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盼着熟了,这价格一下子就降下来了,种地的老百姓不容易。”有水果从业者发出感慨。



国产樱桃今年价格大幅下跌,曾售150元一斤的如今仅需不到30元,小果更是低至9.9元、19.9元。“一直是高端水果的樱桃,今年价格怎么就崩盘了呢?”有樱桃种植的果农不解,该视频从业者发布视频显示,一桶又一桶的樱桃倾倒在地,任由山羊啃食,令人痛心。



当前是辽宁、山东、陕西大樱桃上市的时节,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当前大樱桃今年价格直接砍对半, 10元、15元一斤的比比皆是。而樱桃市场上批发价格已经跌入六七块钱,惨不忍睹。



有种植从业者表示:今年种樱桃真是苦死了,2~3元/斤的成本,再好的品种十几元每斤。不说别的,光工钱一个人就100元/天。这些连个工钱都卖不出来。

国产樱桃价格暴跌,原因几何?

今年的樱桃销量比往年差,价格也大幅下跌。究竟是什么原因?

首先我们看到,今天北方的天气良好。尤其是山东、四川和辽宁等地的良好天气条件有助于樱桃的生长,增加了市场上的供应量。



加上果农跟风种植尤其是温棚种植,让大樱桃产量一下子就上来了,随着越来越多的种植户涌入这一领域,市场供应迅速增加,使得樱桃的稀缺度不再,形成了供过于求的局面。

根据报告,我国种植樱桃的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种植面积超过270万亩。中国今年的樱桃产量预计为76万吨,较上年增长了12%。特别是樱桃最大产区山东省、四川和辽宁产量的增长,都是拉动产量增长的主因。

由于樱桃产量大,客商开始压价收购,导致樱桃卖不上好的价格,甚至不少果农还面临无法售卖、无人收购的情况。

此外,当前消费降级的趋势不可忽视,这导致的几乎所有水果都难卖。

有从业者直言,很多地方苹果五六块钱都卖不动货,榴莲也从二十多块钱跌入十几块钱一斤了。所以大樱桃跌价难卖也就可以理解了。樱桃的问题已经不是低价的问题了,而是没人消费的问题。

再次是国外的车厘子大量涌入国内,对国内的樱桃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从2020至今年,智利车厘子在我国备受欢迎,我们进口量非常庞大。



今年3月底,智利水果出口商协会车厘子委员会总结表示,本季度智利共出口约41.39万吨车厘子,向中国出口车厘子的总量约为37.7万吨,占其出口总量的91.1%,同时比上一季中国市场消费的36.45万吨,增长约3.3%。

15年前,车厘子并不在智利向中国出口的产品之中,现在它已经成为第二大出口商品,年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



而数据显示,除中国市场外,国际上其它市场(欧洲、拉美、中东)的智利车厘子的消费量均有所下降,下降幅度在17%~60%之间。而中国占比高达91.1%的车厘子消费量,仍在增长,导致市场进一步供大于求。

而我国传统樱桃的果实软,皮薄肉细,不耐储存,保质期较短,也是市场遇冷的一个重要原因,进口的车厘子个头结实硬度高,耐存储,运输过程也相对不容易磕碰,不影响质量和口感。当产量大规模上来的时候,价格与口感更容易受到季节性供求的影响。

从整个水果市场的供应需求来看,进口水果已经非常多元化,国产樱桃作为高档水平的品类之一,也被榴莲、山竹、菠萝蜜等其它季节性水果分流,尤其是今年榴莲大降价引发了业内广泛关注,当这些水果的价格普遍低于往年时,消费者更倾向于尝试不同的口味。

国产樱桃卖不过进口车厘子,该反思什么?

相比较而言,尽管也受到了其他高档季节性水果的影响与分流,进口车厘子却表现稳定,不存在价格大跌以及卖不动的现象,车厘是欧洲甜樱桃栽培品种,也是樱桃,国产樱桃为何卖不过进口车厘子?

车厘子之所以比国产樱桃,卖的火,首先车厘子的口感更稳定,更甜,且耐存储,再加上千里迢迢从国外进来的,运输成本比较高,价格贵也容易被接受。而樱桃的口感多变也是消费者热情有限的重要原因,时而酸甜可口,时而平淡无味,有时候太酸或太软。

这源于樱桃的口感受种植地、气候等因素影响较大,大棚里的比露天的口感要好一些,价格更贵,同一品种的樱桃吃起来味道也会有所不同。

其次是商家的营销层面,车厘子被包装的更加高大上,作为送礼佳品而存在,而智利车厘子的上市时间又与国内的圣诞节、元旦、春节、情人节都重合,甚至情人节,女生都以收到车厘子花束为傲!因此,在很多的社交送礼环节,导致车厘子的需求更高。



此外是在标准化经营层面,车厘子有一套规范的国际标准,比如果子直径在30mm-32mm的属于G标准,直径28mm-30mm的属于双J。



一般陆地的樱桃都以一块钱硬币为衡量标准,大多数品种应该能做到大于一元硬币,这样的大小才算上乘!但目前樱桃还没有建立相应的标准。

此外的品质化层面,进口车厘子要比国产樱桃做的好。进口车厘子往往是经过重重筛选,运输,到我们手里的是品质较好的一批果实。

而国内的大樱桃因为种类多,商品质量层次不齐,一些收购商会对大果和中果进行高端包装,从农户手中以5元的价格收购后,在超市以40元的价格出售, 而一些小果则会被卖给早市或夜市的零售商,以20元的价格出售,这些商家再以29元的价格销售。

一些商家以次充好,缺乏品质化理念,导致市面上樱桃品质良莠不齐。有从业者表示,国内不乏有想做高品质樱桃的商家,但并非所有商家都这么想。有的商家标着双J,实际发货却是单J,或XL,缺斤少两的情况屡见不鲜,让国内樱桃口碑受到影响,长期以来影响了消费者对国产樱桃的印象。



国产樱桃优势很明显,性价比高,种植面积广、产量大、产地就在国内,少了国际运输、海关等环节。年初进口车厘子动辄几十上百依然畅销,国产樱桃价格如今暴跌到15到30每斤还卖不动,值得我们深思。



现在国内水果农产品的销路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樱桃主要是收购商上门收购,但很多时候,果农缺乏有效的渠道议价权,如何从电商、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等渠道打开销路,是值得思考的一个方面。

国产樱桃当前还需要在种植培育技术上发力,提升樱桃的口感、个头与品质。其次是从营销包装、品质化与标准化经营层面,做到一定的品牌高度,打破产品良莠不齐、口味差异的局限,如今都讲究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如果能对国产樱桃制定市场统一的标准,让消费者买到了更好品质更便宜的水果,对商家和种植户销量的打开,有直接带动作用。

而在产品的口碑经营层面,国内要从诚信经营角度给消费者更好的产品体验,以及在冷链保鲜技术方面,国产樱桃打破季节性水果的局限,现如今广东已经在荔枝上实现冷链保鲜技术的突破,可以保鲜300天,这或许值得樱桃商户借鉴,当一年四季都能卖的时候,就不愁没有销路。

昔日的抢手货,如今沦为白菜价还卖不动,苦了樱桃果农,让人痛心,从业者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