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不妨提醒他,最好去查查内分泌。
在医生眼中,皮肤褶皱处发黑,甚至出现“黑线”,可能是「黑棘皮症」,多数情况下是内分泌出了问题。
受访专家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伍学焱航空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王春艳南京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马建华
皮肤褶皱处发黑,不是小事
黑棘皮症,也称黑棘皮病,表现为颈部、腋窝、腘窝等皮肤皱褶处,出现黑色素沉着和皮肤增厚,看上去就像附着在皮肤上的污垢。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伍学焱表示,黑棘皮症是典型的「胰岛素抵抗」的皮损表现,一旦发生胰岛素抵抗,说明内分泌已经慢慢开始紊乱。
医生提醒,如果颈部、腋窝等处出现了发黑、发硬的皮肤病变,尤其是肥胖人群,需要及时去内分泌就诊,排查有无糖尿病、血脂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各种代谢性疾病。
胰岛素抵抗,多种疾病的土壤
胰岛素由胰脏细胞分泌,是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
胰岛素的功能涉及全身每一个细胞,它就像快递小哥,负责将「葡萄糖」运输到各细胞,支持机体生命活动。
胰岛素抵抗,是指人体肝脏、肌肉、脂肪等细胞上的胰岛素接收器出现了问题,导致对胰岛素反应不灵,葡萄糖不能进入细胞中形成糖原储存起来,而是随着血液流向全身,这会给身体带来以下改变:
2、血液中的葡萄糖积压,血糖水平升高,埋下重重隐患;
3、胰岛素不能起到正常的降血糖作用,胰腺会更加卖力,合成更多胰岛素出来,让它们给细胞强行“派送”;
4、随着时间推移,血液承载着高浓度的胰岛素在全身流动,引起全身代谢紊乱。
胰岛素抵抗被视为“万病之源”,它与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心脑血管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其危害远超大多数人的想象。
7类人被列入高危人群
据统计,我国25岁以上人群的胰岛素抵抗患病率为29%,我国约90%的2型糖尿病人存在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病因复杂,遗传、增龄、肥胖、骨骼肌量减少、运动不足、营养失衡、微量营养素缺乏、昼夜节律紊乱、精神应激、药物应用、高血糖等,都是诱发因素。
《胰岛素抵抗相关临床问题专家共识(2022版)》指出,建议7类人群及时到医院评估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
超重/肥胖
糖尿病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特别是初次诊断糖尿病的人,以及当糖尿病出现血管病变等并发症时,应及时到内分泌科进行评估。其他重点人群最多每年评估一次。
如何管好调皮的内分泌?
早期出现胰岛素抵抗时,很多人的血糖还不高,也没有出现明显的代谢紊乱,应通过饮食、运动、药物等方法积极干预。
1
控制体重
肥胖是目前胰岛素抵抗最常见的原因,中国人由于脂肪分布的特点(腹部肥胖),在相同的体重指数下,较西方人群更易出现胰岛素抵抗。
超重或肥胖人群,首先应将体重降下来。
2
调整饮食
食物总热量、膳食成分均影响胰岛素敏感性。
总热量上
建议每日减少12%以上(消瘦者除外),超重或肥胖者的热量摄入应减少20%~30%,以使体重降低5%以上。
成分方面
富含饱和脂肪酸的肥肉要控制到总热量摄入的10%以下,适当多吃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鱼肉;
碳水化合物等主食控制在总能量的50%左右,其中全谷类至少占主食的一半,少喝含糖饮料;
蛋白所提供的能量要占总能量的15%~20%,并适当多吃植物蛋白。
此外,成人至少每天吃100~150克全谷杂豆、500克蔬菜、250克水果和10克坚果,来补充膳食纤维。
3
坚持运动
运动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建议每周至少150分钟(每周运动5天,每次30分钟)中等强度(50%~70%最大心率)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跳健身舞等。
抗阻运动(如举哑铃、仰卧起坐、俯卧撑、负重深蹲等)不仅可改善胰岛素抵抗,还能增加肌肉含量和骨密度,可与有氧运动结合。
此外,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