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台机器,心脏作为发动机,血液就相当于燃油,血管是输送管道。人体的正常运作离不开血液循环系统,这个系统一旦发生病变,皮肤也会发生相应变化。通过观察皮肤状态,可初步判断血液是否健康。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常务副院长 周玉杰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许顶立

3种皮肤异常提示血液问题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更是身体健康的一面镜子,血液的健康状况可以通过皮肤状态来窥见一二。

苍白无血色


健康的皮肤应该红润有光泽,如果发现皮肤变得苍白,尤其是面部、手掌和脚掌等部位,往往意味着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不足或功能减弱,导致氧气输送不畅。

若同时伴有全身无力、头晕、心慌、毛发缺少光泽等症状,可能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血液病有关,建议及时就医,尽早诊断。



不明淤青或出血点

正常情况下,皮肤受到碰撞或挤压时,会出现短暂的红肿或淤青,但会很快消退。

皮下异常出血的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 血管问题、血小板问题、凝血功能异常。若常有不明原因淤青且或针尖大小出血点,且淤青两周后未消散,建议到医院做血常规和凝血常规方面检查。

顽固性瘙痒

若血糖较高,刺激皮肤末梢神经,会导致皮肤瘙痒。缺铁性贫血患者中,有15%~20%可出现全身或局部性瘙痒,是由于体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皮肤组织出现营养障碍所致。

一些血液疾病,如嗜酸细胞增多综合征、淋巴瘤、白血病等,早期表现也可能是顽固瘙痒。

什么影响了血液循环?


一般情况下,心脏每分钟要向血管泵出约5升血液,成人体内血液总量约占自身体重的7%~8%,血液状态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体健康。

血管老化


血液要想供血给全身,离不开血管。年龄增长带来的退行性病变,可导致血管内皮老化,弹性、收缩、扩张功能出现问题。

慢慢积累病变,血液的成分、流速、压差、黏稠度都可能发生变化,从而危及各器官健康。

代谢异常


血液在人体内川流不息,代谢周期为120~140天,但不是总能把所有毒素代谢出去。



有研究发现,人体血液中各种毒素达到100多种,包括多余的血脂、自由基、尿素、尿酸、肌酐等。若代谢异常,毒素在人体内累积,会成为疾病发生的隐患。

不良生活方式

吸烟、饮酒、肥胖、睡眠不足、压力、久坐等诸多危险因素的影响,都可导致血液出现黏稠、斑块、炎症等问题。

血液循环不好,全身多个器官都会受累。比如胃肠道血液循环差,会导致营养不良、食欲下降;四肢肌肉、皮肤血液循环差,易导致肌肉疲劳、酸痛,甚至手脚麻木、四肢发凉等症状。更严重者,可能出现动静脉血栓、动脉硬化闭塞症、深静脉血栓形成、静脉曲张性疾病等。

6件事让血液流得更“顺”

好的血管和血液是健康的基础,做好以下6件事,可延缓血管老化,让血液更“干净”。

1

饮食能养血

膳食平衡,多吃粗粮、绿叶蔬菜和瓜果,少吃高糖、高油食品,戒烟限酒。

缺铁性贫血的人群,可多吃富含铁质的食物,如动物肝脏、黑木耳、大枣等。

2

运动助活血


长时间久坐会使血液流通不畅,建议每天进行30~6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哪怕是逛街、跳广场舞也有助于加速血压内脂质代谢。

3

睡好能回血

人在熟睡状态下,收缩压降低,呼吸变深,基础代谢率下降,脑血流量减少,有助大脑积蓄能量。



4

开心可稳血


经常给心脏施加压力,会使得心肌力量变弱,血液循环能力降低。保持愉快乐观的心态,可促进造血机能更加旺盛,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5

定期查查血


正常健康成年人建议每年查一次血压、血脂、血糖;

有家族病史者、“三高”人群家中要常备监测仪器,每6个月查一次血脂;

糖尿病患者注意每天监测血糖,包括测量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值;

高血压患者建议每天早晚量一次血压。

6

适量献次血


献血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还可刺激人体骨髓的造血功能,预防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