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日晚间,也门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发表讲话,称胡塞武装近期针对多个目标发动了系列军事行动。该发言人称,其中一次行动针对目前处于红海北部的美军“艾森豪威尔”号航母,胡塞武装对其发起了导弹和无人机袭击,这是过去24小时内胡塞武装对美军航母的第二次袭击。



胡塞武装突破美航母防空网

▎胡塞武装不仅将反舰弹道导弹首次投入实战,而且此次有可能在美军航母上取得战果。

据法新社1日报道,萨雷亚5月31日曾表示,作为对美英袭击也门多地的回应,胡塞武装已针对“艾森豪威尔”号航母进行袭击,使用多枚有翼导弹和弹道导弹,并“命中目标”。值得关注的是,“艾森豪威尔”号航母一直受到多艘“宙斯盾”战舰的保护,如果胡塞武装导弹真的击中美军航母,即使未能造成严重损坏,“宙斯盾”系统数十年的神话也将就此破灭。

▎即使面对胡塞武装手中并不算先进的反舰弹道导弹,美军曾引以为傲的海上防空体系应付起来也并不轻松。

不过,胡塞武装的说法遭到美军否认。据路透社1日报道,美国中央司令部当天发表声明称,5月31日,也门胡塞武装从其控制地区向红海和亚丁湾发射了无人机和反舰导弹,美国、联军舰船和商船均未报告人员伤亡或损失。值得注意的是,“艾森豪威尔”号航母舰长乔达·希尔1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舰载机降落视频,试图证明航母的运行状态。然而,有网友发现该视频疑似3月发布的旧视频,纷纷留言质疑此举意图。

▎4艘“伯克”级驱逐舰+1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这5艘“宙斯盾”战舰理论上能构建远、中、近三层防空体系,即使苏联时代的“饱和攻击”也无法威胁到美国航母。

军事专家张学峰认为,胡塞武装很难对美国航母发起有效打击。目前对美国航母威胁比较大的主要是反舰巡航导弹和反舰弹道导弹,这些导弹射程比较近,最大在300公里左右,而航母一般不会靠也门海岸那么近。此外,一艘美军航母通常由4艘“伯克”级驱逐舰和1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护航,胡塞武装的导弹很难突破美军防空圈。

▎“艾森豪威尔”号作为一艘长时间部署的航母,其到达红海时的状态很可能并不算好。

据美国军队时报网站4月27日报道,自去年11月以来一直在中东水域执行任务的“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前往地中海东部海域。美国海军称,这艘航母和“格雷夫利”号导弹驱逐舰4月26日穿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

这艘航母及其航母战斗群去年10月首次启程,当时人们担心以色列与哈马斯开战后该地区会爆发更大规模的冲突。“艾森豪威尔”号航母进驻中东标志着自2021年阿富汗战争结束以来,美国中央司令部首次出动航母。

▎胡塞武装的威胁远不至于美国专门在红海部署一艘航母,但出于更重要的非军事原因,美国不得不作出这项事倍功半的部署。

第二航母战斗群指挥官、海军少将马克·米格斯在一份声明中说:“‘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战斗群过去5个月里在美国第五舰队中展现了卓越的海军实力……重返美国第六舰队只是我们向全球任何地区投射作战优势能力的一个小小表现。”此次部署过程中,“艾森豪威尔”号航母及其战斗群参与了击落也门胡塞武装分子向红海军用、商业船只发射的导弹和无人机的行动。



美军称拦截胡塞武装导弹 没提航母遭袭

▎很难想象绰号“拖鞋军”的胡塞武装能与美军在红海进行有来有回的导弹攻防战

也门萨那时间6月2日,美国中央司令部发布公报称,在也门萨那当地时间1日,美军在红海南部海域拦截了两枚胡塞武装射向美军“格雷夫利”号驱逐舰的反舰弹道导弹。美军、联军或商船均未报告受损或伤亡情况。

▎相比导弹,胡塞武装的无人机显得相对低调,但这类武器未来同样可能取得关键性战果。

此外,美中央司令部在公告中还表示,在也门萨那当地时间1日上午9时至下午7时30分间,美军在红海南部摧毁一架胡塞武装的无人机,另观察到两架无人机坠海。美军、联军或商船均未报告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胡塞武装曾在5月31日和6月1日两度发表声明,宣称袭击美“艾森豪威尔号”航母。

▎图为在海边活动的胡塞武装

据报道,也门胡塞武装控制着也门红海沿岸的大部分地区。该武装此前警告称,准备打击任何与以色列有联系的船只,呼吁其他国家召回这些船上的本国船员,不要在海上靠近此类船只。一系列船运公司已决定暂停红海运输。胡塞武装以“帮助巴勒斯坦人”来解释他们的行动,并声称他们不妨碍该地区的航行自由。该地区多国一再警告美国,无条件支持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行动将使冲突蔓延到整个地区。

▎与传统的观念有所区别,胡塞武装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导弹、无人机的生产与研发。

胡塞武装是世界上第一支将反舰弹道导弹投入实战的武装力量。在历年的阅兵活动中,该组织至少展示了6种可以用于攻击水面目标的弹道导弹,它们采用光电和红外制导。英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IISS)在研究报告中指出,胡塞武装从伊朗获得了部分关键技术,但该组织的远程导弹和攻击无人机等装备大部分是在也门当地研发和生产的,战备状态和技术指标各不相同。

▎着眼于胡塞武装以及其支持者的技术实力,反舰弹道导弹射程达到450-500公里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以代号“Asef”的反舰弹道导弹为例,IISS认为,这款武器与伊朗的“法塔赫-313”导弹存在“血缘关系”,后者的最大射程约450公里,曾被用于攻击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的美军。胡塞武装的另一款反舰弹道导弹代号“Tankil”,被视为伊朗“雷电-500”导弹的衍生型号。从照片上观察,“Tankil”的外形尺寸比“Asef”略小,但射程相当甚至更长,约为500公里。

IISS写道,胡塞武装还拥有3款更轻便的反舰弹道导弹,“它们的设计理念与伊朗的同类装备相似”。相关技术细节非常有限,社交媒体上的非官方消息称,这3款导弹的射程均为150公里左右,可能有空中发射版本。

一款代号“莫西特”的弹道导弹,被视为胡塞武装对闲置的苏制SA-2地对空导弹进行“二次利用”的产物。IISS认为,伊朗早在两伊战争期间就尝试将防空导弹转化为对地打击武器,该国在这方面的经验可以帮助胡塞武装充分发掘当地老旧武器库存的潜力。



美国海军未来战舰又栽进同一个坑

▎作为一款护卫舰,“星座”级承接了此前美国航母的名字,这足见其受到的高度重视。(图为美国海军“星座”号航母,该舰已于2003年退役,2016年拆解)

“星座”级护卫舰是美国海军心心念念重点打造的新一代主力水面作战舰艇,但美国政府问责局的最新报告显示,该舰不但面临至少3年的建造延误,而且还出现了一系列麻烦。这些错误怎么如此熟悉——到底是美国海军的失误,还是军工利益集团捞钱的套路呢?

▎理论上,护卫舰是一款应以“下饺子”的速度迅速建造的战舰,但“星座”级似乎在理论之外。

美国海军学会网站5月29日称,根据美国政府问责局的最新报告,美国海军下一代“星座”级护卫舰将超重约10%,这不但意味着更高的建造价格、更慢的航行速度,而且未来的升级潜力也大打折扣。美国海军今年早些时候披露,“星座”级护卫舰首舰可能会延迟至少3年交付,此后该计划受到国会越来越严格的审查,美国政府问责局的最新报告就是在此背景下发布的。

▎所谓“详细设计”,实际上就是美国将意大利芬坎蒂尼护卫舰方案“美国化”的过程。持续的拖延显示,目前美国国内的工业部门或许已很保证一款成熟护卫舰方案落地。

问题首先出现在“星座”级护卫舰的设计还没有最终确定,美国海军就与芬坎蒂尼集团位于威斯康星州的马里内特造船厂签署协议并仓促开工。但讽刺的是,当2022年8月开工时,美国海军官员表示,该舰的“详细设计已完成了超过80%”;今年4月,在“星座”级护卫舰传出交付延期的时候,美国海军官员称“该舰详细设计已完成约80%”——搞不好这个数字还倒退了呢。

▎如果不考虑面子,美国直接引进意大利的FREMM护卫舰都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报告称,“星座”级护卫舰是基于芬坎蒂尼集团为法国和意大利海军研制的FREMM护卫舰设计改造而来,当时美国海军要求新一代护卫舰能够及早服役,因此选择了这种成熟设计,只是按照自身要求进行了改造。但问题就出在这个改造上。据说美国海军先后提交了511份功能设计文件,要求对动力系统、武器系统、损管系统等进行全面调整。

▎目前“星座”级与FREMM护卫舰的通用性已从85%下降至15%。(蓝色背景为FREMM护卫舰)

结果这一番操作的结果,让“星座”级护卫舰与设计原型FREMM护卫舰的通用性从85%一路下降到15%,基本上算得是一艘全新设计的舰艇了。就连美国政府问责局也在报告中承认设计修改问题是建造进度延误的主要原因:“美国海军对护卫舰的原型设计进行了大幅修改,导致这两艘舰艇现在看起来就像是远亲。”

▎“星座”级护卫舰首舰造价将达16亿美元,这很有美国特色,毕竟早已不算先进的“阿利-伯克2A”型驱逐舰的单舰造价已突破30亿美元。

更糟糕的是,美国海军在“星座”级护卫舰设计还没有完成的时候,就批准马里内特造船厂开工建造了。这样一边建造一边改设计的结果可想而知。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一份报告发现,美国海军严重低估了该舰的建造费用,可能首舰要花费16亿美元而不是之前预测的10亿美元。

尽管“星座”级只是一款护卫舰,但它对于美军海军的意义却非常重大,美军期望通过大批量服役的“星座”级护卫舰,尽快更新美国航母的护卫舰队。当“福特”级航母具备完整作战能力时,“星座”级能提基本的近程与区域防空能力,并为更强的新一代驱逐舰的服役争取时间。但从目前胡塞武装对美航母的袭击,以及“星座”级护卫舰的难产来看,美国海军舰队防空力量的青黄不接或许已令航母自身的安全产生了严重隐患,如果胡塞武装持续攻击美军航母,很可能取得兼具象征意义与实际意义的战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