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unsplash

希望能够帮助到需要它的人。


最近,一项发表在《科学》(Science)上的新研究,为人类男性非激素类避孕药,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前景的选择。

在小鼠实验中,这种化合物可以抑制正常小鼠精子的功能,使其在交配后不能产生后代,但却没有其它明显副作用,且停止使用该化合物后,这些雄性小鼠的生育功能又能够恢复。

男性避孕药的新曙光

在探寻男性避孕药的历程里,许多研究者都将目光投向了丝氨酸/苏氨酸激酶33(STK33)。目前科学家对这种激酶了解还不算太多,但它在生物的演化历史中已经存在许久了,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鱼类都拥有STK33。它通常会在雄性的睾丸中富集,对于功能正常的精子的形成至关重要。

此前的研究发现,敲除了编码该激酶的stk33基因的小鼠不能生育,因为它们的精子形态、功能异常,且活力差。而stk33基因突变的人类男性同样不能生育,具体表现和stk33基因敲除小鼠类似。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不育,但stk33基因缺陷的人类和小鼠的睾丸大小都是正常的,除不育外,它们也并没有出现其它方面的身体缺陷。



正常小鼠精子与敲除stk33基因小鼠精子对比(图片来源:Martins et al, 2018)

因此,许多研究者试图找到能够抑制STK33功能的化合物,从而有助于研制出男性避孕药。然而,“此前研究所描述的STK33抑制剂,没有一种是STK33特异性的,也没有一种能够有效破坏STK33在生物体中的功能。“美国贝勒医学院的病理学和遗传学讲席教授马丁·马祖克(Martin Matzuk)说。

于是,在这项新研究中,马祖克所领导的研究团队利用“DNA编码化学技术”(DNA-Encoded Chemistry Technology,DEC-Tec),从数十亿化合物中筛选出了能够有效抑制STK33的化合物,再结合STK33的晶体结构加以修改和调整,最终设计出一种能稳定、特异性地与STK33结合,有效抑制其功能的化合物:CDD-2807。

随后,研究团队在小鼠身上测试了CDD-2807的效果。他们发现,CDD-2807能够有效穿过小鼠的血睾屏障(睾丸内阻止血液和淋巴液进入精细管的结构),低剂量下就能有效降低小鼠精子活力和数量,从而抑制小鼠生育力。

“CDD-2807没有对小鼠产生毒性,没有在它们的大脑中积累,也没有改变睾丸的大小,这与stk33基因敲除小鼠和STK33突变的男性类似”,马祖克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员考特尼·萨顿(Courtney Sutton)说道,“重要的是,这种避孕效果是可逆的。在停止使用CDD-2807一段时间后,小鼠恢复了精子活力和精子数量,并再次具有生育能力。”

“未来几年,我们的目标是在灵长类动物中进一步评估这种STK33抑制剂和类似于CDD-2807的化合物,以确定它们作为可逆男性避孕药的有效性。”马祖克表示。

人类避孕的前世今生

200年前,地球上的总人口还少于10亿,如今已经超过了81亿。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工业革命的进步和医疗系统的发展。1800年,全球儿童夭折率为43%,人的平均寿命也只有49岁;而在2022年,这两个数据分别为3.8%和73年。因此,全球总人口正在持续飞速增长。

也因此,这个时代离不开有效的避孕措施。避孕措施除了可以防止意外怀孕,还可以帮助家庭根据经济能力,有计划的间隔生育,从而保证子女能够得到足够的教育和生活资源。



人口增长与避孕措施(图片来源:Anderson & Johnson, 2023)

然而,据统计,如今每年2.1亿例怀孕中,仍然约有一半是意外怀孕。因此在避孕方法的推广和创新上,还需要很大的努力。

事实上,人类在避孕上的努力,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了。

至少从公元前 2000 年起,女性就开始使用阴道膏剂进行避孕,她们会使用柔软的材料,如棉花或羊毛,浸泡在各种油、果汁、草药和其他物质的混合物中,形成卫生棉条状的塞子,放入阴道中,达到避孕的效果。当然这样的避孕措施自然失败率很高,因为其没有隔绝精子和卵子接触的机会。

在古埃及和古罗马时期,男性开始使用阴茎套来避孕,公元前3000年的希腊文献中也描述了女用避孕套。这些早期的阴茎套或避孕套是由动物膀胱和肠道或经过处理的亚麻制成的。在18世纪初,欧洲男性曾广泛使用避孕套来预防性传播感染。到了上个世纪20年代,合成乳胶被发明,具有高柔韧性和高拉伸强度的薄型男用避孕套出现了,它至今仍是主要使用的男性避孕方法。



图片来源:pixabay

避孕套的优势是相对便宜,使用方便,能提供有效的避孕结果,并且能够预防大多数性传播感染,在使用得当的情况下,避孕套避孕的成功率高达98%。但其劣势是会使性体验打折扣。

于是,输精管结扎术和输卵管绝育术也受到了许多人的推崇。输精管结扎术可以通过手术阻断精子在输精管中的运输;输卵管绝育术则是通过手术阻断输卵管,从而防止受精。这两种通过手术避孕的方法效果好,但相对昂贵。此外,尽管经历过输精管结扎术或输卵管绝育术的人,后期可以通过手术再恢复生育能力,但成功率有限。

还有一种选择是宫内节育器(IUD),这是一种放在子宫腔内的避孕装置,目前最常用的有两种:非激素性的铜质宫内节育器和激素性宫内节育器。铜质宫内节育器会释放出对精子有毒的铜离子,而激素类宫内节育器会阻止排卵并使宫颈粘液变稠,从而阻止精子进入输卵管。

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女性口服避孕药应运而生。这些避孕药大多包含雌激素和/或孕激素的成分,孕激素抑制黄体生成素(LH)的激增,从而抑制排卵、使宫颈粘液变稠并降低输卵管的活力,进而达到避孕的效果。雌激素通过抑制卵泡刺激素(FSH)的分泌来阻止卵子成熟,从而防止怀孕。但毕竟是激素类药物,必然存在副作用和可能的健康风险。比如,服用孕激素类避孕药就与异常出血、头痛、情绪波动等副作用相关。



图片来源:unsplash

新避孕方法的尝试

对于男性来说,目前主要的避孕措施只有避孕套和输精管结扎术两种。一些研究表明,如果有男性避孕药,有很大一部分男性其实是愿意使用的。比如,去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调查了两千多位美国和加拿大男性对于男性避孕药的接受程度,结果四分之三的被调查男性都愿意使用男性避孕药。

目前一些激素类的男性避孕药已经在研制或临床试验过程中,其原理同样也是通过抑制黄体生成素等激素的作用来抑制正常精子的形成。但与女性激素类避孕药类似,这些激素类避孕药难免存在一些副作用。于是,很多研究者就将研究重点放在了非激素类的男性避孕药上,比如和这次发表在《科学》上的研究一样,寻找可逆的方法抑制精子形成。

新的女性用的非激素避孕措施也可能在不久后出现在市面上。比如Ovaprene,这是一种不含激素的月用避孕阴道环,可以使进入阴道的精子失去活性,从而防止受精。Ovaprene目前正处于3期临床试验阶段。

此外,许多研究者还致力于免疫避孕(immunocontraception)方法的开发,其原理是通过免疫系统对精子、卵母细胞、胎盘等的攻击,来达到避孕效果。针对精子的“人类避孕抗体”(human contraceptive antibody, HCA)就是其中一个例子,这种抗体能与精子结合,引发免疫反应。去年,一项1期临床试验测试了HCA制成的一种阴道薄膜,结果发现,使用该薄膜的妇女在性交后,宫颈粘液中活跃的精子被HCA安全且有效地消除了。



主要避孕方法(图片来源:Anderson & Johnson, 2023)

毫无疑问,以后市面上一定会出现与现在完全不同的避孕方法,一些可能更便宜、更易普及,一些可能更安全或方便。希望以后,这些新方法能够帮助到在现阶段,没有条件获取有效避孕措施的人。

最后问一句在座的男性读者们,如果以后市面上真的出现男性避孕药了,你愿意服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