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0世纪后期的几场战争中,反辐射导弹大出风头,特别是海湾战争中,美军广泛使用电子战设备和反辐射导弹,刚开战伊拉克的防空雷达、指挥系统和武器控制系统都受到了强大有效的电子干扰,攻击机队前方的F-4G“野鼬鼠"电子战机发射的AGM-88A“哈姆”式反辐射导弹取得明显成效,伊军的雷达不是一片雪花,就是被“哈姆”反辐射导弹击毁,幸存的雷达只能关机,世人一片惊叹这才是现代战争,其实早在25年前,解放军就与美军反辐射导弹较量过了。



一:野鼬鼠战术

1964年,美国以北部湾事件为由大举轰炸北越,苏联很快向北越提供了S-75防空导弹,北越于1965年7月24日在河内附近使用S-75防空导弹一举击落了3架美国战斗机,1965~1972年间,苏联总共提供了95套S-75系统和7658枚导弹给北越,北越刚开始只需1-2枚导弹就击落一架飞机,美国人很快做出了反应,大量使用电子干扰措施,1966年北越军要3-4权导弹才能击落一架美机了,1967年,美国战机都安装了新一代电子干扰系统,S-75导弹的战绩就更加糟糕了,被干扰导弹往往失控直线坠落。



除了电子干扰手段外,美国空军还规划“压制敌方防空作战任务”,这个任务被命名为“野鼬鼠",就是像在蛇洞口引蛇出洞攻击捕蛇的野鼬鼠,美国空军计划让一架飞机作诱饵,通过防空雷达的信号波束反推雷达的位置进而摧毁防空雷达和防空导弹阵地,野鼬鼠飞机通常优先进入目标区,提前量刚好是攻击机群来到前几分钟,地对空导弹系统这时必须开机准备攻击,只要雷达开机,野鼬鼠飞机立即确定雷达位置并摧毁雷达,当敌方雷达被摧毁或不敢开机,攻击编队就可以大摇大摆地通过目标区。



在攻击行动中,野鼬鼠飞机通常最先进入,最晚离开,在整个行动中都随时为攻击编队清除威胁,早期野鼬鼠飞机主要使用集束炸弹攻击防空阵地,发现S-75导弹命中率直线下降的越军紧急向苏联要求提供更新型号的导弹,苏联专家很快发现美机干扰器的干扰频率波段,拿出了修正了无线电设备,増强了抗干扰性,能够在被动模式下发射的S-75M导弹系统,1969年投入北越防空战斗后在美国空军发动的“后卫-2号”战役中发射了2059枚,击落了421架美机,平均击落一个目标平消耗4.9枚导弹。

二:“百舌鸟”反辐射导弹效果

美国也发明了将AIM-7“麻雀”中距空空导弹改装的AGM-45“百舌鸟”反辐射导弹,由F-100F野鼬鼠飞机携带,野鼬鼠飞机全身都是雷达告警攻击系统的接收发射天线,座舱内有一个平面地图显示器,收到危险辐射源后显示器上会给出由雷达告警攻击系统确定的危险辐射源的方位和距离,最危险的目标显示为高亮三角形,来袭导弹在显示器上以高亮闪烁亮点显示,“百舌鸟”反辐射导弹的被动雷达寻的直径20厘米,分5层,第一层是4根阿基米德螺旋天线,后边是4个电子开关,再后边是微带电路。



导引头带有一个接收机,目标雷达的参数由载机装入导引头中,装订参数后导引头开始工作,将截获的雷达信号输入信号处理器进行对比,确认是目标后,机载设备校准导弹惯性制导系统后发射导弹,导引头开始以控制程序控制飞行姿态向目标作连续的高速径向移动,4个天线形成4个制导波束,哪个接收的信号强,就控制翼面,沿目标轴线作以螺旋渐进飞行,到末端时基本直线,1967年8月11日,两架野鼬鼠飞机一次就摧毁了6个S-75导弹发射阵地,并迫使4个雷达关机。



不过作为第一代反辐射导弹,导引头覆盖频段太窄,对付不同频段的雷达,要许多不同频段的导引头。而且缺点是射程太短,野鼬鼠飞机不得必须进入S-75M导弹射程,尽管如此,“百舌鸟”反辐射导弹还是让美军战损率从5:1提高到了200:1,美国空军还发展出野鼬鼠战术,一种是野鼬鼠战机先摧毁敌方雷达,其他攻击机趁敌方失去雷达制导的机会轰炸防空阵地,摧毁敌方防空导弹,一种是一架野鼬鼠机从正面吸引敌方雷达注意力,迫使敌方雷达不停反复开关机,另外一架野鼬鼠飞机乘敌方雷达断续开机无法掌握空情时从背后偷袭防空阵地。



三:中国军队对抗“百舌鸟”反辐射导弹

中国于1965年至1973年先后派出32万余援越部队进入越南,其中高炮部队达9批16个支队15万余人,共击落597架美机,击伤479架美机,并多次击落野鼬鼠飞机,摸索出了一些对付“百舌鸟”反辐射导弹的战术战法,中国高炮部队分为陆军高炮部队和空军高炮部队,陆军高炮部队负责保卫胡志明小道起点,空军高炮部队负责保卫中国边境到越南的太原运输通道,其中原驻上海的高炮3师、原驻北京的高炮7师高炮19团和高炮1师,陆军高炮部队装备57毫米高炮,空军高炮部队从37毫米-100毫米高炮都有。



战争期间“百舌鸟”导弹给援越部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刚投入越南战场试用的国产某型双频段炮瞄雷达才开始暴露了工作频段,让野鼬鼠飞机侦测到信号后发射“百舌鸟"摧毁,整个雷达班伤亡惨重,然后使用了菠萝弹、子母弹、云爆弹攻击高炮阵地,高炮1师的一个高炮连受到“云爆弹"攻击,不仅高炮被炸翻,地面上的和地下坑道的人员全部牺牲,遗体却大多没外伤,中国高炮部队也缴获到能装上半车的“百舌鸟”残骸和哑弹,用纸铺在微带电路上用铅笔刮就能复制出电路图。



中国空军专门成立一个研究对付“百舌鸟"反雷达导弹的科研小组,并派出工作组入越收集美军新装备信息,科研小组根据“百舌鸟”导弹必须对准雷达长时间的俯冲的战术特点为炮瞄雷达研发了俯冲告警器,当发现有飞机对准雷达俯冲时发出警告,又研发了小回波观察电路,取消了2千米的增益控制,当美机发射的“百舌鸟”导弹时,导弹分离时会产生小回波,不同于炸弹火箭消失较快的回波,“百舌鸟"导弹发射有火焰干扰,产生的小回波始终不消失。



发现导弹后操作员立即脚踏高压开关紧急关闭雷达,使“百舌鸟”导弹收不到雷达信号而失控,实在不行就把天线大角度转弯,让“百舌鸟”导弹来不及调整就撞地,未装备这种雷达的部队则采取光学指挥仪。指挥镜等光学仪器观察或密集部署多部雷达,对“百舌鸟”导弹形成“多点干扰”,导致其命中的是多点围成的重心,对于野鼬鼠飞机雷达不跟踪,只跟轰炸机,并放近,突然转入跟踪或者时开时关,让“百舌鸟"导弹没有发射机会。



美机都自带自卫干扰,专门用来对付火控雷达,按火控雷达频率发射脉宽0.3~0.4微秒的脉冲,与飞机回波重叠,并拾取雷达的线扫频率进行反向调制,造成火控雷达跟反方向,科研小组发现这种干扰波脉宽是固定的,即用一个三极管将雷达发射脉冲宽度加宽0.5微秒,躲开了干扰,高炮部队有COH-4和COH-9A两种导弹,COH-4雷达功率大,波束窄,尾瓣和旁瓣小,跟踪精度高,但机动性差,看不见了“百舌鸟"导弹发射的小回波,COH-9A雷达机动能力好,但探测精度差。



COH-4雷达每秒发射脉冲1250次,COH-9A雷达每秒1875次,雷达信号强度大的COH-9A雷达被打掉很多,于是部署在前面,雷达并不怕干扰,电子战飞机的各种频率干扰加上机群的自卫干扰设备最强的地方就是敌机方向,雷达开机转天线搜索一遍,高低仰俯一下,马上就能知道,如果天线抬起1度就能探测到目标抬到2、3度还能探测到就证明是敌机群自带的干扰,,跟踪干扰源虽然不能获得目标距离,但可以跟踪方位和高低,当敌机进入俯冲,干扰源信号就会变弱。



美机为了应付雷达,时时都要挂干扰机,高炮部队把敌机目标诸元定在15干米,美机想干扰也必须调至15干米,进入角度和进入高度事先调好,给敌机飞行员带来很多麻烦,高炮部队的雷达的频段带宽是160兆赫,只要用4台雷达把带宽占满,美机至少需要4架频段不同的电子战机才能占满带宽,但干扰功率不够了,只能以两机压制一台雷达,大大增大了兵力,高炮部队还为高炮增加指挥仪、电发火、联动装置等技术革新,把老高炮的效能发挥到最大。



1967年8月13日,美军飞机大举出动轰炸谅山奇穷河大桥,高炮15团只有唯一的一部COH-4炮瞄雷达,一清早开机搜索就发现几个大机群,最大的有90架,高炮15团3连重点监视一个16架美机的机群,已经对美军战术很熟悉的3连判断前面4架很可能是吸引火力的佯动机,但高炮意外开火暴露了阵地,同时2连阵地也暴露了,一枚2000磅未爆炸弹把炮位上的一名战士砸入地下,没爆炸子母弹遍地都是,2连除连长外其余人非伤即残,不过敌机发射的2发“百舌鸟"导弹打偏了。

中午,多批敌机从两个方向轮番向3连阵地发起攻击,3连还有4门85高炮,分别用地瞄雷达和测高机各封住一个方向,高炮以120度角不停开火,一架F-4战斗机对着阵地飞来正准备俯冲投弹,正好被雷达锁住,排长报告:“雷达有诸元!”连长果断命令:“雷达诸元!放,雷达屏幕上看到炮弹直奔敌机,之后,敌机回波哗地散开了,飞机残骸掉在离阵地不到400米的谅山机场跑道上,战斗中炮管都已经打红了,雷达的高压电容、高变压器油流得遍地都是。



四:吸取教训

防空部队回国后,摸索出了一套从技术和战术反制反辐射导弹的措施,包括合理配置雷达阵地,在雷达发射机周围部署工作频率、发射波形、脉冲定时及扫描特征与雷达完全一致的诱饵辐射源,将雷达发射机配置在纵深反辐射导弹射程之外,接收机位于前沿,多部雷达轮流开关机等,实兵推演中也发现小口径高炮能有效拦截反辐射导弹,随后加快了近防系统的研制,陆盾2000、4x25毫米高炮、双35毫米高炮都是这一思想的开花结果。



空军也提出研制自己的反辐射导弹,1977年开始以缴获的一枚完整的“百舌鸟”导弹为参考研制“风雷7号”反辐射导弹,弹体移植自霹雳-4空空导弹,采用10厘米级被动雷达导引头,到1980年完成样弹试制,计划1985年列装,但随着“改革开放”后削减科研经费,1981年初项目被撤销,这时美军第三代的“哈姆”反辐射导弹在1980年11月开始投入生产,每月生产210枚,平均单价约28.8万美元,至1999年总产量为21300枚,成为美军主要的反辐射导弹。



该弹重366公斤,飞行速度2.9马赫,射程25千米-80千米,导引头覆盖频段达到0.8~20吉赫兹,只要一个导引头就可覆盖苏联97%的防空雷达频段而且灵敏度很高,能从雷达旁瓣和尾部进行攻击,并采用捷联惯导装置,无惧雷达突然关机,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大出风头,伊拉克雷达几乎全部瘫痪,上万门高炮只能胡乱开火,引起了中国军方重视,在取得“哈姆”反辐射导弹残骸分析后,证实了越战对抗“百舌鸟"导弹的技术手段很多已经失效。

同时也迫切需要自己的反辐射导弹,这时中俄关系回暖,中国采购了100架苏-30战斗机,作为配套武器,也引进了一批苏联为了对付“爱国者"“宙斯盾”系统的Kh-31P反辐射导弹,这种导弹重600千克,苏-30战斗机最多可以挂载6枚,总重4.5吨,严重限制载机机动能力,一般情况下只挂载2枚,但当时苏联无法实现一个被动导引头覆盖2-18G赫兹,只能配备3个导引头,使用前先由侦察机获取雷达数据再选用导引头或携带不同导引头的导弹。



Kh-31P反辐射导弹的引进使中国空军真正拥有了防空压制能力,在台海中线15千米高度的发射可覆盖了台湾全岛,上百公斤的战斗部即使不直接命中也能摧毁雷达,不过这种导弹只能由苏-30战斗机发射,中国在KH-3IP导弹基础上研制了“鹰击"-91反辐射导弹,各项数据和Kh-31P反辐射导弹大同小异,但换装了带宽更宽的单一导引头,没有了Kh-31P反辐射导弹的麻烦,只是“鹰击"-91太重了,限制了挂载量,一架飞豹最多可以挂载4枚,一架歼-10只能挂载2枚,还挤占副油箱挂点。

于是中国又在霹雳12中距空空导弹的基础上研制了轻量化的“雷电"-10反辐射导弹,只有200公斤,弹体同样是203毫米,长度长130毫米,射程为60千米,很适合所有国产战机挂装,不过战斗部较小,攻击能力比较有限,在2014年的珠海航展上展出的CM-102的反辐射导弹,射程和战斗部威力超过了“哈姆”反辐射导弹,配备的宽带被动制导系统可以覆盖2-20G频率,S到X波段范围的所有雷达频率,性能超越“哈姆"系列反辐射导弹。

五:结语

和死板挨打的伊拉克军队不同,中国军队武器比伊拉克军队还落后,但在与“百舌鸟”反辐射导弹的对抗中发展出花样繁多的反制措施,大大降低了反辐射导弹的命中率,武器是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谁在用,如何用。这才是解放军长期以劣势武器打赢战争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