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关于中国航空工业新一代重型武装直升机现身的传闻,在网上传的沸沸扬扬,相信不少人也已经看到了那几张著名的照片了,当然由于各种因素,咱们就不在文章中放这些照片了。

网传国产新一代武直尺寸对比图(图源:大包CG)





今天我们来讨论这个问题,相信今年年初,尤其是美国陆军航空兵中止了新一代侦察直升机研发计划FARA后,外界都在议论纷纷,武装直升机这种类型的装备是否已经过时?不少大佬也就此专门发表过观点,现在既然我们新一代的武装直升机已经出现了,那想来在国家和军队层面上,这个问题已经被明确了。

美军FARA“未来武装侦察机”计划已经被取消





既然如此,武装直升机未来可能要承担怎样的任务,被赋予怎样的作战使命,武装直升机是否真的已经过时,我们今天就专门讨论下。

武直是否已经过时了

在武装直升机所遂行的任务上,大伊万其实还是秉持之前的观点,武装直升机所承担的战术任务,其类型和比重其实是在逐渐下降的,以冷战时期的美国陆军航空兵与苏联陆军航空兵来讲,二者装备的武装直升机遂行的任务重点各个不同:



比如美国陆军航空兵所遂行的主要作战使命,是在西德总体防御地带(GDP)上,作为主要的机动反坦克力量,打击突破防线的苏军坦克集团军,你可以把它当做一个部署在空中、可以快速机动补防的坦克歼击车;

再比如苏联陆航的武装直升机,典型的米-24武装直升机更类似于飞在空中的步兵战车,战时除了协同米-8直升机承担运输空突步兵、在敌之战术纵深夺占要点的任务,最重要的是在机降过程中歼灭地面强固火力点,乃至歼灭敌方实施拦阻的武装直升机等等。



总之,美苏两国的武装直升机,承担的战术任务各有特点,但是在冷战结束后,武装直升机承担的任务开始趋同。比如美国陆航的武装直升机,主要承担反坦克任务,但也兼顾承担掩护空突步兵甚至战场侦察任务;至于俄罗斯陆军,在去年乌克兰的夏季攻势中,卡-52M和米-28NM武装直升机极为活跃,歼灭了大量乌军装甲装备,其实也在承担机动补防的反坦克任务。

因此总的来说,大伊万的观点,武装直升机现在主要承担的战术任务,就这么几条:一,机动反坦克;二,掩护空突部队;三,战场侦察与态势感知,不外乎就这几条了。



但是,在现代战争条件下,武装直升机承担的这三项任务,有两项其实都是有被效率更高的打击方式所取代的危险的:

比如战场侦察与态势感知,之前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属侦察态势感知系统不够发达,有一个属于本级航空兵指挥所指挥的、可以直接调动的、飞在天上的、带光电雷达的侦察平台,那是有非常高的侦察效率的。要是有一台毫米波雷达,那简直没有比它效率更高的、可以对宽大战役地幅进行扫描的侦察平台了。



但是现在无人机开始大量普及,无论是从诸兵种合成集团军一级,还是到旅乃至营连一级,几乎所有级别都在大量铺开无人机,本级的侦察任务,本级的无人机就可以完成。且这种类型的无人机不需要占用飞行场,使用定长导轨甚至手抛都可以放出去侦察,不需要占用多少空域资源,甚至损坏了也不心疼,直接换一架就是。以俄乌冲突的情况看,俄军的武装直升机几乎没有承担侦察任务,尽管诸如米-28NM依然有毫米波搜索雷达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而机动反坦克任务呢?目前武装直升机依然十分强势,但也有被取代的危险。以往武装直升机要承担的战役纵深,比如50千米以内的反坦克任务,你靠冷战时期和冷战刚刚结束时的战术装备,几乎没有办法实施,不然你是打算用地炮去打,还是用火箭炮去打,最起码你得跨军种协同摇来几架带空地导弹的强击机去打是吧?而现在呢,使用无人机加上远程精确打击火箭弹,无论是单弹头火箭弹还是集束末敏弹,都可以有效遂行这个距离上的反坦克任务。



再比如浅近纵深的反坦克任务,以冷战时期美军86型师的装甲师来看,只有下属的3个旅战斗队所属4个机步营,每个机步营里编制一个反坦克连,每个反坦克连装备12辆车载“陶”式反坦克导弹,这种导弹的攻击距离不过3到5千米,几乎是顶在脑袋上开火了。这种情况下,有一个可以把开火距离拉长到10千米以上的武装直升机,对旅战斗队反坦克效率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但现在大家动辄在旅一级部署非瞄准线重型反坦克导弹,开火距离已经拉长到了10千米甚至20千米以上,比如俄军的“柳叶刀”巡飞弹,旅一级直接就在30千米外干掉你还没有来得及展开的坦克编队了。同时,相比需要经过前线航空兵指挥所进行非常繁琐的跨兵种协调,动辄没有出动架次,或者有更要紧的战线需要优先考虑,经常摇不来的武装直升机,无论是重型反坦克导弹还是反坦克巡飞弹就在旅长手下,旅长想调动可以直接调动。无论是形成杀伤链的速度,还是打击的效率,都要比不知道要等多长时间才能摇来的武装直升机,要高效率得多。



因此,大伊万的观点依然如此,武装直升机这种机型,其实它所承担的战术任务,在当前已经出现了一定的萎缩,也就是掩护空突步兵还能派上用场了。毕竟,空突步兵在机动时不仅需要的是火力掩护,还有机动队形,随伴掩护等,使用比如察打一体无人机在高空掩护,能不能跟得上武装直升机的突击速度不好说,在复杂交战环境下,高空的目标是否会成为对方远程防空系统的靶子也不好说。



所以,目前起码在空突步兵里,武装直升机的地位还是无法被取代的,而比如敌后特种作战、包括渗透破袭、还有营救跳伞飞行员等等,武装直升机的地位同样蛮重要,这也是武装直升机到目前为止暂时还无法被彻底取代的任务了。

中国新一代武直的构型

既然武装直升机现在的任务量是在逐步下降的,那么为何我们还要研发新一代的武装直升机,而且从已经曝光的照片看,似乎我们还选择了一个非常保守的技术构型呢?这个吧,大伊万觉得咱们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第一方面,还是直-10的换代问题。直-10其实是一个很老的机型了,居然是2003年4月29日首飞的,时光如梭现在都过去21年了,一款飞机已经用了21年,多少算是老飞机了,而且直-10作为国产武装直升机的试水之作,在设计和性能上存在诸多妥协,也是一直是大家争议的焦点。现在既然伴随着直-20直升机的出现,我们完全掌握了第三代直升机的研发技术,那么在此基础上为直-10推出一个换代改进型,是符合技术逻辑的选项。



第二个方面,我们说武装直升机之前所承担的反坦克任务,现在有诸如远程火箭炮,重型反坦克导弹等等新型作战装备可以承担。但是别忘了,我们面临的并不仅仅是抽象的、陆地战场的反坦克任务,还有在特定战场的反坦克任务。例如,在一片宽度100多千米的宽广海域,在海的对岸的战术纵深内,部署有时刻准备向滩头发起反冲击的坦克,而且你很有可能无法彻底清除机动式的区域防空系统。



在这种情况下,你什么巡飞弹或者非瞄准线重型反坦克导弹,要跨过这100多千米的距离都太远,而使用远程火箭炮的话,打击性价比不一定高。至于靠航空兵的多用途战斗机,战斗轰炸机去打,那就回到我们之前的问题上了,这是跨军种协调,而且还需要进行地面引导,比把武装直升机摇来的难度大得多。



所以,也许武装直升机在抽象的陆地战场上,比如东欧那种场合,在反坦克任务上的比重是在逐渐下降的,但是在我们要面临的特定环境下,只要我们的主要战略使命不改变,那么武装直升机就有它的用武之地。可以跨过这片100多千米的海域,维持在滩头阵地上空长时间存在,发现战术纵深实施反冲击的坦克就可以打,这就是武装直升机对于我们的作用。

网友绘制的新一代武直与直-20协同作战的场景(图源:HJL的陨落中年)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武装直升机尽管从通常意义上,它所要遂行的任务是在逐步下降的,但是从特定问题分析的角度来看,这种机型在中国陆军航空兵中,自然有其存在的意义,加上直-10直升机更新换代的需要也确实迫切,所以就不难得出为何我们要研发新一代武装直升机这一结论了。总之,我们只需静静等待它正式公开就好了。