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新喜

日本车企现在有着非常矛盾的一面,一边大声疾呼大规模投资于电动汽车发展纯属浪费资源的行为,认为电动汽车并不环保。一方面又在大力推进固态电池的研发,包括丰田、日产、松下此前都宣布了已经成功研发固态电池。

但事实上,中国在固态电池上也没闲着,我国头部车企也在全面布局固态电池,广汽集团更宣布,计划在2026年实现全固态电池装车搭载。而这比丰田日产此前宣称量产的时间,还要早1~2年。

此前,南开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他们团队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已经研发出400瓦时/公斤的固态电池,未来的1~2年,他们要突破600瓦·时每公斤的固态电池的研发,让充一次电,电动汽车就可以跑1000公里以上。



网友纷纷感叹:那还买什么燃油车!

固态电池要颠覆的是燃油车根基,日企缺什么?

日本汽车业的根基是燃油车,一直抵触电动化,丰田章男多次怒喷中国电车不环保、不省钱,浪费资源,隔三差五炮轰中国新能源,牵头本田、马自达等公开对抗全面电动化。



尽管丰田一直声称汽车的未来不是电车,但在固态电池的研发上,却没有落下,中日在固态电池的暗战一直在推进。从日本媒体透露出的消息来看,丰田、松下等日本厂商合作研发出来的固态电池可以实现10万次充放电循环,并且从10%的电量充到80%的电量只需要3分钟左右。

问题来了,日本固态电池既然已经研发出来,为何要等到2028年才能量产呢?这背后有什么原因?



其实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固态电池,需要有一个庞大的市场土壤与产业链环境,日本的固态电池产业链建设比较麻烦,早前欧阳明高院士指出,全固态电池产业化面临从基础研究到商业应用的一系列艰巨挑战,对从原料到基材生产、电芯/电池包装配、电池生产应用到电池回收的全生命周期产业链都会造成颠覆性变革,产学研之间的协同至关重要,而目前美日欧三方在生态培育上却依然处于各有短板的状态。

此外是固态电池的造价极高。

从日本透露出的消息来看,其掌握的固态电池技术造价极高,电池的价格就高达10万-20万元,比一些平价的新能源汽车整车价格都要更贵。

因此,一个是产业链生态建设,一个是价格成本高,是挡在日本固态电池商业化面前的两道坎,这挡在日本固态电池面前的两道坎,恰恰是中国的优势。

首先是中国有一个庞大的市场土壤与产业链环境,中国拥有从原料到基材生产、电芯/电池包装配、电池生产应用到电池回收的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在新能源落地的商业化环境要比日本本土强的多,日本对电动车的痛斥,源于日本牵涉到燃油车的产业利益太庞大。中国没有来自燃油车的阻力与包袱。

为什么固态电池的研发在日本汽车产业界阻力会特别大呢?

这要从固态电池的特性来看,它的特性是,要比使用液体电解质溶液的锂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充电速度更快、安全性更高(隔膜)、低温不怕电量跳水(电解液)、循环寿命更长等,固态电池是决定新能源汽车能否替代燃油车一个非常重要的竞争点。固态电池很可能是把燃油车旧势力连根拔起的产品。



试问这样的产品,丰田或日产愿意真正全力投入研发,自我颠覆整个日本燃油车的根基吗。

这也是为什么日本车企一直在油车与电车两条路上纠结摇摆,一个要全面对抗电动化的车企在研发固态电池的动力与动机上,到底有多大呢?

不过炮轰归炮轰,丰田在固态电池的研发上确实没有闲着。早在2021年,日车企就投入1.5万亿日元,搞动力电池研发,甚至已经拿下1300余件固态电池专利,全球断层第一。丰田、松下、出光兴产分列全球前三大专利持有人,且相互之间还有着长期而密切的商业合作,



中国固态电池或要撬动日本车企的燃油车根基

日本固态电池早早布局,但中国也没有闲着。截至2023年5月,全球固态电池关键技术专利申请量为20798项,其中中国有7640项,占比达36.7%;近5年,我国固态电池全球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0.8%,增速位列全球第一。

据公开消息,中科院团队研发的新型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超过目前最先进的锂电池30%,基本能解决目前将锂电池作为动力的新能源车,所面临的“硬伤”。

但是固态电池还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高昂的成本难题。150kWh半固态电池包目前成本高达25万元,对应单位成本达到了1.6元/WH,全固态电池的生产成本预计将是锂电池的四倍之多。这意味着配备固态电池的汽车售价可能超过100万,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样的价格显然难以承受。



如何把成本打下来,一方面依赖水与电力的基础优势以及电池原料矿产,这方面我国都具备。日本在锂电池的关键材料,锂、钴、镍、锰等完全依赖进口,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锂矿资源消费国。

其次是固态电池的生产制造也需要靠产业链生态上的环节去降低成本。一直以来,我国都被西方称为“价格屠夫”,主要得益于我国几乎在生产链上的每一环都占据主导地位,比如此前的锂电池从原料、提炼技术、到零部件,满足全球90%的需求。

产业链的每一环的优势能挤出产品成本优势,成本优势也在带动国产车的出海优势。如今中国新能源车也在不断攻占日系车的海外核心市场。

当前,国内虽然将半固态电池作为过渡技术,但诸如蔚来等国内车企,其ES6、ET7等车型的半固态续航能力已宣称突破800公里续航里程。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发的国产固态电池,尽管性能与日产还存在差距,但成本仅为对方的四成!成本优势将成为中国对决日企的最大杀手锏,这或许是日企最大的焦虑所在。

现在丰田日产一边在反对电动车,一边在固态电池上一直在宣布主导权,本质是内心越来越担心,中国固态电池,或要撬动日本燃油车企的根基。固态电池的落地,关键或许不在于谁先宣布研发成功或者量产,而在于谁最有动力与决心与油车争雄,谁能依靠产品成本力与产业链生态在市场成熟期降低成本,从而快速占据市场,而谁具备这样的优势呢?这恰恰是日本车企所担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