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首次公开募股)严监管的信号在持续释放。


3月15日,证监会集中发布四项政策文件,再次释放“强本强基”和“严监严管”的监管信号。


同日,在国新办举办发布会上,解读监管防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有关政策。会上,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表示,加强IPO企业现场检查力度,“撤回了上市申请,我们仍然要开展检查,该追责、该处罚的仍然要追责处罚。”


IPO撤回申请仍要检查追责的背后,一堆企业正在加紧排队撤回。


根据Wind(万得)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3月17日,下同),IPO终止数量(包括主动撤回、终止审核不通过、终止审查)的数量有69家,达到了历史同期最高峰。


其中,主动撤回的企业占比超九成。上述时段内,A股拟上市企业主动撤回企业数量合计67家。分板块看,创业板、北交所主动撤回数量分别为20家,沪深主板19家,科创板8家。


为何这么多企业扎堆撤单?


多位投行人士向《财经》表示,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监管层对全链条的问责体系加强;另一方面,行业景气度以及自身发展等因素导致一些企业业绩下滑不符合上市条件,也有一些企业可能觉得排队时间较长因此先行撤回。此外,也可能因中介机构自身存在不足。


而随着监管层对拟上市企业现场检查比例的提高,这种扎堆撤单的趋势或将持续。


“下一步,证监会将大幅提高现场检查比例,主要考虑是同步增加随机抽取和问题导向的现场检查,使现场检查覆盖率不低于拟上市企业的三分之一。对现场检查中发现的欺诈发行、财务造假这些线索,一经查实,严惩不贷,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力震慑那些试图带病闯关者,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严伯进表示。


3月15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其中措施就包括严把拟上市企业申报质量,严禁以“圈钱”为目的盲目谋求上市、过度融资。对财务造假、虚假陈述、粉饰包装等行为及时依法严肃追责。


究竟什么样的IPO企业在主动撤回?我们分板块对今年以来终止IPO的企业进行了梳理。


一、科创板:医药行业成撤单主力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科创板终止企业数量有8家,均为主动撤回。这一数量略少于2023年同期。2023年同期,科创板有10家企业终止IPO。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8家主动撤回IPO企业中,分行业看,有5家来自医疗保健行业,半导体、能源、工业行业各有1家。


科利德是2024年首单半导体IPO主动撤回案例。该公司是国内专业的高纯半导体材料供应商。最新报告期2022年的净利润为4042.73万元。


2023年以前,半导体行业一度是A股市场上的宠儿。2020年至2023年超百余家相关企业实现上市。但是从2023年开始,半导体IPO环境陡然发生变化。在整个IPO阶段性收紧后,半导体企业的上市变难。


科创板中,主动撤回数量最多的行业是医药行业。其中,上海捍宇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捍宇医疗”)与上海爱科百发生物医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爱科百发”)均是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申报的企业,两家公司均未盈利。


捍宇医疗申报稿披露,公司2020年亏损1.62亿元,2021年亏损额上升为1.95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亏损5962.95亿元。


爱科百发为专注创新药研发的生物医药公司。数据显示,从2020年到2022年,爱科百发连续三年净利润亏损,且亏损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亏损2.14亿元。


实际上,2023年上半年,有消息称,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审核将收紧。从此后IPO审核情况可见,第五套上市标准的审核已呈现出明显收紧态势。从2023年6月开始,以第五套上市标准申请上市的企业,没有一家获得受理。


严伯进表示,从实践看,科技企业发展可能会有一个未盈利阶段,这并不一定意味着这些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差。一些优质的科技企业可以通过上市更好更快成长,但绝不能是那些拼凑技术的“伪科技”企业。对此,证监会将就未盈利企业的科技成色征求行业相关部门意见,更好统筹支持科技发展和保护投资者利益。


主动撤回的另外三家医药公司分别是澎立生物、华理生物与澳斯康。澎立生物盈利能力略显一般。其2020年和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1435.26万元与3660.18万元。


华理生物与澳斯康业绩波动较大。华理生物2019年净利润为472.43万元,2021年增至1.07亿元,但是经营较为依赖大客户;澳斯康2019年与2020年净利润是-7975.11万元、-3817.17万元,2021年净利润则增至7186万元。


实际上,自2023年底,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企业就出现了集中撤单现象。业内人士表示,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整个IPO大的审核环境在收紧,此前以第五套标准上市的企业在二级市场上表现也不佳,IPO审核阶段性收紧之下,医药行业上市变得没那么容易。其次,2023年医药行业的反腐风暴不断深化,企业自身也越发谨慎。与此同时,整个行业景气度也在下降。


二、创业板:信息技术行业撤单多


整体来看,据Wind数据,年内创业板IPO主动撤回项目数量共计20个,涉及江阴润玛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润玛股份”)、深圳市亿联无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亿联无限”)、雅安百图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百图股份”)等公司。


从往年数据来看,按上述统计口径,2023年同期(2023年1月1日~3月17日),创业板IPO终止项目数量25家。


上述20家主动撤回IPO的企业,其业绩表现如何?行业分类呈现哪些特征?


分行业来看,信息技术行业企业数量占比较大,达到8家,包括辉芒微电子(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辉芒微”)、成都市汉桐集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汉桐集成”)。其余企业分属医疗保健、材料、工业等行业。


从业绩来看,上述20家企业中,最新一年营业收入多分布在2亿元~6亿元区间,数量达17家;最新一年净利润不足1亿元的有16家。


上述20家企业中,有的在上市路上苦等多年,但最终上市梦难圆。


今年首单在注册环节折戟的企业菲鹏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菲鹏生物”),上市路走了三年多,但最终上市告吹。


据公开资料,菲鹏生物是一家行业领先的体外诊断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营业务为体外诊断试剂核心原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早在2020年12月,该公司创业板上市申请即获受理,保荐券商为华泰联合证券,2022年3月过会,但提交注册后迟迟未有进展。今年1月,菲鹏生物主动撤回注册申请文件。


近期,有国资控股公司撤回创业板上市申请。


据深交所3月12日公告,深圳晶华显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晶华电子”)3月6日申请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文件。根据规定,深交所决定终止对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值得注意的是,晶华电子是由深圳控股(0604.HK)分拆上市,实控人为深圳市国资委。


三、主板:净利润近10亿依然撤回


今年以来,主板终止IPO数量有20家,其中19家为主动撤回,1家为终止审核不通过。2023年同期仅有9家IPO终止,2022年同期仅有4家。


其中,有12家在问询/回复状态后直接变更为终止IPO。从行业看,主板主动撤回企业的行业分布较为分散。其中涉及较多的行业是工业,5家企业来自于此。可选消费有4家,材料行业有3家。其余行业还涉及公用事业、日常消费、信息技术等。


在主板的这些撤回企业中,有数家公司已经两度或多次闯关IPO,包括化妆品企业毛戈平、时代装饰、安凯特等。


毛戈平早在2016年就递交了招股说明书,欲冲击A股彩妆第一股。2023年3月,毛戈平更新招股书,重启上市计划。不过如今,毛戈平主动撤回申请。其最新一年净利润超过3亿元。


无独有偶,时代装饰此前也曾闯关IPO。2018年,时代装饰首次IPO被否。2020年时代装饰重启IPO,因客户集中度、应收账款等多个问题受到证监会关注。今年3月1日,时代装饰主动撤回IPO申请。其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921.18万元。


安凯特亦是二次闯关IPO。2020年6月30日,安凯特提交创业板上市申请,同年11月19日顺利过会,但2021年2月8日便主动撤回。此次沪市主板申报仅回复了一轮审核问询函便再度主动撤回。


从盈利能力上看,这些终止IPO的企业,最新一年净利润有过亿的,也有不超过7000万元的。主动撤回上市申请的临工重机,最新一年净利润达到了9.41亿元。


申报稿披露,临工重机是全球领先的矿山设备和高空作业设备制造商。2023年3月,其申报材料被受理,同年6月回复上交所首轮问询后就没有进行更新。上交所的问询,涉及同业竞争、关联交易、市场地位、营收、生产成本、经销模式与结算模式等20多个问题。2019年~2021年,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51.64%和24.69%。


胜华波2022年净利润为3.85亿元,但是在IPO审核中被否。被否原因包括财务内控不规范、收入真实性待核查、关联方交易公允性、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差异原因等。


此外,亳州药都农村商业银行在最新报告期内净利润超过3亿元,但也主动撤回。其2019年~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5.11亿元、4.04亿元和4.76亿元,2022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77亿元。


净利润最少的才6651.39万元。申报稿披露,时代装饰2020年~2022年度净利润分别为1.09亿、1.18亿元与6651.39万元,净利润下降明显。


撤回的企业恒邦能源、昆仑联通、科峰智能等最近几年的净利润水平均不过亿元。


申报稿显示,恒邦能源2020年、2021年、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6846万元、7237.5万元、7055万元。2023年3月22日监管层发出第一轮审核问询函,但截至撤回IPO,恒邦能源尚未披露问询函回复。


2023年昆仑联通递交招股书,其在2023年11月3日回复问询函后,今年3月1日申请主动撤回IPO申请。申报稿显示,2021年与2022年昆仑联通分别实现净利润7825.83万元、8986.94万元。科峰智能2022年净利润出现下滑趋势。其在2021年实现净利润9945.76万,2022年则减少至8219.45万元。


什么样的企业才能上市?严伯进表示,证监会对于上市门槛会有更加严格的要求。证监会将认真分析、系统研究适度提高部分板块财务指标。


“从监管实践看,目前有的板块上市财务指标是偏低的,综合性不足,引导分流企业到合适的板块作用不充分,证监会也听到不少市场声音建议提高上市指标。”严伯进表示。


一位投行人士告诉《财经》,公司内部已经提高了主板的财务硬性标准。


四、北交所:撤单量和主板相当


受沪深IPO收紧以及北交所推进高质量公司扩容等因素影响,北交所一度成为拟上市企业的新选择。


不过,今年以来,北交所IPO终止企业已有20家,与同期主板终止IPO数量相当,也远超北交所2023年同期水平(8家)这些企业包括深圳市华曦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曦达”)、上海南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南麟电子”)等公司。仅1月单月,北交所就有12家企业终止IPO。


上述终止IPO的20家企业,其业绩表现如何?行业分类呈现哪些特征?


从行业来看,信息技术行业企业数量较多,包括南麟电子、华曦达等6家企业,其余企业分属工业、医疗保健、材料、电信服务等行业。


从营收来看,上述企业中,最新一年营业收入多分布在1亿元~5亿元区间,数量达13家。


有3家企业2022年的营收在20亿元以上,为华曦达、濮阳市盛源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盛源科技”)、江西凯安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凯安新材”)


上述20家企业中,超八成(17家)最新一年净利润不足1亿元。其中,南麟电子2022年亏损6174.52万元。


从单家公司情况来看,年内撤单的北交所拟上市企业中,有的历经四轮问询,但终以撤单宣告上市失败。


2022年6月,南麟电子在北交所的上市申请获受理,保荐券商为国金证券,该公司原拟投入近6.92亿元募资款用于电源管理芯片研发等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但在经历四轮问询后,1月18日,北交所官网公告,1月4日南麟电子向北交所申请撤单,北交所决定终止对该公司的上市审核。


南麟电子解释称,基于对当前资本市场环境和公司实际情况以及未来战略发展考虑,决定终止北交所上市的申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杂志 (ID:i-caijing),作者:张欣培、周楠,编辑:杨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