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印度媒体判读商业卫星图片,称中国空军已经在,距离印军哈西马拉空军基地不到300千米的日喀则机场,部署了至少6架歼-20A战斗机,同时还有8架歼-10C和1架空警-500亮相。“威龙”终于上门了,但在印度媒体口中问题并不大。



▲歼-20已经是举足轻重的战略装备

1996年中印同时看上俄罗斯苏-30,分别发展了苏-30MKK和苏-30MKI两条支线。前者技术相对简单,注重实用和成熟,后者技术要先进一些,但花费了不少时间和资源磨合。从结果上来看,俄罗斯空天军以及后续苏-30买家,基本都是用苏-30MKI衍生物,苏-30MKK衍生型号要少很多。印度人也对自己重金打造的苏-30MKI非常满意,认为不管是苏-30MKK,还是中国后面自己发展的歼-10、歼-11/16,都无法与苏-30MKI抗衡。再加上从2011年开始,苏-30MKI来自印度的零部件比例逐渐提升,最终甚至达到“60%以上”,被视为“印度制造的代表”,因此在印度享有非凡地位。



▲苏-30MKI算是印度空军的得意之作

即使是达到三代半技术标准,单价也比苏-30MKI贵一大截的“阵风”交付后,苏-30MKI的绝对主力地位也没有动摇。其中有“阵风”仅装备36架的因素,但更关键的是对苏-30MKI多年宣传,以及对其矢量发动机、先进气动的自信。更离谱的是,随着北边邻居研发并大量服役歼-20隐身战斗机,战斗力天平早就开始倾斜,但印度媒体日常宣传中,依然将苏-30MKI捧为“中国空军无法抗衡的对手”。放在20多年前,这个称号还有点说道,毕竟当时苏-30MKI的矢量发动机和雷达,都有可取之处。如今早就是有源相控阵雷达和隐身时代,苏-30MKI的升级自用型苏-30SM,在乌克兰战场上根本翻不起浪花,苏-30MKI早就和先进没有任何关系。



▲进行空中伙伴加油的苏-30MKI

印度也不是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2019年就提出要对苏-30MKI升级,变身“超级苏霍伊”,作为“歼-20无法抗衡的对手”存在。且不说究竟打算如何实现这个不可能完成的项目,随着俄罗斯在2022年进军乌克兰,升级苏-30MKI根本无从谈起。印度在去年宣布要自己进行相应升级,不依赖俄罗斯独立完成相关项目。外界纷纷表示,就怕到时候升级一架就摔一架,还不如咬牙等俄罗斯打完仗再回来援助,晚是晚了点,好歹有点实战经验可以学习。



▲苏-30MKI现在的坠机率还不算很高

对国内空军来说,辽阔的西部不能不布防,但无论是对手水平,还是其他方面需求,都使得西部获得歼-20A的时间、数量要比其他方向差一些。如今首次发现歼-20A成建制部署西藏机场,最直接的意义就是歼-20A服役数量确实很可观,以至于在相对不关键的区域,也能抽出歼-20A进驻。有意思的是,这几年歼-20总是和空警-500如影随形,两者同时出现的比例非常高。尽管外界依然在期待基于运-20B升级的大型预警机,但从国内海空军评价,以及美军空军现身说法来看,空警-500的服役表现非常出色,足以成为歼-20A的最有力支柱。



▲空警-500是非常优秀的型号

唯一让外界有些不平的,是进驻日喀则机场的歼-20A依然在露天放置,没有加固机堡的待遇,这与以往隐身战斗机稍有不同。为每一架设置专用机库,出行、维护待遇拉满,这是B-2A作为初代隐身战机,也是外界对这个领域的典型印象。但实际上,这只是当时隐身涂料技术不过关,应用受限的真实写照。B-2A、F-22A作为早期隐形型号,最知名的问题,就是隐身涂料太原始,维护非常复杂,耗时耗力。等到歼-20和F-35问世的时候,隐身涂料已经做到智能自检和环境钝敏,露天摆放虽然不是常态,但维护难度显著降低,对保障条件的要求也没有那么苛刻。所谓后发优势,这也就是其中一部分。



▲降低隐身涂料维护难度是歼-20优势所在

印度空军在可预见的时间里,都没有装备隐身战斗机的可能,面对性能和规模已经涨上来,非常成熟的歼-20A机群,完全是代差。既然其喜欢沉溺于“苏-30MKI吊打歼-20”的梦幻中,那就随他去吧,等到巴基斯坦拿到外贸版歼-35,自然有印度空军梦醒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