,这些空缺无法迅速填补,进一步加剧了台军的兵力不足。
▲巡逻中的台军宪兵
Advertisements
在装备和人力问题的影响下,台军的士气也受到了严重打击。近年来,台军内部自杀事件频发,据台湾《中国时报》3月3日报道,负责戍守蔡英文办公室安全的台宪兵211营一名士兵在执行1号门卫哨勤务时,因情绪不稳举枪自尽,而这一事件仅仅是台军士气低迷的冰山一角。
这种现象的背后,是台军基层官兵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台军内部实行的“学长制”传统使得官兵在训练和任务执行中备受压迫,加之人力不足,导致基层士兵不得不承担过重的工作负担。例如,台军规定的卫哨“站二歇六”的轮值制度,往往难以落实,士兵们在休息时间也需轮值“预备班”,时刻保持警惕。
这种高压环境不仅让士兵们身心俱疲,还直接导致了自杀事件的增加。台军内部的紧张氛围和压力循环,使得士兵们的士气不断下滑,进一步影响了整个军队的战斗力。
▲台军义务兵训练
面对现役部队人力不足的问题,台军尝试通过延长义务役和改善后备军人训练来提升战力,但义务役和后备役的短期训练无法替代志愿役士兵的长期经验积累,而志愿役士兵的大量流失又使得台军的战斗力无法得到有效维持,这使得台军在补充战力上的困境陷入了恶性循环。
历史上,任何体系的瓦解,往往都是从内部逐步崩解的。当前台军的状况,正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随着这些问题的持续存在,台军的“掏空”危机将不可避免地愈演愈烈。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